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姝 《文化交流》2012,(7):59-62
4月27日上午,姜亮夫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图书馆举行了文史大家姜亮夫先生史料捐赠仪式暨捐赠史料展览揭幕仪式。姜亮夫先生的女儿姜昆武、女婿徐汉树精心整理的1300余件姜亮夫先生遗留的手稿、实物、唁电等史料正式入驻浙大档案馆。  相似文献   

2.
曾在中国外文局中国文学出版社工作过的杨淑心女士与其夫陈德璋先生,从事文学创作多年,著述、译作颇丰,最近又由花城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他们的合著《五洲梦寻》。陈德璋先生长期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始,便频繁  相似文献   

3.
因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魅力,今春,两位外国研究专家——日本的铃木正夫先生与德国的亚历山大.塞西提西(中文名大春)相约访问著名作家郁达夫故乡富阳。3月7日中午,他们抵达湖州,专程拜访中国学者徐重庆  相似文献   

4.
储师竹先生是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先驱刘天华 先生的首传弟子,他一生留下了大量有关二胡教学、 音乐创作以及民族音乐理论研究的文本资料,这些资 料为我们研究20世纪二胡发展轨迹提供了详实的依 据。《弦乐器转调音级对照表》是其中弥足珍贵的一 例。此表以慎密的科学思辩和简单明了的方法,理清 了上世纪50年代初民族弓弦乐器定弦与转调的繁杂 难题,为我们探索和梳理民族器乐教学中诸多问题提 供了可鉴之处。  相似文献   

5.
关于王国维的死因 ,邓云乡先生在《吴宓与王国维——静安先生自沉实录》一文 1中是否定“殉清”说 ,而赞同“殉文化”说的 ,拙文《也谈王国维的死因》2 (以下简称“《也》文”)对此提出异议 ,认为中国文化之遭遇“数千年未有之钜劫奇变”至 1 92 7年已有“数十年”,“殉文化”说既无法回答“为什么王国维经此‘数十年’不死而到 1 92 7年才死”的问题 ,也无法回答对王国维遗书中“再辱”之语“该作何解释”的问题 ,而“殉清”说则足以回答这些问题。最近 ,邓先生又发表《静安先生死因之谜——奉答蔡仲德先生》一文 3(以下简称“《答》文”) …  相似文献   

6.
董鹏 《文化学刊》2011,(2):38-40
德国著名音乐家勃拉姆斯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继承古典主义传统的音乐大师。艺术歌曲在勃拉姆斯的音乐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勃拉姆斯所生活的社会现实和艺术环境使得他具有严肃、内敛和温柔、风趣并存的双重性格。勃拉姆斯优秀的艺术歌曲充分展示出其双重性格的完美融合。  相似文献   

7.
十几年来,淮南市的少儿舞蹈创作活动一直非常活跃,屡屡获得国家级大奖,成绩斐然,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被专家伞誉为“淮南现象”。 任何一个优秀的少儿舞蹈或是成人舞蹈乃至一部舞剧都离不开优秀的舞蹈音乐。舞蹈的音乐创作,要求曲作者必须了解舞蹈编导者的创作意图、舞蹈作品的风格、式样、人物、情境、结构、布局等诸多背景,才能找准音乐创作的切入点和定位,才能从中撞击出创作灵感,激发创作激情,写作出既能表  相似文献   

8.
1942年10月2日清晨,日轮"里斯本丸"满载日军从香港掳劫来的珍贵财宝及2200多英军、侨民人质,驶离香港,途经舟山青浜岛北首外甩山公海开往日本.  相似文献   

9.
谢霜 《文化学刊》2008,(3):146-148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它的风格标志也主要体现在创作思维的特征上。想象力是音乐创作中最重要的心理因素,也是一个艺术家才华的体现,而音乐创作者的生活体验、内心体验和艺术体验成为了他们艺术创作想象的主要源泉。  相似文献   

10.
王迪 《职业圈》2011,(29):40-40
创先争优活动是学习实践活动的延展和深化,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项经常性工作,更是企业党的建设与中心工作全面有机融合的重要保证。思想发动,理解把握创先争优活动的重大意义 一 是正确理解创先争优活动的滦刻内涵。创先争优活劫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日常工作中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发挥战斗堡垒和先进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创造性地继承民族音乐传统、在民族音乐基础上借鉴外国先进的歌曲音调及技法进行创作和直接引用民间传统音乐进行改编三个方面来探讨聂耳音乐创作与民间音乐的关系,认为聂耳作品是民族风格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司马迁父子表现其史官文化使命感的著作。《史记·太史公自序》载太史公司马谈去世前,执其子司马迁手而泣曰:“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绝于予乎? 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 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者矣。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  相似文献   

13.
《淮南子》并非如冯友兰所言的"无中心思想"而落于洋洋洒洒,道即是其纲领,而且对道之性格作了深刻阐发。夫道者,无所不在,无形无象,而应变无穷,然其又是恒常实存。故凡万物之生息长养,与夫自然界之一切现象,殆无能自外于斯道者。因此要顺其自然,以合于道。  相似文献   

14.
作曲家柏辽兹是法国浪漫主义音乐创作代表之一。声乐套曲《夏夜》(Les Nuits D'été)展示了作曲家的创作特色。本文在探讨柏辽兹对法国艺术歌曲的贡献基础上,分析了《夏夜》的文化价值与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因晋代潘岳作<悼亡诗>三首悼念亡妻,后世遂以"悼亡"作为丧妻的代称,悼念亡妻之诗(词)称为悼亡诗(词).本文认为这种说法存在问题,因为就本人阅读所见,明代有六位女诗人作有以<悼亡>为题的悼夫诗.这说明"悼亡"并非悼妻的专称,也可用于悼夫.  相似文献   

16.
王晓平 《文化学刊》2008,(3):156-158
作曲家的性格与音乐风格也有一种内在的必然联糸,性格影响音乐风格,音乐风格能体现作曲家的性格。肖邦和李斯特是19世纪浪漫派的作曲家,又同是钢琴演奏家。浪漫派音乐侧重表现个人的情感体验,强调个人的主观性,所以在音乐创作和钢琴演奏的过程中,他们的性格也会随音乐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南朝作家谢惠连、刘令娴分别以写有<祭古冢文>、<祭夫徐悱文>而在古代祭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祭古冢文>是一篇别具一格、精心结撰的祭祀古冢的祭文,它典雅厚重,具有独特、典范的价值,因被<文选>所收录而流传甚广,影响甚大.谢惠连在当时属于才华超群的一流文人,但其品行轻薄不检,有同性恋之癖,了解、研究谢惠连的为人和为文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文如其人"、"文不如其人"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例证.梁代刘令娴的<祭夫徐悱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佳作,然而关于该文的写作时间却与正史记载两相矛盾.根据相关文献资料综合考查,祭文中"大同五年"当为"普通五年",乃传抄之误,其写作时间应是梁武帝普通五年,即公元524年.  相似文献   

18.
玉堂春原名苏三,是著名京剧剧目《苏三起解》的主人公。这位名妓的故事第一次出现在冯梦龙的《情史》之中,之后冯梦龙又将其改编为小说,收录在《警世通言》里。《玉堂春落难逢夫》讲述的是一个典型的才子与妓女的爱情故事,本文将从反叛男权与依附男权的自我矛盾与无限循环、圆形化的平面人物、情节发展的狭隘化三方面分析《玉堂春落难逢夫》的叙事艺术。  相似文献   

19.
昀熙 《职业圈》2014,(19):50-51
盛田昭夫——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1921—1999年),被誉为“经营之圣”,与被誉为“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松下公司创始人)齐名。在经济界是中国企业家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20.
北宋理学家邵雍提出了他的人生境界的三个层次,即三乐说:"人世之乐""名教之乐""观物之乐".冯友兰先生提出了人生境界的四个层次,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两种学说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冯友兰先生的"接着说"的哲学对宋明理学人生境界理论的吸收与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