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传媒》2009,(3)
<重庆晚报>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毋庸置疑 中国报业网总裁中国媒体大会秘书长黄菊芳 2008年<重庆晚报>获得"中国晚报十强"这是值得祝贺的.作为中国媒体大会的秘书长,我们中国媒体大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选出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都市报,<重庆晚报>能够连续两年入围中国媒体大会影响力的行列,在较大程度上体现了<重庆晚报>在当地的主流媒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以华人华侨为主流服务对象的华文媒体积极加入到媒体融合和创新传播的浪潮中.作为中国与世界情感联结的重要桥梁纽带,这些华文媒体坚持以原创内容真实呈现和宣介中国、以新技术促进传播形态的转型升级、与国内主流媒体"共融"推动中国话语体系建设.通过积极打造全媒体生态圈,在全球化浪潮中提升了集体话语权,进一步...  相似文献   

3.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近代媒体自诞生之日起,就已经将社会责任注入灵魂,"负责任"不仅成为媒体的外在标榜,也是媒体人内在追求的目标. 在转型期的中国,中国媒体也进入了阵痛期.一方面,由于中国媒体作为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的性质,决定了对党和人民负责,对读者负责,是其安身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由于市场化所带来的冲击,媒体如何在责任和市场之间取得平衡,也成为一个难题.虽然,当下的中国媒体发展迅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也有一些媒体的报道缺乏善意,耸人听闻、名不副实的新闻时有所见,经不起推敲的虚假新闻,缺乏善意的倾向性报道,在屡屡引起公众哗然之后又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4.
中国媒体新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的新闻改革和媒体变革,不同的人有完全不同的理解.这种对新闻改革不同的理解跟每个人所站的立场、代表的利益密切相关.有四种人对中国的新闻改革和媒体变革有四种不同的理解:1、媒体投资者和经营者;2、媒体打工仔(又称为"记者民工");3、政府官员;4、公众.  相似文献   

5.
从"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符.随着CNN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南西方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的中国公众抗议活动正在渐渐平息.在这场媒体论争尘埃落定之后,反思中两方媒体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并探究其深层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许文彤 《出版经济》2003,(12):14-15
媒体产业化是一个很敏感的话题.它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媒体、例如报业,处于一个所谓"转型转轨"的阶段,财政拨款减少,越来越倚重于市场的产物.媒体经营的市场化,必然会触及到三个重大的问题:第一,不同地域同类媒体联合经营的问题;第二,相同地域不同媒体的"跨媒体"经营问题;第三,媒体之外不同行业相互参与、渗透经营问题.第一个问题相对简单,第二和第三个问题,涉及到跨媒体和跨行业之间的组织重构和利益关系调整.这样,"媒体产业化"的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7.
徐鹏 《传媒》2003,(6):75-76
"中国市场与媒体研究"是迄今为止中国内地市场研究中数量庞大,影响力最广的连续研究之一,特别在4A广告公司中得到了普遍应用,成为衡量媒体影响力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美国学者、专家对中国新媒体发展的关注问题进行总结,一是中国"三网合一"的现状、问题、机遇、政策;二是中国网络视频的消费需求、赢利模式、国际文化交流、国家政策;三是中国社会化媒体的发展与变革、虚拟交流与口碑传播、新商业与媒体新空间;四是网络游戏对传媒产业影响,以及中国传媒娱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北京时间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面对突如其来的巨灾,中国媒体立刻行动起来.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的数字媒体互相配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联合作战,使抗震救灾的新闻报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融合新闻"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媒体气质是媒体品牌化建设中的一个核心内容,是一个台、一个频率或频道独特的个性和内在品质的综合,从媒体的发展变革看,"声音"在构建媒体气质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结合对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个案分析,提出了播音员主持人的声音应具备的四个基本品格,即:准确清晰的规范之声,真诚和谐的自然之声,分寸恰当的思想之声,富有活力的生命之声.  相似文献   

11.
刘润 《传媒》2021,(5):56-58
地方广播电视媒体是宣传国家和地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窗口,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阵地.地方广电媒体要贴近群众、开阔思路、深化融合,不断探索在本民族、本地区讲好中国故事的可能性.内蒙古广播电视台抓住了内容与平台的融合机遇,在讲述中国故事的实践中,发挥本土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创新中国故事选题视角;紧扣时代社会发展脉搏,以小窥大构建故事层次;重视顶层设计统筹把关,大力拓展国际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2.
所谓"本土化"的传播理念,简单地说,就是"依据中国国情,立足中国的社会现实,按照中国媒体自身的运行规律,遵循中国受众的接受习惯与实际需求,使得组织、制作、传播等媒体行为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气派、风格和口味".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的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一方面,境内媒体在各自的产业化经营之路上各展招数,报业集团、广播电视集团纷纷成立,发行、广告、价格大战硝烟四起,另一方面,加入WTO之后中国媒体所面对的生存环境更为严峻,不少境外媒体都把下一步的市场瞄准了中国。这种"内忧外患"  相似文献   

14.
杨庆  任安 《青年记者》2008,(14):44-45
从"西藏3·14事件"看西方媒体的"新闻帝国主义" 连日来,西方媒体对"西藏3·14事件"的报道中,出现了许多违背新闻客观性、真实性原理的错误,这些错误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偏见,是西方媒体带着"有色眼镜"看中国的典型表现.大致而言,国外媒体关于西藏事件报道的谬误可分为以下4类:  相似文献   

15.
2011年4月1日,由清华大学、凤凰卫视主办的"华语媒体高峰论坛--迎接全媒体时代"在清华大学主楼报告厅举行.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的知名华语媒体机构领军人物共同论道"全媒体",这也是海内外华文传媒的学者与企业领袖,报纸、广播电视与互联网媒体之间首次专门针对"全媒体"这一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6.
赵雯  袁梦 《出版广角》2021,(4):68-70
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新阶段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已经成为传媒业的主攻方向.文章以"十三五"以来我国主流媒体主题新闻报道的发展现状为切入点,总结现阶段主流媒体主题新闻报道的主要特色与策划机制,并就其不足之处提出具体建议,以期给主流媒体主题新闻报道事业的创效发展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8.
自2011年"微信"推出以来,在不断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对电视媒体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中国电视媒体在急寻出路,而"微信时代"无疑是中国电视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9.
刘珊 《传媒》2021,(11):27-29
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人民日报新媒体中心开辟特别微视频系列报道——《中国24小时》,全景讲述中国发展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传递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深深激起了国人的爱国之情和赤子之心.该系列微视频运用实景拍摄和动漫特效等手法,俯瞰华夏百态,近观百姓生活,震撼的视效场景和精美的国漫风格征服了不少海内外网友.宣传方面,人民日报走出了一条"接地气"的路线,打通多个社交媒体"大动脉",联动各地各级媒体,主动对外宣发,让优质内容以最快速度进入受众的视野.本文结合人民日报《中国24小时》系列微视频的创作宣传实例,分析融媒时代中国发展故事的全景式叙事与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20.
媒体宣称自己是"公共利益"的维护者和代言人,这是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并且部分地造成了媒体在当今中国社会的角色错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