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校学报作为一个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的主要载体和窗口,已成为高校学者了解学术动态的有效途径之一;而特色栏目建设是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特色栏目建设对提升学校和学报的知名度、品牌建设都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邯郸师专学报》2014,(1):60-60
2014年1月6日,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公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名单的通知》,3月10日教育部办公厅在网站发布"教社科厅函[2014]4号文件",公布了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名栏建设第三批正式入选名单,25家高校学报栏目入选,《邯郸学院学报》"赵文化研究"栏目成功入选,位列第4,是进入前10名中唯一一家地方高校社科学报名栏,它对我校学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相似文献   

3.
地方高校学报利用地域文化特色可以促进学报特色栏目的形成和发展。地方高校学报可以从做好栏目的策划、保持栏目的连贯性与开放性、依托优势学科、选好栏目主持人、培养编辑的特色思想和意识等5个方面入手,建设特色栏目。特色栏目的建设,对于地方高校学报提升品位,扩大影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13日,陕西省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安康学院隆重举行。省高校学报研究会领导和安康学院有关领导及全省12所新建地方高校的学报主编、副主编、编辑参会,研讨会紧紧围绕"新建地方高校学报特色化建设"这一主题,从特色化建设的现状、特色栏目与学报特色、特色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5.
特色栏目是展示学报办刊理念与成效的重要窗口。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设置应依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充分依托地域资源优势和学科资源优势。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的维护可采取培植作者队伍、提供主动服务、利用学术团体、特聘栏目主持、政策吸引优稿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方高校学报发展现状的梳理,指出创办特色栏目是目前学报发展的一种可行性选择,并提出了特色栏目建设的几点原则、操作路径和建设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的改革已然成为热门话题。回顾新时期改革开放30年历史,很少人还记得高校学报曾经有过一段堪称辉煌的时期,甚至一度成为理论界学术界关注的中心。高校学报的边缘化,既有来自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源于学报自身问题的挑战,其中自身问题更显突出。就高校学报的发展趋势及其改革策略而言,多元化发展可能是今后选择的路径。对绝大多数学报来说,加强特色栏目建设,走内涵式发展之路,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建设,应注意正确处理好四种关系,即主打栏目、重点栏目与一般栏目之间的关系,内稿与外稿之间的关系,特色栏目设置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潜心打造栏目与提升栏目影响力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栏目建设是高校学报质量建设的基础,近年来各高校学报都十分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一般地方高校学报因为有了特色栏目而渐渐摆脱了同质化,特色栏目成了学报发展中的一个轮子。地方院校的多学科性质决定学报还要发挥其他学科的力量,让另一个轮子动起来。推出"动态栏目",就是要调动本校学科资源优势,参与到学报的栏目建设中来。通过双轮驱动,才能使学报得以平衡发展,共同建构学报新的学术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入选教育部"名栏工程"以来,本刊"蒙古学研究"名栏目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建设学报名栏必须坚持正确的理论方向和学术影响,充分体现栏目特色及品位,要与高校的学科建设紧紧结合。同时要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理论水平。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校学报大都根据学报所在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和科研优势创办了自己的特色栏目。分析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在后续建设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办法,有利于保障特色栏目的良好发展,扩大其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报也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然由于高职院校学报的办刊理念及功能定位等原因,导致其在办刊质量、学术水平、期刊影响力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发展困境。特色栏目的开发建设是促进高职院校学报走出发展困境的有效途径。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古都名城研究"为例,探讨了特色栏目的开发建设对促进高职院校学报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广东不同区域的地域文化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广东高校学报应承担起弘扬和传播地方传统文化的重任,建设好地方文化这一类型的特色栏目。调查研究发现,当前广东高校学报地方文化栏目建设已经取得瞩目的成绩,但仍存在栏目论文比例偏低、栏目名称不固定、外稿比例偏低等问题。当前广东高校学报地方文化栏目建设的发展策略在于积极开展地方文化栏目的专题策划,适当提高栏目的兼容性,加强地方文化栏目的责任编辑队伍建设,邀请专家担任栏目主持人,同时还要打破校域界限,集中各校地方文化栏目的优势,在数字化平台上实现联合办栏。  相似文献   

13.
高校学报在传播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特色栏目建设,是地方高校学报深化改革,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某些地方高校学报虽然开辟了特色栏目。但是持续性不强,最终难以形成刊物的品牌。究其原因,主要是栏目开设以后,在栏目建设上缺乏科学的策划,力度不大,深度不够,仅仅流于形式而已。要使地方高校学报真正形成刊物特色,树立自己的品牌,稳定健康地发展下去。必须重视特色栏目的建设问题。从重视编辑队伍建设,做好学报服务群的建构。重视制度建设和研究的内容要不断拓展和深化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0年7月,在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的优秀栏目评优活动中,本刊特色栏目"‘隆中对’论坛"被评为优秀栏目。 在此次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研究会开展的优秀栏目评优活动中,共有98家全国本科院校学报参评,最终评出69家优秀栏目,本刊位居其中,成绩可谓骄人。"‘隆中对’论坛"栏目之所以获此殊荣,主要得力于以下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设置具有地域特色的地方性栏目是高校学报提升核心竞争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之一。通过对广东省高校学报地方性栏目的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地方性栏目在开展产学研合作、提升地方文化传播力、推动地方智库建设、增强学报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高校学报地方性栏目的建设应在牢牢把握办刊宗旨的基础上,围绕地方所需策划热点、重点话题,为学报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的同时实现校地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满足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内涵式发展的本质诉求,实证探索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的定量评价。以中国知网为主要数据来源,收集整理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2016-2017两年内特色栏目刊文量和被引频次,构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篇均被引频次、零被引率和h指数三个定量评价指标对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及其差异加以分析。4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并没有突显"特色",但是特色栏目学术影响力差异显著。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需保持相对稳定性;主编及编辑群体应当掌握栏目定量评价方法,全面评估各栏目学术贡献度;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学报特色栏目未来发展应当实施"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17.
现今高校学报(文科)已逾千家,但有特色者寥寥,千人一面,内容多是简单重复,难有新意。本文拟从"办刊校际化"、"栏目优质化"、"编者学者化"三个方面探讨高校学报的改新,一孔之见,如有失规矩,恳请斧正。  相似文献   

18.
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校一刊、学科综合的面相使高校学报集体陷入了"千刊一面"、"低水平重复"的困境,不合理的学报体制是导致困局的根本原因。在学报体制未能进行变革的前提下,特色化发展已成为走出困局的唯一希望。以问题为中心、由专家主持、向所有学者开放的特色栏目的创办就是特色化发展的具体体现,并由此带来了办刊理念、办刊思路和办刊方法的很多改变,使部分高校学报走出了低谷。但特色化只不过是办刊方法之一种,对于高校学报所"患"的"体制病"来说,它充其量只能治标,却不能治本。改革不合理的高校学报体制,仍是放在管理者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对“学者化编辑”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者化编辑"简而言之就是"学者化了的编辑",提出这一命题是顺应中国学术发展的要求、编辑学研究和高校学报改革发展的要求。实现"学者化编辑"的途径主要有完善培训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以"特色栏目"带动编辑学者化和实行弹性工作时间制等。  相似文献   

20.
《大连大学学报》2017,(4):79-82
高校学报是承载高校教师教学、科研成果的平台,只有围绕办刊宗旨,打造出自己的精品栏目,才能在众多的高校学报中形成特色,崭露头角。《大连大学学报》的《东北亚研究》栏目从设立之初就确定了高标准——组织优秀稿件,精心策划,认真编排,为后来的脱颖而出和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栏目策划的内涵、"东北亚研究"的发展历程、栏目建设的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以期为读者了解《大连大学学报》在特色栏目建设方面提供一点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