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言说:“七分采,三分写,采访决定写作”,而采访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记者的提问艺术.那么,采访中的提问又如何才能富有成效呢?设计方案 依次渐进采访如打仗,现场似战场.临战没有作战方案,没有不打败仗的.采访提问也是如此.“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采访准备充分,设计方案越周密,提出的问题就越能从容而高明.名篇《总统之死》的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在第一次采访肯尼迪总统时,事先规定谈十分钟,结果谈了三个半小时,总统如此慷慨实不多见.曼彻斯特说:“事先准备至关重要.对美国总统提一个他早已回答过多次的问题,这是莫大的侮辱,很可能下逐客令.因此你的问题应该是前所未闻的,应显示出你对他的生涯了如指掌.这样他就可能尊敬你,有兴趣和你交换意见,进行会谈.”曼彻斯特采访前查阅了大量资料,从中发现和掌握了连总统本人也未察觉的特点,并以此设计采访计划,提问的突破口,所以,问题一提出,肯尼迪兴趣陡增,感到特别新鲜,在三个半小时中回答了曼彻斯特提问的一个又一个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画中有话     
有时我甚至不能忍受。我清楚地知道,电视里人们看不到战争的真实嘴脸,因为人类的苦难是无法用镜头拍摄下来的。 德国总统约翰内斯劳说,对他个人来讲,伊拉克战争期间对战况的报道,勾起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愉快的回忆。 丹·拉瑟先生,我记得13年前你问过我同样的问题。 萨达姆在2月份接受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播丹·拉瑟的采访,丹·扭瑟的第一个问题是“总统先生,你是否认为这一次是  相似文献   

3.
江苏人民广播电台“你知道吗”节目,从1978年10月开播以来,一直受到听众的钟爱。许多听众来信说:“我每天必听这个节目”。多次听众调查也显示:“它是江苏台最受欢迎的节目之一。这个节目每天播三次,每次播十分钟(过去为五分钟)。它有大量的来稿和来信,有大量的采写、编辑和通联工作,然而,为这个节目投入的人力和  相似文献   

4.
赵凡 《新闻与写作》2001,(11):23-24
“徐院士,请给我一个小时,半个小时也行,再不就十分钟,我要采访你关于大陆科学钻探的问题”(采访提纲我前两个小时就已经传真过去了)。 她肯定地说,不行。她的口吻强硬得让人难以容忍,“如果想让我出洋相,你就来吧!”。 我想了想还是去了。最后,这次采访写出的文章《相约第一井》系列之二受到了行业读者的广泛好评。但是,并不是采访的结果,而是采访的过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采访是记者与被采访人演出的戏,戏能否演下去,要看双方是否真正被调动起来,这就是所谓的“互动” 法拉奇曾经说过:“人物采访是一出戏、一场…  相似文献   

5.
1988年4月5日上午。新华社驻马尼拉分社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我拿起话筒,听到电话里的声音是菲律宾新闻部长兼总统新闻发言人特奥多罗·贝尼尼奥。他通知我:“总统收到了你要求单独采访她的信。她决定后天,即她访问中国前,用40分钟的时间,接见和回答你的问题。请你把要提的问题马上写给我。”放下电话,我不禁喜出望外。很早我就想有一个  相似文献   

6.
3月21日下午,出席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湖北代表团乘飞机抵京,晚上我就去拜访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卓如。他正准备出门,“你要晚来两分钟,咱们就碰不上面了。”纪卓如一边乐呵呵地对我说,一  相似文献   

7.
3月21日下午,出席六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湖北代表团乘飞机抵京,晚上我就去拜访湖北人民广播电台的纪卓如。他正准备出门,“你要晚来两分钟,咱们就碰不上面了。”纪卓如一边乐呵呵地对我说,一  相似文献   

8.
花儿与少年     
有一个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班主任老师多次对他妈妈说:“做好思想准备吧.看来你儿子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普通的中学。”同学们也都这么认为.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逃学鬼”。  相似文献   

9.
世界最简陋的“总统府”我第一次在波黑塞族控制区见到卡拉季奇是1993年7月,当时,中国记者对波黑的现场采访几乎还是空白。初到帕莱小镇,我不知道应当去找谁,便来到帕莱电视台。台长伊利亚·古吉瓦先生对我非常热情,我提出采访塞族议长克拉伊什尼克,他却说:“克拉伊什尼克还算不上我们的领袖,你第一次来,应当采访总统卡拉季奇。”  相似文献   

10.
王霖 《声屏世界》2004,(8):41-41
前几天偶然看到了《电视你我他》节目采访央视一个新推出栏目的年轻主持人。引起我注意的是面对主持人“普通话水平没有达到一甲是否对你的节目有所影响”的提问,小伙子侃侃而谈.“我认为语言是一种工具,而我是用一个不是很好的工具同样也做出了一个作品。我认为只要做出的这件作品有人  相似文献   

11.
用电话采访,盯着荧屏写稿,未免有“不深入”之嫌,然而,新民晚报记者徐世平与女排名将郎平之间的一段“误会”恰恰表明,此类采访方式亦有可取之处,不能一概排斥。徐世平在《我多次采访郎平,郎平却不认得我》(本刊1991年第11期)一文中透露,郎平每次接受他采访都主动向他问起徐世平,但她总以为徐世平是位“名记者”,弄得“小记者”徐世平有口难辩。  相似文献   

12.
一年多了,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为我精心修改文章的情景,依然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87年9月2日,费孝通教授以77岁的高龄,第13次到“江村”作社会调查。那时,我刚到报社工作不久,领导上考虑到我曾是费老“江村”调查的联络员,多次陪同费老访问美丽的“江村”,就把采访费老的任务交给了我。我真是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能和费老再次见面,聆听他对社会问题的精辟论述;担心的是自己“半路出家”作记者,怕采访不好写不成文章。我立即从苏州来到吴江县盛泽镇,和费老吃、住在一起,一边陪同他作社会调查,一边见缝插针地  相似文献   

13.
迂回采访     
战士小柯经常做好事不留名,多次被评为“学雷锋标兵”,笔者慕名前访,结果吃了“闭门羹”。原因是他不愿被宣传。听说他爱好打乒乓球,于是,我便找他切磋技艺。五局下来,我对他说:“你干什么都是默默无闻的,没想到你的乒乓球打得这么好。”找准了“突破口”,话题顺势切入正卷,在其不知不觉中我获取了所需的素材。当我拿着写出的稿子请他审查时,他连呼“上当!”无独有偶,我采访小牛时也遇到类似情况。小牛钟情于缪斯女神,在报刊上发表了五十多首诗歌,被干部战士称为“连队小诗人”。当我去采访他时,他毫不客气地把我拒之门外。正面进攻不行,我就  相似文献   

14.
采访前有无准备,效果是不同的。对此,我深有体会。有一次,我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采访一位老掏粪工。见面后,我对他说:“听说您最近被批准入党,祝贺您。”他回答:“我58年就入党了,刚入党的是我弟弟,他也在我们卫管所”。我连声说:“我弄错了,错了。”接着问他:“您老伴身体好吧?”他显得有点不高兴,冷冷地对我说:“我老伴已去世好几年了。”当时,弄得我很尴尬。我又问他:“您最近把小儿子调到卫管所当掏粪工,当时是怎么想的。”他站起来说:“我儿  相似文献   

15.
人长两只耳朵足矣,但对我们通讯员则不然。我们必须多长一只“新闻耳朵”,才算一名真正的通讯员。 1997年7月,一位同事说某公司侵犯他的姓名权一案虽经法院审结,但他认为赔偿太少,准备上诉,并说:“这是咱县首例侵犯姓名权案。”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当时不觉一振,认为“首例”里面有文可作。经过调查采访,我便写成《盗用他人姓名必须赔偿损失——伊川审理首例侵犯姓名权案》一文,很快被《洛阳晚报》和《洛阳经济报》两家报纸采用。  相似文献   

16.
访穆巴拉克     
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在当埃及总统以前,还不是一位名扬四海的国际人物。他在萨达特突然被刺、继任总统的时候,许多人不清楚他上台后将执行什么样的内外政策。当时埃及政局剧烈动荡,人们的视线象聚光灯似地集中在新总统的每一个动作上。有的外国记者曾直截了当地问他:“你将是萨达特政策的继承者,还是纳赛尔政策的后继人?”他回答说:“我既不是纳赛尔,也不是萨达特,我是胡斯尼·穆巴拉克。”穆巴拉克在就任初期,讲过他的政府对于萨达特政策的“继承性”问题,也多次表示过要调整政策的  相似文献   

17.
采访是门高深的学问 ,是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它有时比写稿还难。而采访中的应变能力 ,又是采访这门学问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这里举一自己遇到的事例可见一斑。1990年7月的一天上午一上班 ,我便接到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办公室主任唐玉打来的电话 ,他说王老要我尽快到他家 ,有采访任务。由于我所在的新华社距王老家很近 ,我骑上自行车 ,不到十分钟就赶到王老的住处。当我来到王老的会客室时 ,见他像往常一样 ,手扶那条黄褐色手杖坐在沙发上。王老两旁坐着十三四位文雅的中老年人 ,除靠王老右手坐的钱正英同志外 ,其余我全都不认识…  相似文献   

18.
记者的有效提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闻工作者.提问将体现记者的采访技巧和采访功力。业内有这么一个反面典型例子,2002年带有传奇色彩的伟大科学家霍金到杭州出席学术会议时。有位记者提问。“你认为人类历史的下一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将是什么”,霍金不无讽刺地说:“如果我知道.我就已经把它做出来了。”无独有偶。记得两会期间,有记者提问经济学家吴敬琏,得到的答复是这个问题已回答多次.要求记者多看看他写的书或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9.
从多年的新闻实践中,我体会到,每写一篇新闻稿件,都要细心地听取被采写者的意见。我曾采访过一位助理工程师,用微机控制百吨锅炉节约原煤的事。写稿时我为他加上了一段“闪光”的话,文章发表后,他感慨地对我说:“本来这是篇好文章,可你加上这样一段我没说过的话,就显得多余了”。我十分尴尬。至今想来,都是一件憾事。打那以后,我坚持每写完一篇新闻稿,都要让被采写者亲自看一看。再有就是不能强人所难。去年夏天,我采访了我厂一位优秀青年工程师。他谈到,我迷上了革新,竟  相似文献   

20.
我一向认为,记者的采访要有备而去。但两个月前对云南戒毒问题的采访,我却是准备、采访、构思同步进行,搞了个“三边工程”。十几年来,在我的新闻从业经历中,对这种无事前准备的采访,我一直心存不安,并为其效果而惶惶然。这一次,也是直至采访完成,我才如释重负,节目的播出效果,得到了听众及同仁的首肯。细细想来,此番采访虽无往常那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