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管轨,因此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知识的导入。张占一以"参与交际的文化因素在交际过程中所起的所用"为标准,将文化分为"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其中直接影响交际的文化为"交际文化",否则为"知识文化"。[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为留学生专门开设的文化课程,教授"知识文化",然而"交际文化"的教学尚未系统和完善。语言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和文化适应能力,因此科学合理地安排"交际文化"教学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对义乌工商学院的留学生展开问卷调查,针对问卷反映的情况,结合本人教学经验,从"文化意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一些较为切实可行的教学对策。  相似文献   

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传播离不开语言。我国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偏重于语言知识传授,忽视文化教学,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低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又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以增强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颖 《考试周刊》2008,(3):119-12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还要渗透跨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在<英语课程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探讨了英语学习中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日常交际中跨文化知识的重要性,英语教学中渗透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以及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亦是文化的一面镜子,而社会文化又制约着人们的言语交际与非语言交际活动。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际失误尤其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的例子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际活动的参与者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文化知识的获得有机的结合起来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增加目的语文化知识,避免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现象,增强跨文化交际的意识,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教学,又要注意文化知识的导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和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语言文化教学中,文化教学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文化教学,又分为知识文化教学和交际文化教学.其中交际文化教学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了文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交际文化教学的时候,我们应该从语言交际文化和非语言交际文化两个方面入手,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7.
中西方国家文化是有差异的。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8.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教师既要加强语言知识的教学,又要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在阅读、视听说、词汇和语法等教学活动中适当地加入英语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使他们适当避免在实际语言交际中的文化误用。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但是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单纯传授语言知识而忽略了对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在英语交际中歧义误解频繁,语用错误层出不穷。为了促进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应加强文化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0.
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在中西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冲突的事例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交往的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处理好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关系,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避免文化冲突,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民族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语言知识本身的过程,也是接触、了解另一种民族文化的过程。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来说,要恰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际,必须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国情及语言文化有所了解。因此,在俄语教学中,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还必须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俄罗斯国情和语言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而民族院校俄语专业的语言文化知识教学,还应该考虑民族院校学生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的学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对语言具有重要作用。培养小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文化教学知识的统计分析,揭示出了文化教学知识的特点及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认为小学英语教师中应增加本族语文化和交际文化内容;适当拓展文化知识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传播的载体,也是文化保存的手段.语言,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其学习的目的就是获得交际能力,从而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际.提高交际能力离不开了解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因此大学英语教学就不仅包括语言知识的教学,还应包括文化知识的渗透.英语教师在语言教学中就应摆脱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不足,要有意识、系统地导入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4.
成功的外语教学是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的基本保障,跨文化交际是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外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在跨文化交际中,影响成功交际的因素有时不是因为缺少外语或目标语的语言知识,而是由于缺乏目标语民族以及学习者本族的文化知识.因此,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知识导入,应基于文化的特性,除了传统的文化导入途径外,还可从谚语、格言、价值观等对语言的影响,思维方式对语言的影响,以及本土文化知识等几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5.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密不可分,语言学习离不开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实现跨文化交际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中西文化差异是跨文化教育的障碍。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必须导入文化知识,增强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把语言教学和跨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一种符号,是人类思维的外壳和交际的工具。文化是一个复合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它能力或手段。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语言的交际离不开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文化的载体和媒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一个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如果对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不甚了解,那么就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交际上的障碍。因此,要想顺利地完成交际,就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否则,就必然会造成交际上  相似文献   

1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教师应该在讲授语言知识的同时贯穿讲授中西文化,以期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学生现有知识水平的实际和需求出发,坚持贯彻"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教学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提高高职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教学中注重增强学生的文化适应性,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8.
交际离不开语言和文化,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大学英语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还应注重文化知识的培养。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教材为例,探讨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言交际和非语言交际是人类进行交际的两种方式。但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际教学长期不被重视。加强非语言文化交际教学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校及相关教学部门重视并制定解决方案;教师须提高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的素质,改革教学方法,成为具备跨文化交际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专家";学生要主动学习非语言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20.
李敏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122+124-122,124
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对大学生垮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指导其有效地进行垮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