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提出及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相信中部经济会像西部一样开始升温。但是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所以中部地区在有效利用国家已有政策的同时,审时度势,探寻适合自己的经济发展方式便成为必然。当今经济中资本市场的作用凸显,并有逐年加大的趋势。在此背景下,资本市场有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资本市场将有市场需求、预期收益大、有潜力的中部地区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一是在中部地区各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科技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发展,培育地区经济增长极,进而带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跨越式发展是一种经济赶超的发展模式。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安徽远远落后于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地区。作为中部省份之一的安徽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力资源、优越的承东启西的地理位置,如何在“中部崛起”政策下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是安徽人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投入不足一直是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利用资本市场无穷的力量,给安徽经济发展注入燃料,推动经济腾飞。为此目的探讨了有关资本市场的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资本市场将有市场需求、预期收益大、有潜力的安徽企业做大做强,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效益;一是在合肥、芜湖等中心城市建设区域性科技资本市场,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先行发展,进而带动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西部开发”和“东北振兴”以后,国家又一次跨时代意义地提出了“中部崛起”发展战略。本文就中部崛起战略提出的背景和湖北资本市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定位发表了看法,认为湖北资本市场在中部崛起战略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其强劲发展时机成熟,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中部崛起"政策的推动下,武汉作为中部六省的沿江特大城市,其经济的发展与中部经济崛起息息相关。通过相关年份的统计数据分析,把武汉与中部另外两个重要城市长沙和郑州进行比较,论证武汉在中部的核心作用。武汉有明显的区位和市场优势,而缺乏诚信度则成为制约招商引资的关键,所以要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诚实守信"文化,提升政府整体形象。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的榜样和基础,树立政府诚信是关键中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由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强化产业安全和产业重组,国有经济在抵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国有资本兼并重组民营企业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经济现象,行政权力、倾向性法令法规等非市场行为介入民营资本国有化,动摇了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这也使中西部经济发展模式出现迷茫,严重影响了中西部民营经济的发展、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  相似文献   

6.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自主创新,推动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原经济区产业结构的升级,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必须积极借助市场化机制的力量,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以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加快中原崛起的步伐,实现中部崛起的战略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本文就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实现中部地区崛起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需要国家的政策扶持。本文就中部地区产业发展的财政政策取向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具体的财政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东部的崛起,西部的腾飞,中部这一经济发展宝库越来越被国家所重视。由于国家政策的中部导向和资金支持,中部振兴指日可待。安徽作为中部重省,在中部的经济振兴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为此采用了2000-2010年的安徽省经济发展数据并用EViews软件对其进行计量经济学建模分析,并提出适当性的政策建议来促进安徽省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要继续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指出要积极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崛起对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中部地区的崛起需要多方面、各层次共同努力,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民营经济的发展程度如何对中部地区的崛起有巨大的影响,要实现中部崛起就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不断进行着改革与调整。改革开放30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社会历史转折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78年——1984年),全面改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85年——1997年),社会深刻变革时期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1998年——2008年)。我国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发展的未来走向:(一)在政策制定上,要拓宽民族高等教育资金来源的渠道。(二)在政策发展上,要开展民族高等教育的立法工作。(三)在政策落实上,要提升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课程与特色专业建设。  相似文献   

12.
人民币国际化、国际收支的变化与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意味着中国将从对外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资本输出为主。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中国大量输出人民币,中国国际收支将从双顺差到基本平衡,再转化为逆差。在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中,中国需要保持经常项目的顺差,因为经常项目顺差是一国竞争力和货币价值的基石,中国应该选择资本项目逆差。国际收支结构的变化会引起中国进出口政策、金融市场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人民币国际化将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向注重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3.
资产证券化及其在中国推进的相关问题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新型的资产处理方式和融资工具,在我国正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对于正逐步融入全球一体化经济的中国来说,资产证券化有利于推进资本市场的发展、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和增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推进住房按揭市场的发展、优化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为此,应建立政府主导型的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一级市场、放松机构投资者的准入条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发展风险投资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50年代,风险投资在美国应运而生。我国风险投资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我国风险投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采取以下一些对策:培养一批优秀的风险投资家;拓宽风险投资的资金来源渠道;对风险投资各主体应制定明确的税收优惠政策;修改和完善有关风险投资业的法律法规;设立“二板”市场出口通道;制定政府采购政策。  相似文献   

15.
我们认为不论从规模上、国内消化能力上,还是从行业上讲,外资都对我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损害,我国有必要实施适度投资保护。应不断完善中国外资管理手段和针对不同地区情况采取灵活的外资管理模式.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投资保护政策,在加强国内资金配套能力,使利用外资的效益最大化的同时,适当控制外资引进的速度。对外资的产业流向进行规划,使其更有利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区域间资金流向已出现了明显的“西流”迹象,然而金融市场发展的缓慢、国有银行与西部地区经济的隔离、国有商业银行机构的撤并和当地民间金融机构的缓慢发展,使得西部地区始终难以摆脱资金短缺的困境。西部地区应改变资金引入的侧重点,将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作为资金引入的重点,加强多种金融机构的设立,使资金在当地围住“塘”,并养活“鱼”,提高资金在本地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7.
Post-Modernizing Education on the Periphery and in the Cor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political economics of educational change are central to understanding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because of the role that education plays in relationship to economic and social policies. Given the uncertain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expansion of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which modernization policies of the State play in promoting contemporary conflicts between private and public interests in education. By first introducing Best's concept of the "New Competi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for education in the larger context of the global market. Through case examples of Mexico and the US state of Oregon the effects of modernization policies are examined to understand how modernization policies are inappropriate to meet the soci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needs of both the periphery and core countries. The paper concludes by addressing the potential consequences for the public good of modernization efforts that promote the privatization of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human capital theory rather than on that of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humanistic approach to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capit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