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李建芳 《新疆教育》2012,(20):33-33
1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芦桂莲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尤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钻研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正确把握教材中的时代背景语文课本中,有一部分写人记事的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因年代久远,给...  相似文献   

5.
戴赛 《成才之路》2010,(33):7-7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 一、德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也需要随时随地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在向学生传授新技术的同时。有意识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那么,如何潜移默化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教师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呢?一、加强师德建设,注重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师德建设,是当今时代和教育事业发展向我们提出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教师自我形象的好坏和自身道德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高低,影响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教师要提高师德修养,在教育实践中必须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敬业爱岗,无私奉献,热爱教育,爱护学生,全身心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勤奋学习…  相似文献   

8.
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六个“有”(1)有意。强化渗透意识,自觉进行渗透。在努力教好本学科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地结合有关内容,有意识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有的。在渗透过程中,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3)有序。加强备课,通过深入钻研教...  相似文献   

9.
《考试周刊》2017,(18):125-126
高中生的性格、理念等正处于形成期,有着较强的可塑性,在这个阶段的物理课程中,对学生不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认识民族团结、和谐的重要性,给学生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根基和人才根基。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渗透民族团结教育,需要教师在授课中有目的、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顺利将高中物理课程知识与民族团结思想教育相结合。本文对高中物理课程中的民族团结教育渗透工作进行了概述,论证了高中物理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思想渗透的重要性,并重点给出了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渗透,给高中物理教师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福琼 《都江学刊》2001,13(2):47-48
师范教育中向中小学教育提供合格师资的主要途径,随着中小学教育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在师范教育各科教学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主不显得尤其重要。本讨论了在中师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渗透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环境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应该渗透在中学语文教学之中。中学语文教学渗透环境教育主要有三条途径:阅读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利于渗透环境教育的课文俯拾即是,只要我们增强环境教育的意识,积极挖掘课文中的环境教育的因素,就能使我们做到阅读教学与环境教育双丰收。比如,结合教学《向沙漠进军》,可以让学生知道:全世界每年有2100万公顷的土地变成荒地,不再适宜耕种,我国每年也有大片良田和草地由于过度开垦、放牧而成为不毛之地。我国政府在部分荒漠化严重的省区实行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的措施是非常正确的。再…  相似文献   

12.
<正>一、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渗透的必要性在语文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可以弥补学生在人文教育方面的缺失,可以在人文精神渗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意识,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不断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首先,人文精神的渗透是语文教育现状有效缓解的必然选择,我国的语文教育承载着五千年的  相似文献   

13.
思想品德课除了向学生传授政治知识外,还肩负着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任。而许多名曲、民歌等都不同程度地蕴涵渗透了丰富的思想品德知识,在思想品德课中,两者若能有机融合,必将发挥意想不到的作用与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为了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学校应将环境教育渗入到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等综合性教学和实践环节中,使其成为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小学可通过自然学科向学生渗透环境教育,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适当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两全其美。要在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环境教育,首先必须做到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使每项目标都能在教学过程中得以落实。采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符合教学内容和特点及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为了在教学中准确地把握渗透的尺度,按其渗透和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初中生物有多处与人口教育密切相关,在教学中积极地利用这些知识作为载体进行人口教育的渗透,将产生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一、通过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学渗透人口教育在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把诸如多指、并指、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常见遗传病作为渗透材料来处理:先利用有关图片和资料,向学生介绍这些疾病的症状和它们对人类所造成的危害。在学生触景生情、嗟嘘不已之时,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其发病的原因和遗传的规律。经过深入细致的分析,学生将深刻地认识到:近亲结婚的双方很可能从共同的祖先那里继承了相同的…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我国各高校都在不同程度上从应试教育积极地向素质教育转变。教会学生做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育与思想品德教育从来都是在教学活动中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在语文训练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吴郁华(赣州市第四中学)记得有位老师上《谈骨气》一课,她在结束新课之后忽然话锋一转,向学生发问:"本文所举的三个例子都是古代的或现代的,我们能不能给这篇文章补充一些革命战争年代和当代的事例呢?"问题一提出,顿时激活了学生们...  相似文献   

18.
挫折教育是我国青少年教育中的一个热点,其目的是培养青少年的抗挫折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因此,在核心素养的教育背景下向高中学生渗透挫折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生物科学史、榜样力量等方式,向学生渗透挫折教育。  相似文献   

19.
美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是一个渗透的过程。这是因为中小学美育的任务不是给学生单纯讲授美育理论,让学生接受美学的几个概念,而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整个人生追求得益于美育。要加强学校的美育工作,就应该把美育很好地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当中。  相似文献   

20.
李钊珍 《广西教育》2007,(10B):16-16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利用地理课向学生渗透环境知识,进行环保教育有很直接、很现实的效应。因此,提高中学生的环保意识,地理教师负有相当重要的责任。学校教育以课堂教育为主,要在学校中进行环境教育,就应该立足课堂,依靠教科书,利用课堂教育这个主渠道,适时、适量、适度地渗透环境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