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设置不同的光照(2 000、4 000、6 000、8 000、10 000 lx),测量小球藻和铜绿微囊藻的藻细胞数量、吸光度值(OD_(680))、叶绿素荧光(F_v/F_m),并计算两种藻的比生长速率.结果表明,小球藻最佳光照强度为6 000 lx,在光照强度6 000 lx之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小球藻生长受抑制明显,铜绿微囊藻最佳光照强度为4 000 lx,说明铜绿微囊藻较耐受弱光,而小球藻更耐强光.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湿地水体水样中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和绿色微囊藻的培养,检测经湿地净化后水体和湿地外周水体中微囊藻数量变化.比较得知,经湿地净化水样中的蓝藻细胞总数的上升趋势明显低于湿地外周水样.3种微囊藻的繁殖速度,在湿地外周水样中为:铜绿微囊藻〉〉惠氏微囊藻〉绿色微囊藻,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群;在经湿地净化水样中为:惠氏微囊藻≈铜绿微囊藻〉绿色微囊藻,3种微囊藻的比例与培养前相同,且优势藻群并非微囊藻类.结果表明,湿地能有效改变微囊藻的繁殖速率和水体中藻类的优势种群,明显抑制水体中的蓝藻数量,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滴水观音对铜绿微囊藻、针杆藻的化感作用,利用根、茎、叶不同器官浸出液,测定对藻类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浸出液对实验藻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作用;叶浸出液对实验藻均表现为化感抑制作用,叶浸出液的化感抑制能力高于根浸出液,对铜绿微囊藻的化感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逐渐的增强,第18d、叶片浸出液浓度为10g/L时,对微囊藻和针杆藻的抑制率分别为93%和58%;茎浸出液的化感作用对藻类表现为促进作用,且对微囊藻的化感促进效果强于针杆藻.  相似文献   

4.
应用细胞计数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探讨了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作用与可能机制.结果表明:作用24 h后,较低浓度L-苯丙氨酸(0.078 ~0.312 μg/mL)对藻细胞生长表现为促进作用,而在较高浓度(0.625 ~ 20μg/mL)时表现为抑制作用.L-苯丙氨酸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作用存在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  相似文献   

5.
以四种常见的校园植物为抑藻材料,研究了植物水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四种植物浸提液对铜绿微囊藻和水华鱼腥藻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浸提液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增强。其中夹竹桃与广玉兰对两种藻的抑制作用较强,樟树和石楠对两藻的抑制作用次之。  相似文献   

6.
藻细胞计数及死/活分析的流式细胞仪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原水典型藻类铜绿微囊藻和椭圆小球藻为例,建立了采用双组分绝对计数微球进行藻细胞计数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以及采用染料SYBR green I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判定细胞死/活的流式细胞仪分析方法,运用所建立方法开展了0-200 mJ·cm^-2紫外消毒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计数及死/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流式细胞方法计数结果与显微计数结果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R0=0.980),采用流式细胞仪使单样品操作时间缩短至5min以内.流式细胞方法能灵敏检测细胞死/活状态,测定梯度配比的热处理致死细胞的结果与配比值良好吻合,铜绿微囊藻拟合曲线尺。值达0.999,椭圆小球藻拟合曲线彤值0.995.流式细胞方法用于紫外消毒处理水样中藻细胞计数及死/活分析灵敏有效.  相似文献   

7.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对太湖南泉水域2009年5月至12月产毒微囊藻的环境丰度及其微囊藻毒素-LR产毒能力进行研究,并监测水质和富营养化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南泉水域的水污染程度与富营养化程度均为中度;5月至11月蓝藻密度均超过水华的阈值;5月至10月产毒微囊藻的环境丰度均高于40%,随着温度的降低,产毒微囊藻的环境丰度迅速降低并在12月降到了5.66%;5月至12月产毒微囊藻的微囊藻毒素-LR产毒能力为1.661~9.293μg/亿细胞.11月至12月随着水温和藻密度的急速下降,产毒微囊藻的微囊藻毒素-LR产毒能力显著增强.结果提示太湖南泉水域全年大部分时间存在水华,产毒微囊藻为其优势藻,产毒微囊藻的环境丰度及其微囊藻毒素-LR产毒能力的动态变化和水温密切相关.冬季产毒微囊藻产毒能力的显著增强也提示在水华和非水华期内对其防制都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8.
比较丛粒藻(Botryococcus braunii)藻株AGB-Bb02在4种培养基Chu10、Chu13、BG11和BBM中的生长效应,测定其藻细胞在延滞期、对数前期、对数后期和稳定期4个生长期总烃、总脂的含量,并初步分析了对数后期样本总烃粗提物的成分。结果表明:B.braunii AGB-Bb02在Chu10中的比生长速率较快、代时较短,藻细胞的总烃、总脂代谢累积量较高,Chu10可作为该藻株较为理想的培养基。该藻株在对数生长后期的总烃、总脂含量最高,可选为最佳收获期,其对数生长期后期的粗烃组分主要为正构烷烃、异构烷烃和烯烃。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稳定的人源前脂肪细胞株体外诱导分化模型,作者研究了人源原代前脂肪细胞株HPA-v的生长及分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HPA-v细胞的生长潜伏期为2天,第3天细胞进入对数生长期,第5天细胞生长停滞。显微镜观察、油红O染色、GPDH活性检测结果表明第3天细胞分化特征开始出现,细胞内脂滴含量开始增加,GPDH活性开始升高,12天左右基本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脂滴含量及GPDH活性达到最高峰。  相似文献   

10.
以"晋燕14号"裸燕麦为研究对象,进行人工盆栽,在第四子叶期进行生长指标测量,对其苗期叶片进行抗旱性研究。测定裸燕麦幼苗叶片在干旱胁迫下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含量、株高、干重以及鲜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裸燕麦的电导率逐渐上升,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具有上升的趋势,游离的脯氨酸含量也逐渐上升,但其株高和鲜重以及干重却呈下降趋势。因此对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导率、游离脯氨酸的测定可以作为裸燕麦抗旱鉴定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Microcystis aeruginosa FACHB 905 was used as a model organism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small water clusters(SWCs) on the growth and microcystin(MC) production of toxic cyanobacteri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SWCs were able to stimulate the growth of Microcystis aeruginosa,which resulted in increased cell numbers and higher specific growth rates after a 30-d treatment.The cell morphology indicated that Microcystis aeruginosa was in a better state of growth,and it was more prone to divide in SWCs than in normal water clusters.The SWCs treatment up-regulated MC synthesis and exudation in 10 d in Microcystis aeruginosa,and the intra-cellular MC content decreased after the 20th day subsequently.Moreover,the cellular photosynthetic pigment contents were temporarily stimulated by SWCs.A possible reason is that SWCs stimulated the growth by promoting photosynthesis,whereas the increased MC production was relevant to pigment contents.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镧对大豆铝胁迫的缓解效应;方法:以铝敏感大豆BD2为材料,进行50μmol/L铝胁迫处理,然后添加不同浓度氯化镧(10、100和1000 mg L/L)测定大豆幼苗抗氧化及光合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铝胁迫导致大豆幼苗根系伸长率、根冠比、鲜重及干重显著降低,叶片SOD、POD活性显著降低,且MDA含量显著升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CO_2浓度也均显著下降;而与铝胁迫处理相比,不同浓度镧处理对大豆幼苗根长、鲜重与干重、SOD与POD活性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并显著降低MDA含量,同时提高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其中以10 mg/L镧处理效果最好;结论:适宜浓度的镧处理能够通过增强大豆幼苗的抗氧化能力,提高其光合性能,提高大豆幼苗对铝胁迫的适应能力,有效缓解铝对大豆幼苗生长的毒害。  相似文献   

13.
建兰无土栽培的基质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无土栽培的方法,对建兰设计了4种有机和无机混合的基质配方进行栽培观察筛选。在实验期间,分别对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指标如:总孔隙度,通气孔隙度、最大持水量、pH值、EC值、基质阳离子交换量进行分析比较,并对建兰的出芽率、芽苗增高量、干鲜重、含水量、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进行观察、分析和统计比较,最后综合得出:最适合建兰生长的基质配方是花岗岩:花生壳(4:6)。  相似文献   

14.
"312"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是在"2+1"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形成的:前三个学期以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为主;第四学期实施"工学交替"教学,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为主;第五、六学期以培养学生顶岗就业能力为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312"三阶段人才培养模式,能提高高职教师与学生综合实践技能水平,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企业的需要,同时也加速"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与成长。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Pigmentsarecloselyrelatedtothephysiolog icalfunctionofleaves.Chlorophyllsabsorblightenergyandtransferitintothephotosyntheticpro cess.Carotenoids (yellowpigments)canalsocontributeenergytothephotosyntheticsystem .Becauseoftheimportanceofpigm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