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飞花拾零     
路透社评出1995年趣闻一、猪放屁飞机返航。南非航空公司一架班机在货舱内装运72口肥猪.由于肥猪不停地放屁所产生的沼气使舱中温度聚升而触动火警报警装置,迫使飞机中途返航。二、狗报火警。英国一户人家养的狗误打电话999导致消防警接报赶到并破门而入。狗主人反要消防人赔偿他家一道新门。三、猫返故居。法国一户人家养的一只猫由于不喜欢主人的新居而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一石激起千重浪,一个 不比迎新年逊色多少的热门 话题却在北京市民中广为流传——狗的命运。各式各样的传言在市民中蔓延,扩散。 “听说了吧,北京市人大已经开了会,就要立法禁狗了!” “养条狗要好几万元,谁养得起啊!” 千百万狗头即将落地,其轰动效应虽然不及千百个娼妓被收容,但对成千上万狗的主人来说,不啻于平湖中投下一枚石子,溅起了层层波浪。  相似文献   

3.
狗的趣闻     
2006年是农历丙戌(俗称狗年)。狗年说狗,另有一番情趣。狗代主人申冤:宋代洪迈著的《夷坚志》中,记着宋高宗时,徐州太守魏彦成受理一谋财杀死老僧的案子,就靠狗破的案。城外一偏僻的庵里,住一老僧,养一犬一猫为伴。一日黄昏时,一盗贼入庵杀死老僧,尽掳其不多的钱财。僧犬尾随不  相似文献   

4.
小狗和邻居     
不怕大家笑话,最近我养了一条小狗,还是有所谓血统的,据说叫西施。这狗浑身卷毛、腿短、色白,走起路来摇摇晃晃的。我虽然喜欢狗,但从未想过会养这种狗。我一向觉得只有草狗才算是狗,而且必须养在农村、开阔之地。像西施这种狗被称为宠物,并且时下很流行。  相似文献   

5.
张帆 《湖北档案》2002,(11):31-32
13岁那年,我决定养一条狗. 并不是我多么喜欢狗,我对狗甚至有一种厌恶和反感,这源于小时候被邻居家的狗追着咬过一回,吓坏了,于是便经常骂天下所有的狗都是他妈的狗东西.问题是,跟我一起的伙伴们都养了狗,到野外掏耗子洞或是撵兔子,狗在他们身前身后跳来跳去地煞是威风.养狗竟成了大家互相吹嘘的一种时髦,我非常羡慕这种时髦,因此,我决定养一条狗.  相似文献   

6.
人惹了狗,狗咬了人,人要打狗,狗要逃命。该惩罚谁?警官先生在这个问题上,一反一复,一复一反,然后又反反复复,复复反反,短短的一二十分钟之内。立场与态度就来回变了好几次,而其立场态度的变化,始终都是以这样一个问题为转移的:这狗的主人是平民百姓,还是将军抑或是将军的哥哥。对狗的态度,就是对主人的态度;对不同主人的狗,就要采取不同的态度;同一条狗的归属有了变化,对它的态度也  相似文献   

7.
局长家的狗     
局长和局长夫人都不大喜欢养狗。自从局长当上局长后,局长和夫人看到别的局长家都养着狗,都认识到,自己家也缺少一条狗。局长想养狗还不容易,很快就有人送来了一只。藏獒,世界名犬排名第一,有“东方神犬”的美誉,可局长夫人看着它丑不啦叽的样子,不大高兴。她想养一只宠物犬,  相似文献   

8.
美国有一项市场调查表明,今日美国大约有七千万条宠物狗和七千万只宠物猫.另据动物协会的研究表明,62%的宠物主人会用信和卡片相互联系,50%的宠物所有者会给他的宠物过生日,79%的宠物主人给宠物送生日礼物或节日贺卡,甚至猫和狗死了也送吊唁卡.由此,美国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宠物卡:送给猫和狗的贺卡,送给养猫人和养狗人的贺卡,这其中又包括:宣布收养卡、出生通知卡、生日快乐卡、节日快乐卡,优良猫和优良狗卡、祝贺卡、思念卡、幽默卡、致歉卡、祝愿康复卡、慰问卡,还有大量空白卡,可以用它作给宠物专家们的致谢卡,以及兽医、饲养员和宠物保姆用来联系客户的业务卡.当然每种卡片又有各种形状、颜色和图案,琳琅满目,从而形成了美国一个不小的潜在市场.  相似文献   

9.
    
狗是对主人最忠诚的动物,我本人非常喜欢它. 我家就养了一条大黄狗,非常懂事,它能听懂你所说的话.有一次,在老家,该吃饭了,家人把菜和馒头端到堂屋里(客厅),然后,大家都去厨房端稀饭,堂屋里没一个人.这下好了,它的机会来了,眼睛溜溜的,四处看看,见眼下无人,便轻手轻脚地跑进堂屋里.我连忙喊:"狐狸(它的名字).你给我出来".  相似文献   

10.
1995年颁布的《北京市严格限制养犬规定》似科并没有遏止住养狗,相反,迅速增长的40多万养狗者中,超过一半的没有花钱办证。 今年3月,北京市公开征求对《北京市养犬管理规定》,草案的意见达到高潮。法规颁布的日期,也许将是养狗人的节日。  相似文献   

11.
爱心人士孙姐是我见过的最可亲的北京妇女。她一口道地爽利的北京话,就算在电话那端也能感受到一股大姐范儿。可这范儿有着亲切热心的底子,并不显得盛气凌人。我们都爱听她讲些家长里短的事儿。她原先养了一只叫花花的狗,长脸细腿窄身子,跟孙姐一家人的气质如出一辙。这只狗如果不算是世界上最受宠的,起码也是之一了:沙发和床随便上,主人一坐在椅子上看电视,它就要跳到腿上坐着。  相似文献   

12.
苏格兰有一个村庄禁养小动物,甚至连小孩也不准养,不过可以养一只狗。这个村庄环境清幽,不过它规定,只准年龄在四十五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居住,小孩不得入住,小孩可以来探望祖父母,不过有次数限制;此外,村民禁止养动物,包括鸡、鸭、兔、鸽、蜜蜂等都不行,不过每家准养一只狗。  相似文献   

13.
读者来信     
向香港学习如何管理养狗 养犬已经成为城市中不少家庭的生活必需,但因为狗,产生出泾渭分明的两个利益群体,引发了不少矛盾和对抗。香港这个生活空间更狭小的大都市,是如何化解这些矛盾的呢?  相似文献   

14.
健康新知     
高智商,高精子,择食致失忆,圣诞节搞错了日期?主人偏心狗知道,魔鬼身材不利职业。  相似文献   

15.
狗的颂歌     
在这个囱私的世界上,一___,_。__主人,和主人共同应工 个人唯一神秘不自私的朋友,”—一——————甲险,对抗敌儿此外夯无 唯一丁令弃他的朋友,唯一不背义负忍的朋友,就是他的狗、水。当万物的结局来临,死亡夺取了主人的生今。他的 不问主人是穷囚龙庵达,健乐或患病,它都去守在主体埋彝在冰小的泥土下时——一纵仗所、的杀友却冬奔前。 人身旁、只要能靠近主人,仇算地面冷歧,寒氏吱袭,沐一“而这只狗却会独守墓旁、它仰首于屿足之间;眼晴 雪狂飘,它会全不在愈地灼在主人身边。纵使主人没食物圣然充满…  相似文献   

16.
钱夙伟 《青年记者》2007,(17):64-64
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人将狗咬死更是新闻:为救自家可怜小狗,主人在与外来狗殊死搏斗中竟依赖"素负盛名"的"大嘴"将该狗咬死。这不是天方夜谭,而是真实地发生在河北邢台县一村民身上。(7月4日《燕赵都市报》)  相似文献   

17.
去年8月下旬一天凌晨,工人郭某上街遛狗,失足掉进粪池丧命。记者赶到现场,根据群众的议论,写成《为救一条狗,主人命归黄泉》的新闻。见报后引起一场轩然大波。郭某家属数人找到写稿记者,要打官司。 问题的症结在于;是狗先落水,还是人先落水?家属认为,如狗先落水,郭某(32岁)教狗不犯难,因为手里有1米多长的牵绳。如人先落水,失足时不会轻易放松绳索,狗自然随主人落水,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怎会知道人是为救狗而死呢?编委会经过分析研究,认为家属提出的意见有道理。最后,  相似文献   

18.
科左中旗蒙古族人民向来热情好客,重视礼节。与客人相遇时,行礼问安。到别人家作客要把马鞭子放于门东侧,不可带入屋内,进他人家门之前,要把撩起的衣襟放下,召唤主人看狗,但不准打狗。狗是蒙古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帮手,狗不仅能够看家护院而且能够护守牧群,帮助狩猎。所以,打狗会招主人的不满,也是对主人不礼貌的行为。远路客人骑马而来,由主人家的小辈给骝马、饮水。蒙古族居住习惯以南炕为上,长辈住西屋,晚辈住东屋。  相似文献   

19.
逆袭     
"只有别人都认为你肯定买得起,你才有资格不买iPhone5。"在东方卫视《80后脱口秀》中,王自健如是说。对此我深有体会。我们小区有个狗友圈,一些纯种狗的主人隔三岔五都会牵上狗搞个聚会。我家"亨利"是英国"波音达",长得像杂交了的斑点狗,一般人认不出品种。一度有些狗主不让他们的狗和亨利玩,我们不得不随身带着狗证,不失时机出示给人看,半年以后大家才普遍承认亨利根正苗红。  相似文献   

20.
徐峻 《新闻实践》2007,(2):14-14
去年11月,浙江日报就治理城市狗患、斑马线上文明礼让和电动车慢些走三个社会热点问题,组织了三次比较集中的报网互动报道。媒体报道的舆论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与以往相比,现在城市养狗文明多了;汽车过斑马线时,驾驶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