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邕江夜钓     
杨天举 《钓鱼》2008,(13):46-47
邕江,南宁人民的母亲河,美丽而富饶。邕江夜钓主要钓场为市区段邕江上的十来座桥梁之下的水域:邕江大桥(一桥1、中兴大桥(二桥)、清川大桥(四桥)、铁路大桥、永和、白沙、葫芦顶等大桥水畔,都是钓鱼人较多的地方,也有乘船夜钓者。桥下钓场最佳者当属二桥下,这里为三元、地宝等四个居民小区的排水沟。  相似文献   

2.
杨天举 《钓鱼》2008,(5):36-37
奥运之年的春天来得格外早,南宁的2月高温已达30℃左右。钓鱼的黄金季节到了。美丽富饶的左江自越南西北山地奔流而来,于南宁正西40公里处的宋村与来自云责高原的右江汇合,合流后即称为邕江——南宁人民的母亲河,宋村水域就是著名的三江口,钓鱼人的游钓乐园。  相似文献   

3.
冬钓邕江     
杨天举 《垂钓》2006,6(1):17-18
西出南宁40公里,有个村子叫下楞。下楞村南即是分别发源于越南西北山地的左江和来自云贵高原的右江交汇处。两江合流后称为邕江,下楞村所在位置便是有名的三江口。邕江一路东进至南宁穿城而过,蜿蜒数百公里后汇入西江、珠江,最后注入南海,邕江水让流经的两岸充斥了永恒的绿色主题。  相似文献   

4.
2019第11届中国南宁——东盟象棋国际邀请赛于12月10日在广西南宁邕江宾馆圆满收秤。经过三天的激烈角逐,象棋大师赵子雨以8胜2和1负积18分的战绩力挫群雄,蟾宫折桂,并将2.5万元奖金收入囊中。本次比赛由中国象棋协会指导,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体育总会主办,南宁市体育管理培训中心、南宁市象棋协会承办。  相似文献   

5.
邕江是由左江和右江汇合而成。经南宁城边流向浩瀚的大海。冬季江面宽三、四百米,春夏季为涨水时期,江面宽五、六百米。一九五八年一月,毛主席在广西南宁出席中央工作会议和巡视南方。在严冬季节,在业余时间,两次畅游了邕江。给广西和全国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九五八年一月七日下午四时多,毛主席第一次来到邕江南宁的六角亭。他身穿一件浅灰色普通的中山  相似文献   

6.
冬钓石埠河     
潘实 《钓鱼》2012,(1):42-43
石埠河是南宁城18条内河的主要河流之一,位于城西部的西乡塘区。此河系邕江主要支流之一,河宽且深,水清鱼多,又是网箱养鱼的重要基地,石埠河由南往北,蜿蜒数十公里,而后注入大邕江。一反冬钓难的常态,冬钓对于石埠河来说,恰好是天时地利俱佳。南宁的年均气温为21.7℃,除元旦前后半个月左右的最低气温不足10℃外,其他时间均在12~18℃,最高气温为22~28℃。即使在冬季最冷的时日,南宁依然是绿树葱茏,鲜花盛开。  相似文献   

7.
黄志炜 《桥牌》2016,(11):21-21
10月16日~19日,由南宁市体育局、南宁市体育总会主办,南宁市体育管理培训中心、广西桥牌协会、南宁市桥牌协会联合承办的第11届中国南宁——东盟桥牌国际邀请赛在南宁市邕江宾馆举行,吸引了来自韩国、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和港澳台地区以及贵州、湖北、深圳等省市的15支代表队,近120名牌手报名参赛。  相似文献   

8.
杨天举 《中国钓鱼》2006,(10):17-18
邕江以水力资源丰沛,鱼类品种繁多而成为壮瑶苗侗汉等民族钓友的垂钓乐园。邕江系来自桂西的左、右江合流而成,经绿城南宁二弯四绕后一路东进汇西江、珠江,注入南海。邕江是条大江,主河床宽均300米,江面宽600-1000米。岸边水深1.5-4米,江心最深处30多米,洪水期最高水位80多米,主要鱼类有:鲤鱼(红鲤、青鲤、禾花鲤、麦溪鲤、青竹鲤等)、鲫鱼(银鲫、白鲫、黄鲫、乌鲫、土鲫等)、鲮鱼(土鲮、泰国鲮、孟加拉鲮)、草鱼、青鱼、鳊鲂、鲢鳙、鲶鱼、塘角、赤眼鳟、大刺鳅和蓝刀、马口等。  相似文献   

9.
《桥牌》2020,(1):50-50
12月7日上午,2019年南宁-东盟国际桥牌邀请赛在景色秀美的邕江之畔的邕江宾馆花城厅举行,本次比赛共有来自北京、山西、四川、海南、云南、贵州、广东、辽宁大连、湖南、内蒙古、福州南平、江西上铙、安徽、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重庆以及东道主广西的2支参赛队共18支国内队伍参赛,另有来自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文莱、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的10支外国参赛队,共166名牌手报名参赛。  相似文献   

10.
杨天举 《钓鱼》2014,(16):48-49
南宁拥有丰沛的鱼水资源,是钓鱼人的乐园。在数十万垂钓者中上自耄耋下至男女小童的故事可以写成一部厚厚的水城钓事,且篇篇精彩。让我们先看看小钓童们的趣事吧。妮妮——初次钓鱼的快乐妮妮是钓友老韦的小孙女,今年10岁,五一小学四年级学生,课余喜欢跟小伙伴去邕江边拾螺捉蟹网捞小鱼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