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专有出版权的设置具有保护出版商正当权益、防止著作权人权利滥用、实现公共利益平衡等价值功能,但司法实践中,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及相关法律对于专有出版权的规定过于抽象,导致其价值未能有效实现.其价值失范问题主要表现在专有出版权的保护范围过于抽象、专有出版权是否必须以约定为前提、专有出版权的保护期限缺乏明确规定等.因此,需要从坚持将不具备独创性作为专有出版权保护范围的标准、规定专有出版权为法定权利、明确专有出版权保护期限不得超过著作权本身期限等向度,对专有出版权的司法适用规则进行完善与构建.  相似文献   

2.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的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1991年实施的《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将作品交给图书出版社出版的,必须授予图书出版社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专有出版权,没有协商的余地。2001年修改的《著作权法》出于加大保护著作权人权利的需要,对此作了修改,规定图书出版者对于出版的图书是否享有专有出版权,应与著作权人进行约定;合同约定授予图书出版者专有出版权,图书出版者才能享有专有出版权。一、专有出版权的权利性质及图书出版者的法律地位专有出版权即享有资质的图书出版者独家复制、发…  相似文献   

3.
专有出版权利弊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有出版权,是法律赋予我国图书出版者,在合同有效期内和在合同约定地区内,以同种文字出版图书的独占权利。我国著作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这是我国著作权法有别于其他国家著作权法的一项重要特征。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在国内法中,对国内的图书出版者授给了这种专有权利。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这种专有权利包含有下列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图书出版者权是我国《著作权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指图书出版者依据国家出版法规享有的出版物生产经营的行业性的出版权和依据国家著作权法规,通过签订著作权合同而取得的使用作品的出版权。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图书出版者享有的权利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项。前者主要指出版者享有的署名权;后者主要有专有出版权、对版式的专有使用权、对装帧设计的专有使用权、修改删节权、重印再版权。除《著作权法》中规定的有关权利以外,图书出版者还应享有《著作权法》尚未规定的以下权利:一、出版专营权专营权也称特许经营权、特许专营权…  相似文献   

5.
论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姚伯岳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出版就是图书得以广泛而久远传播的最佳方式。所以,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向来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保护图书出版者的权益。而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图书出版者的诸项权利中,最重要的便是专有出版权。所谓专有出...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印刷术发明以来,出版就是图书得以广泛而久远传播的最佳方式。所以,世界各国的著作权法向来在保护作者权益的同时,也非常注意保护图书出版者的权益。而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图书出版者的诸项权利中,最重要的便是专有出版权。 所谓专有出版权,就是作者授予图书出版者在约定或法定期间内独家享有复制、发行其作品的权利。 专有出版权的专有性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1.作者在授权给图书出版者期间,不得自行出版其已授权的作品,更不能再授权给  相似文献   

7.
秦珂 《图书情报工作》2002,46(3):124-125
《著作权法》没有授予期刊社专有出版权,这不利于对期刊社合法权益的保护。期刊社通过与作者签订《论文发表协议书》的方法,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获得专有出版权,对双方利益的实现都有利无害,因此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编辑要增强专有出版权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有出版权是出版社的已经获得并正在行使的权利,是已经实际拥有的出版资源,我们要十分珍惜,要依法很好地维护它. 21世纪的第一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全国人大常委会做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  相似文献   

9.
利益平衡是著作权制度的基石,然而我国现行著作权法对期刊社利益的保护力度却远远不够,期刊社不享有专有出版权就是这种状况的一种具体表现。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者在一定期限内享有的对某作品出版的独占权,排除包括作者在内的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以出版的方式,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著作权法》第三十条第1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该条第2款规定:“图书出版者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这种把专有出版权赋予图书出版者的做法,对保护图书出版者  相似文献   

10.
出版者权利作为著作权之邻接权,指出版者对其所出版的作品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之总称.出版社、报社或期刊社等出版主体,作为出版者所享有的权利,应包含专有出版权和版式设计权等一系列基本权利.研究这些基本权利及司法适用,不仅有利于发展著作权法之基本理论,且对法院审理有关著作权案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充分保护作者的权利和鼓励创作,我国的《著作权法》对作者和出版者之间的关系作了新的调整,明确规定专有出版权的授予和取得需签订出版合同。  相似文献   

12.
丁国良 《出版广角》2016,(18):44-46
《〈著作权法〉第三次修订草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第48条之规定改变了我国现行版权制度未明确期刊出版社可以享有专有出版权的立法状况,规定期刊专有出版权是一种合同授权,这对期刊社的利益保护意义重大.为了客观认识《送审稿》第48条的出台背景,正确理解其内涵,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期刊专有出版权的概念、来源、性质以及权利范围等颇具争议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3.
陈华 《编辑学报》2011,(Z1):59-61
针对近年来不断增多的著作权纠纷,以著作权法为基础阐述了高校学报编辑部的法定权利,包括专有出版权、汇编权和修改权等,并且根据当前出现的学术期刊侵权现象,分析了高校学报编辑部应履行的法律义务。高校学报编辑部应加强学习著作权法中的有关法律法规,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正确行使其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取得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与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的主要目的,也是出版者经营文化产业的重要权利保障和资源保障。本文试就专有出版权的法律性质、归属及侵犯专有出版权行为的认定等问题与出版界同仁作一些交流。一、专有出版权的法律性质及其归属[案例]2001年9月1日,原告王××  相似文献   

15.
专有出版权是出版社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命门"和"利器"。本文从《出版管理条例》和《著作权法》的角度分析了自然人享有专有出版权的原因,从《合同法》的角度分析了解除出版合同的实质和程序要求,并提醒出版社在与书商合作时应当注意的专有出版权问题。  相似文献   

16.
出版者权指出版者在出版过程中对其资金投入和风险承担所应获得的"相邻著作"的权利。在互联网环境下,网络出版需要的投资越来越大,资金回收周期越来越长,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为了保护出版者的权利,相应的法律规定也逐渐向出版者倾斜,核心则是保护出版者的专有出版权。专有出版权应该包括数字化复制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者权的保护主要有技术保护和法律保护两种途径。  相似文献   

17.
《著作权法》实施以来,著作权人的各项权利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护。在平时的出版活动中,人们最关心和议论最多的也是出版社应该如何保护作者的各种权利。但不容忽视的是,目前侵犯出版社专有出版权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由于著作权人“多重授权”造成的侵权更为普遍,...  相似文献   

18.
专有出版权的界定及诉讼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有出版权是出版者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内享有禁止他人出版该作品的权利。近年来,针对出版社专有出版权的诉讼日益增多,笔者选取近年有代表性的若干案例,探讨专有出版权的性质和范围,分析对专有出版权的法律理解和适用态度,以求为出版社在维权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尺度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葛声波 《出版广角》2016,(17):46-48
专有出版权对出版者利益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我国现行版权制度没有明确期刊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法律地位,但是期刊出版者可以通过与权利人约定享有并行使专有出版权。期刊出版者在取得专有出版权后应在期刊的显著位置发布声明或者加注版权标注,以宣示权利。对于侵犯专有出版权的行为,期刊出版者应积极通过法律途径追究侵权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20.
著作权法实施后,某杂志登载这样一则“重要启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有关条文,本刊特作如下约定:“……凡本刊发表之作品,本刊享有2年专有出版权。在此期内,任何报刊、出版单位、影视机构如需转载、改编、缩写本刊发表之作品,均需事先征得本刊同意。”据悉,其它报刊也有发表类似声明的。不过,著作权法并没有赋予报纸、期刊可以享有专有出版权。根据著作权法规定,这样的声明是非法的。由此看来,向新闻出版界朋友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