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青年记者》2005,(4):37-37
最近,本刊接到读者举报指出:本刊第3期刊发的一篇文章涉嫌抄袭他人已发表的一篇论文。经核查,情况属实。对此,本刊已做出妥善处理,特向原作者和读者致歉,并向侵权者提出严肃批评。  相似文献   

2.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过去的五年,从汶川、玉树再到芦山,中国发生了三次大地震。有前两次地震报道的教训与经验,媒体与记者在报道芦山地震时,表现得更加专业与从容。但与此同时,某些媒体与记者的某些表现还是引发了不少的批评与争议。对这些问题进行探析,有利于进一步认识灾难报道,提高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3.
11月1~2日,首届两岸三地媒介批评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召开。会议主题是使命与责任——媒介批评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主要议题有七个,分别是大众文化和媒介批评,媒体失范与媒介批评的责任,中西媒介批评史研究,两岸三地的媒介批评学术研究,媒介批评的理论和方法,媒介批评实践,媒介批评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1983年3月26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载了《“最好水平”》一文。该文批评了广播、报纸上时常出现象“最好水平”之类文理不通的错误,并向新闻界提出了“不要再污染我们祖国的语言”的希望。这表明了我们新闻界对祖国语言的规范化的重视。但令人遗憾的是,就在同一版上笔者就发现了几处语病。  相似文献   

5.
否定媒介批评的标准,必然导致媒介批评失去必要的尺度与依据,使批评陷入随意性。媒介批评标准具有多元性,根据批评对象不同采用不同标准,同时运用聚合标准与具体标准,有益于评价媒介的针对性与准确性。但标准的多元性容易被研究者误认为批评标准游移不定,而否定标准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2008第二届媒介批评国际学术论坛”日前在广州举行。本次论坛由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暨南大学媒介批评研究中心共同主办。论坛以“媒介批评与传媒发展”为主题,就媒介批评的价值与意义、媒介批评的现状与态势、媒介批评的学科建构、媒介批评的话语实践等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否定媒介批评的标准,必然导致媒介批评失去必要的尺度与依据,使批评陷入随意性。媒介批评标准具有多元性,根据批评对象不同采用不同标准,同时运用聚合标准与具体标准,有益于评价媒介的针对性与准确性。但标准的多元性容易被研究者误认为批评标准游移不定,而否定标准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新闻界》2016,(12):15-22
20世纪20年代前后,随着影业发达,电影批评逐渐在天津盛行,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美国电影自然成批评焦点。与上海不同,天津美国电影批评展现出由道德批评向社会批评,再向艺术批评的变迁历程。这与近代天津自身历史发展进程及社会文化特征相适应。  相似文献   

9.
郭瑾  丁怡 《新闻界》2012,(12):22-27
广告批评作为有效的反馈机制,对于广告行业的健康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有效汲取批评的建设性意见有赖于对广告批评概念的厘定。本文从传播学视角,结合语义、词源及批评实践的综合分析,认为广告批评最终指向一切关于广告的判断和评价。其次,通过对中外广告批评历史的回溯,发现已有广告批评的内容,主要分为广告的营销与传播批评及广告的社会与文化批评,这两种类型的批评至今仍并行不悖。  相似文献   

10.
宋永琴 《今传媒》2011,(9):42-43
当前电视剧生产和消费的快节奏、大容量,与电视剧批评的贫弱与滞后之间形成的巨大落差。通过对电视剧批评现状及问题的梳理,将中国重感性实践的体悟批评和西方重认知的经验批评进行整合,树立一种新的批评观念——体验式批评,提倡一种具有主体价值和审美品格的电视剧批评类型,促动电视剧趋向科学、健康、良性的批评。  相似文献   

11.
The new Norm     
This article examines how one Central Florida newspaper used emerging media technologies to communicate and engage better with a newly active audience during its coverage of two high-profile court trials. Through a series of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participating journalists, the author demonstrates how the Orlando Sentinel disrupted traditional newsgathering and dissemination methods during reporting of the Casey Anthony and George Zimmerman trials, and in doing so, challenged long-standing gatekeeping media theories and exemplified emerging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models. Findings show that audience demands for live and continuous information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sey Anthony and George Zimmerman stories and resulting court proceedings were a driving force in changing outdated journalism paradigms that led to the adaptation of a new norm by the Orlando Sentinel newsroom and journalists.  相似文献   

12.
对机读目录中606、690字段的规范性进行了分析,对学科名称主题的标引作了归纳总结,并通过实例阐述了学科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的具体方法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3.
周敏 《河北科技图苑》1999,45(3):20-21,24
简述了目前我国CNMARC格式著录上的一些不规范、不一致的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各字段意义理解上的不一致、字段代码生成的标点符号与ISBD要求的标点符号不一致.  相似文献   

14.
王浩 《图书馆建设》2012,(12):6-9,12
图书馆学术规范是针对图书馆学术互动建立的一套科学、合理的准则,决定着图书馆学术发展的方式和未来走向。当前我国图书馆学术活动中的不端行为反映出图书馆学术规范存在表述晦涩、内容深奥等弊端。从价值论角度分析图书馆学术失范问题,并对其在人际关系、利益关系、自我个体约束等方面进行探究,有助于促进图书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默顿的科学规范理论对图书馆学术规范的实施做了相应的探讨,研究其理论对我国图书馆学术规范的建设实践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学术规范不仅是论文形式和格式上的规范,更应该从论文创作的过程抓起.一篇规范的图书馆学学术论文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选题则要符合社会发展的节拍、跟随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节拍.  相似文献   

16.
学术规范中反剽窃的信息技术视角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文章介绍了发达国家运用信息技术反剽窃的相关情况,讨论了剽窃定义的不同观点,给出了一种剽窃的具体定义,认为运用信息技术反剽窃是国内规范学术行为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学术法律规范是学术规范体系之一,其基本内涵是在学术研究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对学术失范的原因进行法理学解释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学术法律规范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存古代档案的数量巨大,除甲骨文、金文、筒牍等 特殊载体的档案外,主要的是明清档案,分藏于全国各地,被 各级档案馆视为镇馆之宝。如何开发利用这部分珍贵的信息资 源,已成为各藏馆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这是一项十分困难 的工作,需要较好的古汉语知识基础。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标 点古文往往害得有名的学者出丑。”加工整理古代文书比标点 一般古文更难。因此,做好古代档案的利用,我们既要强调学 好古汉语知识,同时也要注意研究古代文书制度的特点,从中 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把有名学者都可能出丑的问题,化 解成较…  相似文献   

19.
档案规范控制是档案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档案资源体系与利用体系等的建设。本文分别从档案专业视角与概念逻辑视角解析了档案规范控制的概念,并分析了档案规范记录嵌入集成式与专门独立式检索系统典型应用案例,最终为我国档案规范控制的标准化及其标准体系构建提出了多项建议,如包括:构建我国档案规范记录概念模型;制定我国档案规范记录需求规范;制定我国档案规范记录著录规则;制定我国档案规范记录编码标准,加强规范记录的共享,并推进档案规范记录的本体应用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论述了科技期刊中存在的双向评价现象,即科技期刊与科技论文、科技期刊与科研课题、科技期刊与作者、科技期刊与二次文献、科技论文与作者之间存在的双向评价,并由此产生的双向评价网及其双向评价网的运行机制,以及双向评价对学术规范的影响和学术规范体系的重新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