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通过对竞技武术套路概念的认识以及对新时期竞技武术套路现状的分析,总结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的发展特征;指出现代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在总结现实的基础上,确立一个符合我国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客观实际的战略目标。并从项目本身的技术要求与创新;规则的科学化与定量化;规则的严格性与公平性等方面论述竞技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特征表现。  相似文献   

2.
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在比赛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且受到广大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武术科研人员的极大关注.因此,笔者对竞技武术套路动作创新的原则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以拓宽武术动作创新的思路.为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根据武术套路运动的特点、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后营养补充的重要作用以及有关武术套路运动员运动后营养物质补充的研究的现状,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对武术套路运动后的营养物质补充进行概括和总结,以便建立更科学合理的武术套路运动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
赵龙 《宜春学院学报》2013,35(6):126-128
随着竞技武术套路运动项目的快速发展,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也在不断的改革和修正,2003年出台并实施了试用武术套路新规则内容。新规则指出一方面要以创新武术运动项目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为主体,另一方面对新型武术技术发展的影响也是强而有力的。以2003年试用新规则为主要研究资料,并与改革前1996年的武术规则版本进行了对比分析,从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改革后的新规则所具有的主要特点,以及对未来武术运动项目将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武术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悠久的历史,其攻防击技之特点,防卫健身之功能,内容与形式之独特,深受人们喜爱.武术运动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套路运动,二是搏斗运动,由于搏斗运动目前还处于整理研究试验的阶段,所以武术套路运动在武术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武术水平的提高和套路技术的发展,武术套路将必然成为我们把武术“积极、稳步地推向世界”的主要形式.因此,武术套路应向什么方向发展,它该有什么样的技术特点和风格,引起了国内武术界的极大关注.如何立足于国内,在统一认识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技术模式和科学的理论体系,值得我们探讨.  相似文献   

6.
实践证明,只有对武术套路运动员实施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把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纳入训练轨道,使武术套路训练具备更科学的、标准的评定系统,运动员才能更好地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青少年武术套路运动员专项技术水平的提高和自身专项运动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不断提高青少年武术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对保持和发展我国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武术套路教学中,由于对套路动作规范性的标准不明确,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武术动作不标准、不规范的现象。这些现象对提高学生的武术运动水平具有阻碍作用。为了提高武术套路教学水平和效果,逐步实现武术套路教学规范化,在武术教学中就应该明确武术套路动作规范标准,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不断提高拳术套路动作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8.
高同进 《考试周刊》2008,(19):129-130
作为在中华大地上生发出来的璀璨明珠--武术,以其自身独特的套路运动的特点深受古今人们的喜爱.武术套路在其演变过程中,具有深刻的民族文化积淀和广泛的社会发展基础,本文剖析武术套路的特征,以进一步地认识武术,从而使武术套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从神韵、意境、精神、攻防、造型、刚柔、编排艺术、对称、质朴等方面论述我国传统武术套路内在和外在的美学价值。对其美学价值的研究有利于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丰富武术套路的功能,提高武术套路的教学、训练及比赛水平以及提高人们对武术套路美学的社会价值的认识,为其进一步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武术提供了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德州市从事武术套路项目的青少年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德州市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主要集中在小学和初中两个年龄阶段,高中(中专)年龄阶段的武术套路运动员严重缺乏:不同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在运动热情和注意稳定性两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不同年龄阶段进行性别间的比较,非智力因素则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在运动责任心、运动自信心、运动好胜心、运动独立性方面,参加过市级或市级以上比赛的青少年竞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未参加过比赛的运动员.  相似文献   

11.
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动作演练趋于艺术化,艺术美是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武术套路动作演练具有两种艺术美:一种是外在形式美,外在美主要是通过华丽的服饰、夸张的难度动作表演以及优美的音乐和舞台灯光协调配合体现出来的。通过对武术套路美学的研究,为武术套路编排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武术套路学习中运动性心理疲劳成因进行分析,造成武术套路学习中运动性心理疲劳因素有内源性因素和外源性因素。并对武术套路学习中运动性心理疲劳的恢复手段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武术套路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对1991、1996和2002年的三个不同年代的武术套路运动竞赛规则(修订本、试行本)的规则特点及其对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与研究,阐述了竞赛规则的演变对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发展的前导性和制约性,以及现阶段中华武术套路运动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竞技武术套路运动作为现代武术的主要表现形式已经风行半个世纪之久。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也是协调因素发展的过程,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协调的内涵和外延也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竞技武术套路的协调包含传统武术、动作组合、文化和体育、音乐、服饰以及器械之间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戚小冬 《考试周刊》2013,(17):90-91
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运动和对抗运动为形式的中国民族体育运动。在古代,武术是为军事服务的,它是战胜对方、保护自己的有效武器。在民间,武术是人们用来锻炼身体、防身自卫、保家卫国的方法和手段。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武术这一以技击为主的运动,逐渐演变成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并以散手和套路这两种运动形式向前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根据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揭示新规则首定创新难度分值为0.2分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推动武术套路运动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参考多元智能理论对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应该具有的智能条件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能为武术套路这个项目的运动选材、教学训练等方面起到积极参考作用.通过分析发现,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应具备空间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以及音乐旋律智能.  相似文献   

18.
根据武术运动的本质属性及其发展规律,揭示新规则首定创新难度分值为0.2分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推动武术套路运动向高、难、美、新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张志臣  张志贤 《考试周刊》2009,(22):179-180
武术套路练习中,运动员的呼吸形式应随着套路演练的转换而迅速变化。正确的呼吸形式与配合自我控制与调节,对提高运动竞技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运动中的呼吸调节方法,着重对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的聚、提、沉的呼吸方法,以及其对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资料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逻辑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进行分析,采取分性别、运动年限、练习类型进行比较研究,找出不同年限、不同练习类型、不同组别、不同性别的武术套路专业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差异性,从而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平时训练提供参考依据,避免运动员因伤病而影响比赛的成绩,以促进武术套路运动水平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