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羊鸣先生是我国歌坛上的长青树。他创作的“山歌向着青天唱”“我爱祖国的兰天”“红梅赞”等歌曲奠定了他在歌曲创作领域内的重要地位。他的作品以旋律优美抒展、民族风格浓郁见长。在各种思维方式.创作理念、创作手法繁复纷呈的今天,老作曲家敢于打破常规进行新的探索,创作了许多在思维观念、作曲技法、风格、形式等方面与过去不一的作品呈现给大家.充分显示了作曲家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出新的勇气。文章对他的几首作品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相信会对广大歌曲作者在创作中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2.
古韵羌寨     
我校自创校以来.始终把艺术教育放在学校重要位置,从2010年开始研究版画创作.从开办伊始.就着力研究适用于儿童的创作技法和材料.分别利用”吹塑纸版画““刻线版画””纸版画”“综合版画”“木刻版画“等创作形式结合羌族文化进行创作。三年来.我们创作出了许许多多的优秀版画作品。在学校内我们也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画展。  相似文献   

3.
声乐作品的“二度创作”是相对于“一度创作”而言的,即表演者深刻体会作品的含义、全面掌握歌曲的风格、准确把握情感基调、对歌曲进行艺术加工和艺术处理的过程。进行“二度创作”必须注意熟悉作品、分析处理作品和纵情歌唱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1.“超大写意”之类的作品是一种“欺世”的、“地地道道的笔墨游戏”;2.美术发展史证明:美术的创作规律和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要素,是基本相通,不能任意违背或抛弃的;3.艺术形式的独立性和相对的稳定性,乃至艺术风格的独特性,是每一个艺术家所必须重视的;4.艺术家必须注意培养高尚的品格和严谨的创作态度,摒弃虚伪、浮华和投机取巧的行径。  相似文献   

5.
教材:江苏省小学计算机教材第26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综合运用Windows95“画图”软件和美术知识与技能创作图画。2.在灵活运用“画图”软件和美术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对计算机的兴趣,体会表现的乐趣。3.培养学生独特的感受能力、熟练的操作能力和自主创新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把美术画图知识通过“画图”软件灵活地表现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创作。教学过程:一、自我欣赏,引发疑问,激发“活用”兴趣。1.课件展示“画图”软件创作的主题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犤上课时,每位学生面前的窗口是一幅优美的绘图作品犦同学们…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吹画》现场作文;教学年级:小学五年级;教学目的:1.通过同桌合作完成“吹画”,介绍创作过程,展开想像的翅膀,描述作品的意境。2.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美在生活中”“美在自己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7.
“接受美学”是当代西方学研究中的一种新兴的方法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茨坦斯大学的两位教授尧斯和伊寒尔。其核心理论:学作品足为读阅读而创作的。作品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只宵在阅读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不能由作品自身实现。他们视“作一作品”为创作过程。视“作品——读”为接受过程,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个画家只有对生活进行全方位的体验后,才能创作出蕴含丰富的作品。而生活的体验本身,就与“随意性”与“偶发性”有着密切的关系。随意性的偶发行为其实就是人们创作中的灵感,灵感就是创作的突发奇想.而这突发奇想,对我们的创作产生一种无形的魅力,我们就是在这种无形的灵感力下产生出新的想法和表现形式的。  相似文献   

9.
在沈、汤论争中,沈碌力倡“音律说”、“本色论”,这对扭转明中期以来的不良创作风气起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也表现出明后期戏曲创作对音乐美、形式美追求的时代特色。但沈臻的理论忽视了作品的思想内容,客观上对明后期吴江派的戏曲创作及作品品评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汤显祖提出“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了作品的“曲意”、“意趣”,重视作品的思想内容,重视作品的机趣、神似、真色等问题,对明后期临川派作家的创作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坛,张爱玲以卓然不凡的人生和大胆越轨的创作,脱颖而出,成为中国文坛的“传奇”。本文试以“知人论世”的态度,把张爱玲的一生分为三个阶段,去剖析解读张爱玲及作品:1.撕梦;2.写梦;3.守梦。  相似文献   

11.
草原是张承志文学生涯的诱因和温床,是他创作的摇篮。张承志的草原系列小说始终洋溢着对草原母亲、草原人民的爱。因成功地运用和借鉴了优美的民歌,其草原系列小说别有一番真挚、感伤而又深邃的韵味和扣人心弦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何群的知青题材小说具有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它突破了当今以“悲”表现知青生活的惯常定式,在对人物、题材的处理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同时,他的都市题材小说对当代青工人物形象塑造、都市小人物平凡生活的描写也较为成功。何群小说个人风格鲜明,别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作为新时期锡伯族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赵春生对锡伯族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他在发扬和继承本民族文学传统的同时,大胆借鉴现代主义创作艺术手法,淡化作品情节,人物形象亦幻亦真,使得作品具有抽象化,象征化等特征.尽管这些手法运用的还不是很纯熟,却形象表现出时代的变革给锡伯族人民带来的影响,揭示了新时期锡伯族人民生存的心理事实.  相似文献   

14.
狄更斯以杰出的文学大师而闻名于世,同时也是社会评论家和批评家。狄更斯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和民生问题给予了极大关注,他在其作品中展现出卓越的透视力,有效地利用小说对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政治和道德弊端进行尖锐的批评,同时对英国社会的弱势阶层给予了深切的同情,并且对一些重要的社会改革和民生改善做出了贡献。狄更斯相信社会必须具有道德才能生存,道德的力量可以造福社会,有意识地将自己的小说建造成一个道德库,以此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他的大多数小说是对英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描写与批判,成为"英国状况"题材小说的创始人。他对社会的评论提高了阅读者的集体意识,有效推进了越来越影响当局决策的公众舆论的形成,也间接地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福利、政治、法律、城市治理及教育等方面的改革,带动了许多优秀作家利用小说对社会进行分析和批判,并影响英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常进行大胆的自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实地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下层人民的痛苦,抒情性强,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6.
凡一平的小说风格颇为多样。诗化的乡村小说,善于用诗化手法描写乡村常态生活,人物形象追求非个性化,着重表现人在食、性等基本生存层面的挣扎。世俗化的城市小说,反映现代城市人的精神困惑,叙事性、可读性强,但是小说迎合市场,有庸俗化倾向。新历史主义小说,颠覆主流意识形态和宏大叙事,但是反叛有余,建设不足。  相似文献   

17.
论洪迈的小说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宋洪迈充分肯定了小说的价值,他徘徊于小说的虚实之间,怀疑鬼神怪异的真实却又相信天命,他对《夷坚志》提出了“志异审实”的编纂方针,并将志怪概念拓展向人事之奇。他的小说观念革新与保守并存。  相似文献   

18.
刘庆邦来自民间,关注民间底层人民生存的尴尬、人性的裂变,创作了大量底层叙事小说。刘庆邦的小说坚持民间叙事立场,直面底层社会真实,贴近底层人物灵魂,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9.
河北作家胡学文的作品执著于对底层民众生存现状及其精神世界的关怀。胡学文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坝上风情,他笔下"目不识丁"的乡村妇女更为理性、明智,坚持一份关于人性的又或是道德的捍卫。在他的作品中,女人比男人背负的更多,更有一种救赎的力量。除了明显的底层性之外,胡学文的小说还具有深刻的社会性。他一点点剥开那些浮华背后的内伤,从容淡定地披露人世百态,表达了他对社会现实的一份批判与质疑。较之同类的作家,胡学文的小说创作更显得成熟沉稳,更具有反思意义和社会批判意义。  相似文献   

20.
威廉·萨默塞特·毛姆是一位风格独特的英国现代作家。他站在传统与现代的历史交叉口上,其小说创作体现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双重特征,对于东方文明的描绘是毛姆书中的亮点之一。在西方殖民者统治下,东方民众生活表面上似乎生活在西方人的阴影之下。但是,那些在西方文化的土地上成长起来的西方人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着东方文化的影响和渗透。渗透之后所导致的结果有两种:一是被东方文明所异化,另一种是借助东方文明以寻求精神解脱。毛姆小说中所呈现的东方文明恰恰证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