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919年,中国在十月革命的鼓舞下爆发了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这是一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革命运动。在国内,它不仅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同时又是一场伟大的文化革命运动。正如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所说:“五四运动所进行的文化革命则是彻底地反对封建文化的运动,自有中国历史以来,还没有过这样伟大而彻底的文化革命。”这场深刻的革命运动,揭开了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新篇章,广泛传播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孕育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一如果说,诗集《女神》是郭沫若擂响的反帝反封建的战鼓,那么,他早期的历史剧作,则又是一面向封建势力勇敢宣战的战旗,是郭沫若“五四”时期文学创作的重要方面军。一九二三年,郭沫若写作了历史剧《卓文君》和《王昭君》。一九二五年,又继续写了《聂嫈》。这些历史剧分别塑造了三个中国古代妇女的叛逆形象,唱出一支中国妇女争取自由独立的赞歌。“五四”运动中,妇女争取自身的独立和解放,正是当时彻底的反封建斗争内容的一部分。因此也是“五四”新文学创作所关注的问题之一。胡适的独幕话剧《终身大事》,反映了妇女争取婚  相似文献   

3.
郭沫若的革命诗集《女神》,开一代诗风,气势磅礴,热情奔放,确实象狂飙突进,火山喷发,强烈反映出“五四”时代精神,也就是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不过,今天分析起来,《女神》这种革命精神相当复杂:它既包含先进的社会主义思想,也有资产阶级启蒙主义因素。其中个性解放思想倾向尤其明显。应该怎样评价这种思想倾向?它的性质、特征、作用如何?它与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关系怎样?凡此种种,都值得研究。本文就想对此谈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有一些人印象中,自由诗毫无诗意可言,郭沫若的诗似乎有些“空”,类似于一种“呼喊”,那么就请你读读《女神》吧。   《女神》 (1921年 )是郭沫若的第一部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第一部成功的诗歌作品。   “若讲新诗,郭沫若的诗才配称‘新’呢,不独艺术上他的作品与旧诗词相去最远,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时代的精神。《女神》不愧为时代的一个肖子。”闻一多先生的评价是非常中肯的。《女神》产生于“五四”运动高潮时期,作品所抒发的强烈的爱国思想,彻底叛逆的精神,强烈追求的理想以及讴歌自我、讴歌…  相似文献   

5.
《湘江评论》是五四时期毛泽东同志在湖南长沙主编的革命刊物。它歌颂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宣传了科学与民主的思想,提倡新思想新文化,号召人们起来进行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当时全国新的刊物有四百多种,《湘江评论》以其彻底革命的精神、独特的见解和文风新颖、通俗易懂而著称。当时很多报刊,如北京的《每周评论》、《晨报》、上海的《时事新报》、《湖南》月刊、四川的《星期日》周刊等都曾介绍或转载过它的文章。《湘江评论》在政治上对湖南地区的五四运动起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并且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列主义的传入,使五四文化革命运动注入了社会主义的因素。早期共产主义者李大钊、陈独秀等人,通过《新青年》积极宣传共产主义的社会革命论;毛泽东创办《湘江评论》,也大力鼓吹社会主义理论,刹时五四新文化运动发展成为一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革命运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文化运动的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党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和鲜明的政治口号。这些纲领和口号,在那时还只能通过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去影响文化运动朝无产阶级革命的  相似文献   

7.
“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这是鲁迅先生在“五四”革命运动高潮时期写的《〈呐喊〉自序》一文中的一句铭言。《呐喊》小说集和这篇《自序》的巨大历史意义,在于从创作的实践和理论上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现实主义的发展道路。《呐喊》收有作者“五四”时期作的十四篇短篇小说。是一九一八年春到一九二二年冬五年间写的。小说反映的思想内容,集中地表现了当时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人民大众的心声,在形式上则以新颖独特的民族格式开创了一代文学的新风。《〈呐喊〉自序》,是作者就  相似文献   

8.
七十五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运动。“五四”时期出现的妇女运动高潮,正是在新文化运动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五四运动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纪元,也开辟了妇女解放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9.
一九一九年,我国爆发的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它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导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标志着我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五四运动所进行的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为两大旗帜的文化革命,也在斗争中立下了伟大的功绩。 我国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郭沫若同志,就是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他的文学活动的。在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和中国人民空前高涨的革命热潮推动下,他站在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以文艺为武器,挥戈上阵,投入到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洪流中去,鼓动人民改革社会的斗志,唤醒“睡狮”般的祖国。在一九一九年与一九二○年之交,郭沫若几  相似文献   

10.
<正> 列宁曾经指出:"伟大的革命斗争会造就伟大人物,使过去不可能发挥的天才发挥出来."(《悼念雅·米·斯维尔德洛夫》,《列宁全集》第二十九卷)正当"愿作舟中人,载酒醉明辉"的时刻,郭沫若被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惊醒了.不久,五四运动爆发.诗人虽然远在海外,但仍为这气壮山河的革命浪潮所鼓舞,"得到了一个诗的创作爆发期"(《创造十年·三》).于是,他一反过去田园牧歌式的情调,用惠特曼式的粗扩豪放的激情,唱出了一支支觉醒了的中国人民的歌声.后来结集出版,名为《女神》.这部诗集,以它强烈的反帝反封建的烈火,汹涌  相似文献   

11.
《每周评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端时期的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重要记录,是五四爱国运动初期的政治指导刊物之一。它初步地揭露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和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以及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尖锐地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在相当程度上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道路,鼓舞了中国人民英勇斗争的革命精神。这个刊物对于促进中国人民革命运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文学革命是从1917年初至1919年五四运动后一段时期里发生的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的文学变革。 1912年1月,《新青年》杂志发表了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是”五四”文学革命向旧文学发难的第一个信号。1917年,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一文,正式高举起文学革命的大旗。陈独秀以激进的战斗姿态,从与社会革命思想革命的关系上阐述了文学革命的必然性,明确提出了以反对封建文学为目标的文学革命“三大主义”。陈独秀这篇富于战斗性的论文,实际上成为发难时期文学革命的纲领和宣言。就文学改革运动理论主张的内容和指导思想的性质来看,到了1918年,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便发生了较明显的变比。一批先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受到十月革命曙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影响,逐渐转变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们同一些激进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起,成为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的领导和骨干。文学革命的理论和主张也带上了更为鲜明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色彩。五四运动前后,文学革命有了新的发展。《新青年》自1918年5月第4卷第5号起全部改用白话文。  相似文献   

13.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三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划时代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它的意义,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五四”运动发轫于知识界和青年学生之中。运动一开始,它就汹涌澎湃,滚滚向前,猛烈冲击批判着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教育。它对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直起着重大影响。纪念“五四”运动,继承和发扬“五四”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对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已经半个多世纪了。这是一篇闪耀着反封建思想光辉的讨孔檄文,小说中的“狂人”是一个反孔猛士。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形势下,随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和无产阶级的迅速觉醒,以“五四”运动为标志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为这场反帝反封建的伟大革命大喊大叫的《狂人日记》,一开始便在思想舆论阵线上显示了它辉煌的战绩。《狂人日记》发表于一九一八年。它以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树起了“打倒孔家店”  相似文献   

15.
读鲁迅的《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的短篇小说《药》,写于一九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最初发表于一九一九年五月《新青年》杂志第六卷第五号,正当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革命风暴即将来临之时.十六年后,鲁迅欣慰地回忆道:“从一九一八年五月起,《狂人日记》,《孔乙己》,  相似文献   

16.
“五四”新文学运动开展以后,在当时新诗创作方面,郭沫若的《女神》是有着巨大影响的一部诗集。对于这一部诗集,在我们的文学研究工作中,特别是在全国解放以后的文学研究中,一直是极为重视的。但由于这一诗集能涉及的泛神论的思想影响问题比较复杂,事实上一直没有获得很好的解决,因而就不能不妨碍了对于这一诗集——特别是其中一些重要的篇章深入的精确的理解,并作出恰如其分的分析和评价。而这,理所当然地也就妨碍了我们对于《女神》中所表现的当时作者的思想成就和战斗业绩,作出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评价。本文的写作,即试图在这个方面进行一些探索。众所周知,《女神》是郭沫若长期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的“郁积”在五四革命浪潮激荡  相似文献   

17.
《女神》研究中的众多“共识”已经停滞了对《女神》的进一步深入认识。《女神》的“横空出世”,横扫的不只是旧体诗,它还终结了同时代的早期白话诗,这使得中国现代新诗没有从直白浅露的“白话”起步,而是从一种自由创作精神起步。《女神》在五四新坛出现的意义在于它以对狂飙突进的五四时代精神的诗化开了一代诗风,这与《尝试集》等新诗集有着根本的不同。《女神》带给中国新诗发展的真正影响在于现代诗性思维方式对新诗创作艺术构思的革命。  相似文献   

18.
《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五四新文学中一部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新诗集。本文通过剖析《凤凰涅槃》等四篇作品,着重探讨了《女神》的爱国主义思想及其主要特征,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新诗集《女神》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既是一个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运动,又是一个意识领域里的启蒙运动,两者互相促进,体现了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使近代中国革命出现了新的高潮,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广大知识青年是这次伟大爱国运动的先锋。  相似文献   

20.
郭沫若以诗集《女神》的创作为现代诗坛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成功塑造了拥有水一样柔情和火一般热情的诗人形象,而《女神》也是体现"五四"时期郭沫若创作个性的核心所在。敦厚与叛逆、东方流韵与西方浪漫、爱国情怀与科学理性的兼而有之是他"五四"时期诗歌最为突出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