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我在《三乘三分组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见《历史教学》2005年10期)一文中,对高中历史新课教学的合作学习作了一个浅显的探讨。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合作学习也在不断深入发展,进入高三年级,我们又对高一历史复习的合作学习进行了一些设计、实践、总结、探讨、再实践、再总结,下面将一些做法写出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2.
韩冰 《考试周刊》2011,(78):20-21
随着历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越来越重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中学生采取以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为基本特征的学习方式,严重制约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新型学习方式.其中合作学习越来越成为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结合教学实际,作者从以下几方面对合作学习进行了阐述:合作学习的意义;合作学习的操作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出羽拍问颖砖锯津笤瞧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路径进行分析,主要从优化分组、小组任务驱动、营造轻松小组氛围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历史是见证社会发展进程的重要载体,在初中历史教材中记载了中国从夏商周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历程,这个过程是曲折且漫长的,无不展现着中国人民群众的品质。不管是世界历史还是中国历史,都有一个十分繁复、复杂的线索,并且每一个历史事件背后都会有很多条件和背景推动,这都需要学生掌握和熟悉。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应用,降低知识理解难度。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20,(97):142-143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教学要求。此要求的提出,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成为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将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不仅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历史的主人,还可以使他们在获取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立足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在本文中,我将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进行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5.
"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师指导下,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通过师生互助互动,小组交流合作,挖掘学生潜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技能,促进师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合作教学模式可以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促进学习成绩提高。目前,合作学习作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重要教学组织模式被广泛研究和使用。本文仅"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6.
殷勤 《学科教育》2004,(3):28-31
新课程中的历史合作学习,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开展。多样化的历史合作学习,不仅能增长学生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历史能力,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此外,历史教师也可以在师生合作中实现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尹东梅 《学苑教育》2019,(11):79-79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就历史教学的教学理念这样表述: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其教学理念中的第四条。那么我们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就要让这一条教学理念贯穿始终。再者因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自己学习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11):141-142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改革,素质教育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更多有用的历史知识,并且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作为历史课堂的主人,发挥历史教学的重要作用。在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有效措施,发挥小组合作学习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是初中历史教师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迫切需要被得到解决。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9.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合作学习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流探讨与延伸环节,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科成绩,还能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有效锻炼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与课程程改革目标以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一直受到高度重视。目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也取得较好的成效,但尚未广泛应用。从基础教育阶段新课程改革的根本理念出发,探索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中学历史教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有效切入点,并具体提出一些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教学策略,希望可以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实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李家黎  谢芳 《培训与研究》2005,22(6):76-77,82
作为一种较为完善的教学理论,合作学习被公认为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改革,成为当代的一种主流教学理论的策略。本文将分析它的历史发展和现状,从而对合作学习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1.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历史课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科,通过对历史的学习能够使我们了解朝代的更替以及时代的发展。通过研究发现,在进行初中生的历史学习时,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非常有效的提高历史学习的效率,而合作学习的关键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也要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能过分重视结果,多给予学生鼓励。本文主要对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探讨,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课改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正体现了这一要求。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就要以素质教育的主体观为指导,以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核心。构建并优化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合作学习是指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鼓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如何在《历史与社会》课中开展合作学习呢?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明确历史与社会课合作学习的机制1.划分合作小组。在教学中,合作学习通常以小组活动为组织形式进行学习。典型意义上的合作学习的小组活动与传统教学中的小组活动有着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4.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一种通过学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共同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及社会化发展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将合作学习理论融入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团体意识等意义重大.文章将结合合作学习理念,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中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教学改革的路径进行分析,旨在对教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路径支持.  相似文献   

15.
《江南地区的开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历史教学大力提倡自主合作、自学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6.
郑哲辉 《广西教育》2013,(38):27-27
新课程倡导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环境下引入小组合作学习,能弥补传统历史课堂缺乏民主(学生主体地位受遏制)、缺少弹性(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灌输式教学和进行孤立式学习等不足。笔者认为,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应抓住以下几个主要环节下功夫。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应注重学法的掌握,注重合作学习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包括课堂教学、课堂表演、动手制作、活动课、课堂辩论等。  相似文献   

18.
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下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重点知识,并激活其发展潜能。为构建高中英语高效课堂,以文献研究和经验总结为主要研究方法,归纳出合理划分合作探究小组、科学选择合作探究时机、强化教师课堂调控能力等三个合作探究式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要素,并结合人教版教材教学案例,细致分享合作探究式学习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流程。指出教师应科学设计新课导入、任务呈现、先分后合、展示提升和总结评价等教学环节,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强调要让学生通过课堂完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目标。初中历史有别于其他学科,更偏向于对历史事件的归纳、对人类社会活动的总结与反思,因此,学生的自主性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具有极大的作用。为深入推行新课改,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本文基于初中历史教学,探讨如何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法,加强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20.
周益明 《现代语文》2006,(11):58-59
新课程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成员之间互动,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合作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大多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展开,它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那么.在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