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1年初以来,永康市融媒体中心以"融"为核,实施"融媒零距离"工程,真正实现党委政府信息政策、生活服务与百姓"零距离",实现百姓精神"共富",以精神文化力量推动共富美好社会建设.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实现县域镇(街道)村全覆盖和信息、宣传流通的互融、互通、互助,"百村共读精神共富"线上阅读量超100万人次,通过互助等方...  相似文献   

2.
“云采访”作为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新闻采访方式,通过虚拟交流和多媒体呈现,拓展了采访对象的范围、近距离接触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在融媒体时代得以兴起与发展。本文从采访对象的广阔范围、近距离接触的优势和信息形式的多样性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创新策略包括强调挖掘新闻真相、坚守新闻专业精神、加强沉浸式体验与交互、构建“云采访”终端平台。研究表明,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云采访”应当紧随时代潮流,积极革新工作理念与方式,本文研究旨在为新闻记者在融媒体时代的采访实践中提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徐典波 《新闻战线》2023,(21):81-83
面临思维转型相对滞后、人才储备相对匮乏、平台支持相对薄弱、主要职能有所局限等挑战,县级融媒体中心应利用“新媒体+”等技术优势,致力打造文化产业新亮点,不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完善“自我造血”功能,建设具有引导群众功能的宣传舆论新阵地,打造服务群众的方便快捷新空间,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圈层化视角出发,考察县级融媒体的内部圈层结构及其运行逻辑,以及县级融媒体与基层公共生活的动态互动关系。县级融媒体可分为三个圈层:媒介化内容生产的媒体圈层、市场化运营管理的商业圈层和社会化服务民生的公共圈层。县级融媒体的圈层化传播路径既是圈层间整合配置权力、利益交换和社会关系的“破圈”过程,也是通过扎根地方,激活基层社会关系、聚合基层社会力量的“圈地”过程,从而在县域治理中发挥在地化的圈子优势。县级融媒体是镶嵌在中国县域治理中的微观圈层组织,它与外部圈层的动态互动呈现了复杂的关系情境。对县级融媒体发展逻辑的考察应围绕两个线索展开,一是媒体融合过程中的权力资源配置,二是县级融媒体与基层公共生活的动态关系,由此发掘中国县级融媒体的独特发展规律及其对当地社会环境和县域公共空间的重塑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宣传提出更高要求,多元化、数字化传播让新闻人的声音传得更广,也会让“谁写谁看,写谁谁看”的尴尬无处遁形。适应新形势,需要放大融合生产优势,用产品思维打造“爆款”。本文结合全国首批60家市级融媒体中心建设试点之一——湖北鄂州市融媒体中心最新的媒体深度融合实践,着眼于融媒体产品语态、形态上的创新,从内容、技术、管理、运营等方面解剖典型案例,探析党媒融媒体产品“引爆流量”“C位出圈”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杜烁 《新闻战线》2022,(10):59-61
邢台日报社以融媒体工作室为抓手,发挥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信息资源、媒体品牌等方面的优势,以产品导向和服务导向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加快“转场升维”,生产了不少具有专业性、差异性、分众性的优质融媒体产品,未来,将继续分类分阶段建设、改造、提升一批特色鲜明、定位明确的融媒体工作室,让其真正成为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7.
陈舒慧 《传媒》2024,(2):19-20+22
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平台等多方加持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进入全新阶段,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关键词。如果说以往是以量取胜达成了全面覆盖的战略目标,那么当下就应该以质量为王推动纵深发展,拓宽“内容生产+”路径,以充分释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下沉优势。对此,本文结合实际,从内容生产+信息技术、内容生产+地方文化和内容生产+媒介生态三大维度入手,重点探寻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具体实践探索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8.
贾蓓  郇安妮 《传媒》2023,(5):41-43
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基层媒体,需要正视发源于县域空间的网红现象,打造“网红县”恰恰是“用好”县级融媒体的具体体现。在打造“网红县”的实践中,应强化互联网思维,利用好地缘优势,提升议题设置能力,不断增强自身对于网络热点的敏锐度,熟悉互联网的运作方式,推动县域网红化。  相似文献   

9.
“全国两会”“地方两会”等重大会议报道传递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人民群众高度关注。传统媒体一直是两会报道的中坚力量,融媒体时代,重大会议报道如何创新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融媒时代媒体发展趋势、表现形式的剖析,提出了“两会报道”创新的三个重要方面。从政策把握方面挖深度、找角度;在媒体语态和表现手法方面,网络化、贴近青年审美;从报道方式方面,与时俱进利用多媒体技术,运用AI人工智能、动画、VR等形式,活泼生动地表达会议精神的实质和内涵,使报道更容易被受众接受,真正做到有效传播,成为有影响力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尝试从地方电视台具备近地性、文化亲近性等优势角度,探析地方电视台在融媒体时代如何发挥这些“接地”优势加强与用户的连接和黏性,积极激发受众参与式传播,全力做好主题宣传。文章提出地方电视台利用“接地”优势满足群众在信息方面的需求,既是走群众路线的出发点,也是提高用户收视的增长点,更是做好重大主题宣传的支撑点;只有做好重大主题宣传才能让正能量更强劲,让主旋律更高昂。  相似文献   

11.
蔡露 《传媒》2024,(2):34-36
近年来,在政策、技术、平台等多方加持下,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已经进入全新阶段,深度融合成为新的关键词。如果说以往是以量取胜达成了全面覆盖的战略目标,那么当下就应该以质为王推动纵深发展,拓宽“内容生产+”路径,以充分释放县级融媒体中心的下沉优势。对此,本文结合实际,从内容生产+信息技术、内容生产+地方文化和内容生产+媒介生态三大维度入手,重点探寻县级融媒体中心深度融合的实现路径,以期为具体实践探索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2.
融媒体时代下,互联网和移动平台的逐渐升级加快了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面对媒介资源泛社会化、传播网状化的特征,传统媒体的分发渠道优势正在被进一步瓦解。在“万物皆媒”的时代,如何占领分发渠道,吸引受众注意力,从而引导舆论,是传统媒体尤其是央视这样的主流媒体需要思考的。从2019年的《主播说联播》《康辉的Vlog》到“慢直播”以及“小朱配琦”的公益“带货”直播活动,央视新闻多次凭借新潮的新闻形式以及亲民的表达方式收获观众的一致好评,有效地打破了以往人们对主流媒体严肃、高冷的刻板印象,为融媒体时代主流媒体的“出圈”和“破际”起到了带头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3.
“融梗”是网民的自创词,是指把他人作品中的精彩创意融合进自己作品中的行为。“融梗”与“洗稿”有相似之处,但不能等同。在《著作权法》语境下,“融梗”行为即指文学作品中对情节的套用,讨论“融梗”行为是否侵权,也就是判断文学作品情节相似是否构成侵权。司法实践中对于文学作品中“融梗”行为侵权的认定方法还是遵从“接触+实质性相似”规则,对于“实质性相似”的判断,众多案例中并没有统一的侵权认定方法,仍旧以个案判断为基础。在侵权判断上适用调色盘方法时,要注意对公有领域和特定场景中出现的内容加以剔除。在应对策略方面,司法针对恶意侵权行为要落实新修改《著作权法》中惩罚性赔偿制度,作者可采取版权登记与标注引用的方式保护自己的权利,出版商在审核作品时也应当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相似文献   

14.
曾妮 《新闻战线》2022,(7):113-115
黄埔区融媒体中心搭建“融媒孵化器”,以“平台+技术+人才+数据”为基层各职能部门赋能,孵化多个融媒矩阵,构建“一中心多矩阵”立体网络,推动全区舆论引导能力、信息化服务能力、管网治网用网能力整体提升,探索“权不在我、治理有我”的黄埔“融媒+”协同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基层是新闻报道永不枯竭的源头活水。这个新春,新疆阿克苏地区融媒体中心记者、编辑再次出发,入企业厂矿、走边防哨所、进农家社区,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群众生产生活,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利用短视频、图文、消息、通讯等形式多样的融媒体产品,奏响新时代强音,真实记录本地区各地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精彩画面,全面展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汇聚起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陈春彦 《新闻战线》2023,(17):69-71
县级融媒体中心在实现“建强用好”战略目标时,需要回答“何处生根、何以发展”的问题。传统媒体“向下生根”的经验凸显了县级融媒体中心融入乡村社会的意义,“向网生长”则拓展了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发展空间,两者共同构建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建强用好”的系统路径。  相似文献   

17.
地市级媒体深度融合是个升级迭代的系统工程。滨州市新闻传媒中心以移动优先组织新媒体内容生产,围绕一体化目标,以“八化”为抓手,完善顶层设计,推动组织架构、采编流程和激励机制等深融要素的优化配置和重塑重构,从“物理整合”到“化学深融”,实现整体转型转场。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应当转变思想、提高节目质量,积极融入当前的媒体时代,练就“融”的本领,对广播电视新闻编辑方式、内容等持续优化,吸引和稳固广大受众群体。本文先对融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全新特征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广播电视新闻编辑如何练就“融”的本领,提出一些建设性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我国广播电视新闻行业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9.
臧守祥  于泽 《中国记者》2022,(12):114-115
<正>惠州日报社以建设“四全”媒体、提升媒体“四力”为纲领,以打造国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为目标,全面发力媒体深度融合。经过5年努力,构建了“三融”,(“社融+市融+外融”即内部融合、与城相融、城际融合)的媒体融合生态,引领着媒体高质量发展,融媒体精品迭出,产业经营每年增速达10%以上,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相似文献   

20.
夷陵区位于美丽的长江西陵峡之滨,是湖北省宜昌市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辖行政区。夷陵区融媒体中心于2019年3月8日正式挂牌成立,按照“455”媒体融合建设思路和目标,以“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为目标,以“不是试点、争创示范”为动力,加快媒体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全力打造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