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国实行的一套完整的军功爵制对于秦统一六国之前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到了秦国一统天下后仍旧实行这种片面的选才制度体现出其选官制度的滞后性,与秦朝而后走上暴政有着必然的联系,也是它二世而亡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周刊》2007,(26):79-79
继《赵氏孤儿》之后,追求"一戏一格"的话剧导演林兆华将在8月推出又一部原创古装话剧《刺客》,可谓三年磨一剑。话剧《刺客》取材于豫让的故事。他为替旧主  相似文献   

3.
<正>巡狩是中国古代部落联盟军事民主制度时期首领武装巡视各地的活动,也是部落强化联盟、武力威服、称霸四方的一个主要手段。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以席卷天下、并吞八荒为宗旨,奋发自强、剑指六国。在建立封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大帝国后,秦始皇将封禅与巡狩合二为一,赋予了先秦巡狩活动以新的政治内涵,使其成为秦始皇皇权统治天下的一个重要形式。一、秦始皇巡狩活动概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他实施"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的政策,实行郡县制,加强了  相似文献   

4.
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为秦国等国家所采用,最终成为统一六国的重要思想。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得到发展,与特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既是法家适应了历史也是历史造就了法家。  相似文献   

5.
王妤  李剑 《兰台世界》2014,(1):49-50
法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得到了发展,为秦国等国家所采用,最终成为统一六国的重要思想.法家思想之所以能够在当时得到发展,与特定的社会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都息息相关,可以说既是法家适应了历史也是历史造就了法家.  相似文献   

6.
为秦国统一六国立下汗马功劳的李斯在秦一统天下前后制定和颁布了诸多严刑峻法,"严"可谓是李斯法律思想的关键所在。但由于具体条文过于严苛,李斯的法律思想也让仁义与民心离秦朝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7.
何梅  何桃 《出版视野》2010,(4):21-21,17
在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中有这样一个画面:当秦军被想要瓜分秦国的韩、魏、齐等六国联军逼得走投无路时.秦国内部的西戎族又发生了叛乱。秦国派出了仅有的5万人马去平叛,鏖战后秦军惨胜,但也损失惨重。剩下的1万余人蜿蜒徘徊在山道上时,雄浑的男低音响了起来:赳赳老秦,复我河山;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看到这里的人都会被震撼,那是怎样的一种悲壮啊!  相似文献   

8.
吕不韦出身商道,青年时代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成名后,他以倾尽家财的魄力辅助子楚登上秦国王位。在秦国丞相之位上,他以经济智慧引领了秦国的经济改革,从农业、赋税、商业等各改革领域助力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相似文献   

9.
吕不韦出身商道,青年时代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成名后,他以倾尽家财的魄力辅助子楚登上秦国王位.在泰国丞相之位上,他以经济智慧引领了秦国的经济改革,从农业、赋税、商业等各改革领域助力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  相似文献   

10.
地域性是考察战国刺客盛行的重要因素。民风剽悍、轻死忘身、传统礼法束缚弱等特征在战国刺客频出的地区呈现出较明显的一致性,其中三者在动因上又呈现互为表里的说明关系。齐、晋、楚、越、燕、卫等地概莫如此。另一方面,在秦、鲁等刺客敛迹的地区,要么重法要么重礼。两番迥异的情景恰恰是对战国刺客之地域性的正反两方面说明。  相似文献   

11.
郑和泽 《大观周刊》2012,(51):446-447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给刺客这类特殊人作传的史书,司马迁在《刺客列传》中记载了五位刺客的事迹,流传千古,经久不衰,本文将以刺客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对《史记·刺客列传》中所记栽的刺客形象的分析,从人文价值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正2013年岁末的一天,我来到位于故宫的紫禁城学会,见到学会顾问、明清档案专家秦国经先生,他送我《清代文书档案制度》一书。《清代文书档案制度》内容丰富,脉络清晰,是秦国经从事明清档案整理和研究的又一成果。全书由绪论开始,共16个章节。绪论首先回顾了中国历代文  相似文献   

13.
王乐 《出版参考》2011,(12):26-27
“二战”后,苏联最为传奇的间谍恐怕就要属一位名叫格里古列维奇的间谍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他辗转欧洲及拉丁美洲数个国家,他作为一名刺客曾参与对托洛茨基和铁托的刺杀。他一直谨守间谍的行为准则,从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最后去世,他的真实身份和经历才被曝光。  相似文献   

14.
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国家祭祀以祠、畴祭祀为主体,以都城雍城为中心,空间分布较为广泛.秦国的国家祭祀,成为秦帝国国家祭祀的核心部分,又为西汉所继承.本文即以春秋战国时代秦国国家祭祀为研究对象,从《史记·封禅书》、《秦本纪》的记载出发,逐一考察秦国诸祠的祭祀对象及其内涵,梳理秦人祭祀体系逐步完善的过程,进而探讨秦国祭祀体系的构成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5.
“二战”后,苏联最为传奇的间谍恐怕就要属一位名叫格里古列维奇的间谍了。据俄罗斯媒体报道,他辗转欧洲及拉丁美洲数个国家,他作为一名刺客曾参与对托洛茨基和铁托的刺杀。他一直谨守间谍的行为准则,从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直到最后去世,他的真实身份和经历才被曝光。  相似文献   

16.
秦武王嬴荡对举鼎等大力运动的喜爱,也反映在其执政时期用人之上,但凡有一身力气的体能勇士,都可在秦国谋得较高职位,他的这种以武力论英雄的做法,成为当时秦国百姓习武练功风气的助推剂[1]22。  相似文献   

17.
秦武王嬴荡对举鼎等大力运动的喜爱,也反映在其执政时期用人之上,但凡有一身力气的体能勇士,都可在秦国谋得较高职位,他的这种以武力论英雄的做法,成为当时秦国百姓习武练功风气的助推剂[1]22。  相似文献   

18.
一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患癌症离开中南海西花厅,住进一家军队医院。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动过六次大手术,八次小手术。他的亲密战友毛泽东不顾自己年老多病,亲自为他布置、审批治疗方案;海外华侨和国际友人也从世界各地寄来一副副药方,一包包药物。然而,这一切都未能挽回他宝贵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创刊十二年了,出版了一百期。十二年只是历史的瞬间,却值得我们深深地回味。我听过一种民间传说:甘罗十二为宰相。史书上确有甘罗的记载:甘罗是战国时代秦国宰相甘茂的孙子。的确聪明能于,十二岁时便成了宰相吕不韦的家臣,秦欲攻赵,夺取燕国献给赵国的河间封地。甘罗说,不必出兵,自请出使赵国,夺取城池。他在赵工面前畅说服秦的重要,不费一兵一卒,使赵王将五城献给秦国。甘罗因功被封为上即。十二岁的甘罗,干了惊天动地的大事,被后世传为佳话。十二岁的《中国图书评论》又如何呢?只能说,我们尽心尽力地办了…  相似文献   

20.
典故“董狐直笔”是基于这样一段史实: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横征暴敛,穷奢极欲。他用强取豪夺来的民脂民膏修建了一座豪华的花园,并在花园里筑起高台,在台上以弹丸射人取乐。侍候他的人稍有不周,就要惨遭杀害。一次,他以熊掌不熟为由,将厨师给肢解了。就是对待敢于劝谏他的大臣,也不择手段地加以迫害。他曾经派刺客去杀害当时带头进谏的上卿赵盾。赵盾为避祸,便离开国都出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