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氢键的定义 氢键是一种特别强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在氢键中,一个氢原子在两个电负性原子间起一种桥梁作用。它与电负性极强的元素(如F、O、N等)以共价键结合,又以纯粹的静电力和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极强的原子结合而形成的。一般可表示为X—H…Y,式中X和Y均代表电负性较大的原子。 氢键的强弱与X和Y原子的电负性大小及原子半径有关,一般来说,电负性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形成的氢键就越强,此外还与成键方向有关,只有当X—H…Y在同一直线上时,氢键最强。  相似文献   

2.
因为高中学生认知水平上的局限性以及篇幅所限,新教材没有对氢键的论述进行充分的展开,这使得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对氢键的认识较为模糊.有许多学生常认为氢键只存在于NH3、H2O、HF等少数几种非金属氢化物中.其实,氢键广泛存在于无机含氧酸、有机羧酸、醇、酰胺、氨基酸、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酸式盐、结晶水合物等物质中.1氢键的形成氢键是指当H原子与电负性大的原子X形成共价键(X—H)时,由于键的极性很强,共用电子对强烈地偏向于X原子一边,使H原子的核几乎“裸露”出来.这个半径很小的氢核能吸引另一个分子中电负性大的X(或Y)原子的孤…  相似文献   

3.
一、有机化合物中的氢键我们已经学过分子间的吸引力如静电力、范德华力和氢键是影响化合物物理性质的主要因素,这里只对有机化合物中的氢键进行一些讨论,供学习参考。氢键是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电负性大而原子半径又较小的原子(如N、O、F)相结合形成极性键,如(?),O—H,F—H,其中N、O、F带有部份负电荷,H带有部份正电荷,与裸露的氢质子有些类似。这种带部份正电荷的氢与另一分子中带部份负电荷的原子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称为氢键(用虚线表示氢键)。这里必须强调氢键仅是一种特殊效应,只有当氢原子与第二周期的N、O、F相连时才能形成氢键,与其它原子相连的  相似文献   

4.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当氢原子与其它原子进行反应时,可形成一系列的氢化物,有离子型氢化物,共价型氢化物,过渡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其化学键也可分为多种,有离子键、共价键、缺电子多中心氢桥键,还有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等等。第一,共价单键。这种化学键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之中。当氢原子与C、N、O、S、P、卤素等非金属组成化合物时,氢原子以共价单键和另一种原子结合,因此又叫共价型氢化物,如H2O、NH3等。还有一种氢化物是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H ,当H 接近其它原子时,能使其它原子变形,形成配位共价键,所以除气态离子束外,H 必定和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如H3O 、NH4 等离子,再与异号离子结合成分子。第二,离子键。形成这种键时,氢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H-离子,与正离子之间靠静电吸引力结合。但由于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很小,形成负离子的趋势低于卤素,所以只有与电正性高的活泼金属才能形成盐型氢化物和复合型氢化物。如NaH、CaH2、LiH和Na[BH4]、Li[AIH4]等。第三,氢键。以氢原子为中心形成的X—H…Y键称为氢键,其中X和Y都是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  相似文献   

5.
第一章化学键和分子结构本章新增加五题。 P.28 4.(1)原子晶体(2)分子晶体(3)离子晶体(4)分子晶体 5.氯化氢分子间有氢键生成,这是因为氯原子电负性较大,H-Cl键极性较强,与Cl原子通过静电吸引可以形成氢键。但由于氯原子半径大,所形成的氢键很弱,对化合物的性质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而甲烷分子间,由于碳原子电负性较小,一般不生成氢键。这可从它们的物理性质推断  相似文献   

6.
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实验事实论证了一水合氨氢键结构只存在一种形式;即一水合氨的氢键是由水分子提供氢原子而氨分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的:O—H┄N;不会是由氨分子提供氢原子而水分子给出孤电子对形成的:N—H┄O;也不会是两者共存。  相似文献   

7.
1氢键 氢键是分子间的作用力,指和负电性原子或原子团共价结合的氢原子(正电性)与邻近的负电性原子(往往为氧或氮原子)之间形成的一种非共价键、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化学问答     
1.如何判断共价化合物分子中各个原子最外层满足8个电子稳定结构?(河南胡启)解答:(1)分子中含有氢元素的物质肯定不能满足各个原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稳定结构,原因是氢原子形成共用电子对之后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如NH3.  相似文献   

9.
元素电负性的三种标度 元素电负性(X),自鲍林(L.Pauling)于1932年最先提出以来,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化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所谓元素电负性X,就是元素相互化合时“原子在分子中吸引电子的能力”。化学物质中以化学键结合在一起的原子即键合原子,都有得失电子的能力。若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强,称电负性大;若原子提供电子的能力强,称电正性大。人们把一个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对的相对能力称为该元素的相对电负性,简称电负性(X)。由于定义和计算的方法不同,所得电负性的数值也不相同,比较有代表性的标度有以下三种: 1.Xp 1932年鲍林(1.Paling)在研究化学键的键能E和化合物的生成焓ΔH_f等热化学数据时发现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学化学中,水在水合、水化、水解中的作用是很容易混淆的,细分析会发现它们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其结果主要是由水分子结构决定的。一、水分子结构特点由于水分子中的氧原子有孤对电子,可作为配位体以配位键结合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氧原子半径小,电负性大,H-O键的极性强,水分子可与含氢原子的其他分子之间形成氢键;  相似文献   

11.
一、依据原子结构特点推断侧护X、Y、Z是3种短周期元素,其中X、Y位于同一族,Y、Z处于同一周期,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比Y原子的少1个.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的非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ZY>X解析:突破口是“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3倍”,只能是氧原子.再根据题意推断出Y为硫元素、Z为磷元素.答案为AD.二、依据化学式推断侧ZX、Y、23种元素…  相似文献   

12.
<正>电负性的概念是用来表示两个原子形成化学键时,吸引键合电子能力的相对强弱。元素电负性数值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键合电子的能力越强。在元素周期表里,每一种元素对应一个电负性数值,如氢2.1、碳2.55、氮3.04、氧3.44、硫2.58等。那么,当原子带上正电或负电后,它的电负性与中性原子是否相同?原子带上正电,对电子有静电吸引力,因此,它吸引电子的能力比中性原子强,所带正电越多,它吸引电子  相似文献   

13.
氢键     
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讲清氢键的本质,对于掌握化合物的性质是有重要意义的。一、氢键的本质关于氢键的理论,目前仍在发展中,一般可以近似地认为氢键的形成是由于静电相互作用力。即:在氢键 X—H…Y 中,X—H 基本上是共价键,由于 X 电负性很大,吸引 H 原子的电子云,使 H 原子几乎成为“裸体”质子,造成了很大的偶极矩。由于这个  相似文献   

14.
<正>H_2O_2、O_2F_2都是含过氧链的分子.根据孤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大于孤电子与成链的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大于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的价电子对互斥理论,要使过氧链上两个氧原子的四对孤电子之间的排斥最小,必须使四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两个氢原子或F原子处于反式,即反式共平面.但实际上,它们都是非平面反式结.构.见图(一)和表(一)其原因何在?这主要是由于它们分子内部其它成键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15.
烃、醇和醚沸点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在形成离域π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定义了一种原子点价公式,构建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研究了烷烃、单烯烃、单炔烃、苯和其同系物,饱和一元醇,多元醇和脂肪醚沸点同其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相似文献   

16.
在化学物质分子中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重合,这种分子是非极性分子,反之,是极性分子。因此,某分子是极性的还是非极性的,既决定于组成分子的元素电负性的大小,又决定于分子的空间构型。按照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简单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决定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及其孤电子对数。价层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17.
合成了一个单核镍配合物[Ni(C9H10N3O3)2(C5H5N)2]·2CH3OH,采用单晶X-射线衍射和元素分析对生成的晶体进行结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 21/c,a=1.08281 (10) nm,b=1.00196(8) nm,c=1.60104(11) nm,Z=2.镍形成了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两个配体分子中所有非氢原子是完全共面的.通过分子间氢键作用将相邻的分子连接起来形成沿b轴方向的一维链结构.  相似文献   

18.
水反常膨胀的微观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水的反常膨胀,就是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现象。这可以从冰的晶体结构方面得到解释。水分子是由氢和氧组成的。它们以极性共价键相结合(图1)。氢原子与邻近分子中极化的电负性原子间产生静电作用,这种静电作用称为氢键。图2,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极化的氢原子和相邻的水分子中极化的氧原子间相互产生静电作用的氢键(虚线部分),这个氢键是由两个相邻的水分子间形成的分子间氢键。图2中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两个氢原子同时各自伸出一个氢键与另外两个相邻水分子相互缔合,即每个氢原子同时与两个氧原子相互作用,其中一个与极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酸碱质子理论可分析分子结构对有机化合物的酸碱性及强弱的影响.有机化合物酸碱性的定性比较受诱导效应、共轭效应、场效应、主要元素电负性、主要原子杂化状态及分子内氢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无机化学中,经常遇到分子构型问题。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介绍了原子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但学生在确定具体分子的构型时仍感无从下手。因此笔者仅就如何确定一些常见无机分子的构型问题,介绍一种简单方法。 要确定分子的构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子中哪个原子为中心原子,哪些原子为端梢原子。二是中心原子与端梢原子间的成键情况。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分子构型就比较容易确定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在一般分子中,中心原子都是一些相对电负性较低的元素的原子。这样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电负性的方法来确定哪种元素的原子做中心原子。(注意在这里氢除外,它一般只做端梢原子。)如在PCl_3中,磷的电负性较氯低,磷为中心原子。在N_2O中,氮的电负性较氧低,其中一个氮原子为中心原子,另一个氮原子和氧原子为端梢原子。对于第二个问题就稍复杂一些。不同的端梢原子与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为了使问题简化而实用,仅以最常见的卤素和氧为例,分别不同情况,就如何确定分子构型加以介绍。 一、卤素为端梢原子 卤素为端梢原子的情况比较简单。卤素与中心原子一般只形成一个σ键,每个σ键共用一对电子,分别由中心原子和端梢原子提供。这样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端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