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每当说起知荣明耻,我都不禁会想起一个人。他过去是我父亲的同事,从小看着我长大的吴叔叔。吴叔叔调来市里快五年了,我怎么就没有想起来去看看他呢?于是,我在一个双休日去找他。他们单位的值班员说:“没有这个人呀!”我说了吴叔叔的基本情况,值班的大概想起来了,愣了一下,有些失落地说:“唉!早走了。”我的心突然跳了起来,想盘根问底,可值班员忙着抬他的锅碗瓢盆,我不敢再问,无声地离开了那里。  相似文献   

2.
成功的诀窍     
承担责任在社会中,有些人总是在指责别人,从埋怨父母到指责政府,认为是别人妨碍了他的成功;而善于自我激励的人,却不让自己陷入这种失败者的心理。他们的信条是:“事情成了这样,责任在我自己。”他们知道,说某人或者某事阻止了自己的成功时,实际上是在说,“别人比我更能控制我的人生。”莱斯·布朗一出生就被父母抛弃了,他还是个孩子时就被贴上了“智力低下”的标签。他有千万个放弃希望的理由。但是,一位高中教师对他说:“其他人对你的印象没有必要成为你判断自己的标准。”布朗明白他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便努力学习,后来…  相似文献   

3.
王惠云 《世界文化》2013,(4):F0002-F0002,1
<正>一位富人和他的儿子喜欢收藏艺术珍品,他们的藏品异常丰富,从毕加索到拉斐尔,无所不包。越南战争爆发后,儿子奔赴战场。他非常勇敢,在战斗中为救战友牺牲了。噩耗传来,失去独子的父亲悲痛不已。一个月后,就在圣诞节前夕,有人敲响了父亲的家门。一位年轻人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个大包裹。年轻人说:"先生,您不认识我,我就是您儿子舍命救出的士兵,他以前经常谈起您以及您对艺术的热爱。"年轻人递上手中的包裹说:"我知道这微不足道,我不是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但我想,您的儿子也许希望您收下这个。"  相似文献   

4.
父亲身体一直硬朗,年届九旬还能够生活自理,且思维清晰、耳聪目明。我一直以自己已经六十多还有一双九十多岁的父母在堂而庆幸和自豪。我每每打电话问候他们:您们身体好吗?父亲总是回答:我们很好,不必挂心。声音洪亮、爽朗。然而,怎么也想不到,一刹那间,父亲会突然离我们而去。那一天,我的女儿下乡到漕涧,父亲就一直给她打电话,女儿在忙完了工作以后,才回到家中,祖孙三人  相似文献   

5.
我15岁时的一天下午,在翻看家里的旧照片时,偶然看见一张三个男孩的合影。这张照片是我父亲,岁左右时照的,照片中另一个男孩是他们的弟弟特雷西,还有一个男孩看上去好像还要小一些,但是我不认识。母亲告诉我:“他就是梅尔罗斯,你父亲的弟弟,他从*-岁就住在一所特殊学校里。”母亲告诉我:父亲是家里五个孩子中的长子,实际上是他将梅尔罗斯带大的。梅尔罗斯天生弱智,连话都说不清楚,去卫生间、系鞋带,等等都需要帮助,而这些照顾弟弟的工作就落到父亲的肩上。有时叔叔因无法理解,无法应付这个世界而感到十分沮丧,便躺在地上,…  相似文献   

6.
赠沈从文—他跟他叔叔去看过人头①这个民族精通一切实用艺术:绘画、烹调、耕种,尤其是—死亡。什么地方是要害,他们最清楚。他们有一种天分—死亡时一声不响。多少万人,卒拉着头,等候着雕花的宝刀?在刽子手的缎袍旁边等侯丝绳作的纹索套?多少个一公尺高的小孩跟着叔叔去找爸爸  相似文献   

7.
我父亲坚强刚毅……他从来就不喜欢谈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从不考虑家里谁与谁相处得怎样。他总说:“我对你们一视同仁,”要不就说上一句:“我很爱你  相似文献   

8.
正这是一个关于梦想的故事。1986年,瓦拉德卡刚上小学,他不太爱说话,同学认为他笨,老师也不喜欢他。有一天课堂上老师询问孩子们长大后想做什么,有的说想当工程师,有的说想当科学家,有的说想当农场主,轮到瓦拉德卡回答时,他怯怯地低声说道:"我想当总理!"孩子们都笑了起来,瓦拉德卡低下了头。老师看了他一眼,说:"你父亲是印度移民,爱尔兰还从未有过移民的孩子当总理的。"瓦拉德卡站了起来,声音虽小但语气却非常坚定:"那我也许会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9.
天空是蓝色的,约翰·丹佛说过他属于天空,所以偶尔仰望天空时会令我想起约翰·丹佛。我从第一次听到《乡村路带我回家》时,就开始喜欢那由布鲁斯演变来的乡村音乐。而且,我从没见过像约翰·丹佛那样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人。也许,生命的颜色才真正属于他。他的歌不像许多流行歌手那样矫揉造作,也没有杰克逊的夸张,但他就是他,他的歌声就像新酿出的啤酒,金黄透明的清新。我总觉得约翰·丹佛才代表了真正的美国,一望无际的麦田,边上坐着几个拿着吉他高声唱歌的人,旁边放着新酿的啤酒,他们唱出他们的欢乐,唱出他们从自然中获得的馈赠,这也许正像…  相似文献   

10.
幸福的味道     
小时候,记忆中,每次吃晚饭时,父亲总还未从田间地里做农活回来,我们兄妹三人总不停地抱怨父亲,而且小时候我又有些娇惯,每当吃饭时父亲不回来,我就哭着骗母亲说自己饿了。母亲便安排我们兄妹三人先吃饭,但母亲从不与  相似文献   

11.
原因 《大理文化》2021,(5):41-46
我不知道当年何可及听到大旅行家徐霞客不愿一见自己时的心情.那也许是心中仿佛开了个五味店,苦涩酸辣咸俱全. 事情发生在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二月十四日,来到云南剑川的徐霞客意欲一游县城西面的金华山,路遇一何姓公子.何公子热情邀请徐霞客到他的书馆坐坐,并说自己的父亲非常喜欢结交异人,希望徐霞客能见见他的父亲.徐霞客原已...  相似文献   

12.
我们的语文老师让同学们当"老师".他说:"请些同学讲一下指导丛书."我一听,心里别提多高兴,因为我很想尝试一下当老师的滋味,可一直没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我当然高兴了.但有些同学怕,他们总是担心选到自己.而我呢?我很希望能选到自己.没料到确实选到我了.当时我的心高兴得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但真正要我上讲台时,我才知道很难.  相似文献   

13.
总有一天,脑系科专家会给我们解释这种神秘的现象:为什么有的人搞建筑,有的人搞绘画,有的搞写作,而有的搞作曲——为什么他们一直想干下去,直到感情被抑制住为止。我那天收到的信中说小提琴家埃弗雷姆·津巴利斯特在92岁高龄时完成了一部新作。说实话吧,且不管你是否知道他在作曲,你知道他还活着吗?是什么激励这些人这么干的?也许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的。神经病医生只要对有才华的病人  相似文献   

14.
最近,职业小说家兼教育顾问梅格·霍奇金·利伯特和她的父亲在纽约城召开了一次叫做“家庭间流传的往事”座谈会。为数不多的成年与会者大多互不相识。她说:“在收集家庭传闻时最简单易行的是从你自己开始。”她让与会者传阅了一张写有各种问题的单子,并让他们两人一组互相交谈。屋子里的人们立刻活跃起来,讲着有关他们的姓氏、姨姥姥玛吉、爷爷的怀表等故事。最后,利伯特让大家静一静。“有人自愿讲点儿他记得的事吗?”她问道。有一个瘦小的中年妇女站起来,有点忸怩不安地开讲了。“我出生在爱沙尼亚,”她说,“这件  相似文献   

15.
1950年,当尤·谢苗诺夫刚刚跨入莫斯科东方学学院深造之际,斯大林的秘密警察第二次逮捕了他的父亲——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谢苗诺夫说:“我曾经为父亲而斗争,每月给斯大林写一封信。如果不是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恐怕灾难就要轮到我的头上,因当时我已被开除团籍和学籍。曾有人对我说,‘你势必要声明反对自己的父亲。’我说,不,我要站在父亲一边。”赫鲁晓夫1953年的大赦使数百万人获得了自由,谢苗诺夫的父亲便是其中之一。斯大林的错误虽然一直被否认,但那些年血的教训给谢苗诺夫留下一连串的问号,并反映在其早期作品中。60年代,不少苏联作家因直言不讳地反对斯大林的错误而遭迫害,索尔仁尼琴就是一例。而谢苗诺夫却成为苏联文化界出类拔萃的小说家。索尔仁尼琴认  相似文献   

16.
向明伟 《大理文化》2017,(12):34-36
正我不是村里最不听话的孩子——母亲或许并不那么认为。至少,她觉得我应该把她托人介绍的亲事答应下来,然后,才有资格跟她去谈打工的事情。她不再躲进屋里低声训斥,而是变得峻颜厉色,甚至有些歇斯底里。说她声震屋瓦,确实有些夸张,但是同住一个四合院里的叔叔,包括另外一家近邻,神色显然不同于往常了。"你不应该那样气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才死了多久?"他们阴沉着脸,对我说罢,转身就走开了。他们不理解我的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离开博韦尔学校以前,就已经和杰西·钱伯斯,他书中人物米里亚姆的原型,成为朋友了。他们在哈格斯农场厨房的一间小屋里一起做作业。他常常先做完,然后就在一些小纸片上写些零散的诗句和整首诗,写完也总是随手乱丢。一个星期日的晚上,我妻子和女儿正做晚饭时,我们坐在炉火两边聊天。他突然探过身子大声说:“威利,我将要成为作家了。”我吃了一惊,说道:“是吗,伯特?好啊,如果你认为你有写作的才能,那就干吧。你必须做好经受得住几次退稿的准备。但是只要你有才华,某家出版社会发现你的才华的。”他回答时脸稍微红了一下:“我有创作能力!我知道我有。”我把这句话当做是一个知道自己聪  相似文献   

18.
我与云台山     
铁栗 《大理文化》2017,(12):81-87
正和父亲在一起,我时常感到很累。父亲的老迈让人心酸,三年前他就什么都听不见了,但他依然希望我能和他说点什么。想到父亲已经不久于人世,他提出的要求我无法拒绝,于是就把和他说话当成了义务。他先是把脸侧向我,见我的嘴巴不断地张合,脸上就显出丰富的表情。有时他会陷入沉思,有时他会频频点头,这些反应都是随着我的话题自然展开的。对着毫无听力的父亲说话,这是我每天必做的功课,所讲的内容大多  相似文献   

19.
人们说我丈夫始终很年轻. 这话一点不假,因为丈夫总是那样的超脱旷达. 七年前,我大学毕业分到一所中学,他也同时调进这所中学,我们都教语文,相识一月多,我们便成了夫妻. 这件事颇让人不可思议.我也不明白怎么鬼使神差便答应做他的妻子,也许我已受不了寻寻觅觅的折磨,受不了独身的凄苦,也许冥冥之中就已注定,我们就是一家人.突然一下子结婚,朋友们大吃一惊.我当时并没有想要惊世骇俗,只不过按着心灵的指引去做罢了.  相似文献   

20.
父亲的手,非常软和,不像手艺人的手。每逢三月街,父亲大大的手,总是紧紧握着我小小的手去赶街。父亲的手,牵出我的是梦魂萦绕的童年,有时像一条涓涓细流的小溪,而有时又像一条汹涌澎湃的大河,一直伴随我的人生的脚步。童年的记忆中,父亲身着白衬衣,黑领褂,神采奕奕地在三月街上走着。他跨一步,我需要走两步。三月街上的人很多,五颜六色、四海汇集。父亲总是紧紧牵住我的手,生怕我走散了。通往点苍山中和峰麓的三月街之路,尘土飞扬,满街嘈杂,商铺林立,人山人海。也就是在麦香柳绿的季节,在赶往三月街的路上父亲给我娓娓讲述了那些神幻迷人的童年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