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量,使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实现企业的目标.具体到华为身上来说,华为以"狼性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华为的创业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狼性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重要特征使得华为从管理层到各个员工之间都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2.
与企业密切合作,从文化的角度充分利用企业的教育资源来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以高职院一个系的学生会作为研究主体,运用CIS系统将华为集团"狼"文化引入校园文化建设,将"狼"文化迁移为"牛"文化,实现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对企业文化的内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网络》2013,(10):80-80
9月26日,华为公司在京举行教育高峰论坛。此次以"校园新互联,携手众教育"为主题的高峰论坛吸引了来自教育部领导、行业专家、教育及信息化资深媒体人,华为合作伙伴等共200多人参会,华为首次提出的以领先技术和社会资源整合为核心,构建系统化现代教育体系为主旨的"众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鲜明的现实意义。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马悦致辞表示,"华为一贯关注和重视教育行  相似文献   

4.
正5月15日,华为在北京隆重发布OceanStor V3系列存储系统。华为常务董事、产品与解决方案总裁丁耘先生出席此次发布会并发表了开场致辞。丁耘表示:"传统企业存储过于复杂,原有的架构设计和技术面临严峻挑战。通过聚焦客户实际需求并在存储领域的持续战略性投入,华为致力于帮助客户把握潜力巨大的大数据商机,将以本次存储新品发布会为起点,在存储领域推动一场颠覆式创新,帮助客户真正实现‘精简IT,敏捷商道’。"华为企业业务中国区总裁马悦表示:"通过战略性  相似文献   

5.
华为与思科的知识产权诉讼以和解告终,标志着华为在这次"国际化入围考试资格小测验"中,证明了自己的"合法身份",甚至赢得了众多国际企业的刮目相看。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  相似文献   

6.
案头有一本谈企业文化的书《华为真相》。华为公司是国内IT行业的领头企业,也是国内最成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之一。我注意的不仅是华为拥有22000名员工,其中85%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也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技术华为,拥有2154项发明专利。华为的企业文化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有人说,读《韦尔奇自传》,给人以启迪,而读《华为真相》给人以震撼。  相似文献   

7.
外围专利是企业基础专利的延伸专利,外围专利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阻碍竞争对手的战略发展,同时还可以使自身在该基础专利的使用方面拥有更多的谈判筹码。"篱笆墙"战略是外围专利战略之一,华为对"篱笆墙"的战略使用比较典型。当华为发现有竞争对手试图进军无线网络时,迅速通过申请无线室外小基站的若干项专利给竞争对手基础专利的有效实施或管理制造困难,迫使竞争对手放弃在无线网络领域的发展,从而获得该基础专利的使用权,由此奠定了华为在无线网络方面的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8.
国内     
<正>华为获"5G最杰出贡献奖"近日举行的201 5年5G全球峰会上,华为荣获"5G最杰出贡献奖"。凭借在5G领域的持续创新和产业贡献,华为成为业界首个获此殊荣的企业。自2009年启动5G研究以来,华为提出了多项革命性的5G新空口技术。在技术上,华为于2014年和2015年发布了高频(6GHz以上)和低频(6GHz以下)业界最高吞吐率的5G样机,实测速率分别达到115Gbps和10.32Gbps。华东理工教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相似文献   

9.
正4月9日,2014年华为企业业务炫动ICT中国行北京站召开之际,华为重磅发布了新一代智真产品——IMAX智真。华为IMAX智真不仅首次将IMAX级别的视听体验带到视频通信领域,而且能完美融合会议、调度、监控,在远程决策指挥、平安城市、智慧交通、远程教育等行业中构建更加智慧的中枢平台。超越现场的视频体验。华为IMAX智真采用华为专利独创的全景摄像机、2×5共10块70"DLP无缝拼接大屏,  相似文献   

10.
正本刊讯9月23日在北京举办"创新与实践"——2014年华为企业IP技术年会(IP Technology Gala China),与国内各行业200多位专家及技术精英,围绕"创新与实践",就IP网络业务、演进、运维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SDN商业实践成果进行了广泛研讨,并诠释"敏捷广域"解决方案,助力企业从容应对云时代挑战。在此次企业IP技术年会上,华为企业BG CTO梁永健先生为听众勾勒出未来IP网络的全景。通信技术专家、前中国科学院秘书长侯自强先生和ONF北向接口工作组副  相似文献   

11.
<正>5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要求美国进入紧急状态,美国企业不得使用对国家安全构成风险的企业所生产的电信设备,为禁止美企与中国科技企业华为的业务往来不惜滥用国家力量。一夜之间,华为海思的备胎芯片全部"转正",这虽不能被称之为一场胜利,但却是我国自主创新道路上值得铭记的一座里程碑。这一天,人们赞叹华为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感慨于华为临危不乱、从容  相似文献   

12.
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资产和力量。它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凝聚力量,使得全体员工共同奋斗,实现企业的目标。具体到华为身上来说,华为以“狼性文化”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在华为的创业阶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种“狼性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敏锐的嗅觉、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群体奋斗”的重要特征使得华为从管理层到各个员工之间都产生了一种凝聚力量和激励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日,从杭州举行的"2005华为3Com网络学院年会暨优秀HNC、HNCI颁奖仪式"上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华为3Com网络学院已顺利突破百家大关.前不久,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网络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国家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环节.种种迹象表明,在市场需求及政府推动下,我国一向由国外企业垄断的网络技术培训认证市场上,以华为3Com为代表的"中国力量"正在崛起.  相似文献   

14.
余慧斌 《上海教育》2005,(7B):52-52
案头有一本谈企业化的书《华为真相》。华为公司是国内IT行业的领头企业,也是国内最成功的民营高科技企业之一。我注意的不仅是华为拥有22000名员工,其中85%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也不仅仅是因为所谓的技术华为,拥有2154项发明专利。华为的企业化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有人说,读《韦尔奇自传》,给人以启迪,而读《华为真相》给人以震撼。  相似文献   

15.
企业要在生产成本日益上升、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中突破发展,就必须创新管理方式。本文通过文化长城实施从家族式管理到建立事业部制的突破,以科技促升级,实现数据化管理的突破和以制度服务科技,把传统升华为独特企业文化"三个突破",实现企业管理模式创新,揭示了"创新是第一动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6.
2020年12月25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与华为企业共建的华为ICT学院、“双师型”基地、VUE考试中心揭牌仪式在杭州华为全球培训中心顺利举行。华为中国地区部教育业务部高校业务部部长游奎武、华为浙江政企业务常务副总经理张夷、华为企业BG人才生态发展部首席架构师魏彪、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梁克东、党委副书记龚永坚、副校长成军及校企双方相关人员出席了揭牌仪式。  相似文献   

17.
正在重重压力之下,华为是有底气的。人们在为华为的自信、从容而由衷感佩的时候,不禁会问:华为的底气来自何方?笔者认为,它来自于人才,来自于教育,来自于由教育而构筑的雄厚的人才基础,这与华为公司对国家科学教育事业的高度关注以及自身努力践行的人才战略密不可分。用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话来说,在所有一切中,不能失去的是"人"。人的素质、人的技能、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企业教育》2003,(4):12-13
人物:江梅坤 职务:华为网络技术培训中心总监 公司背景简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88年,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并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2002年,华为的销售额为220亿元人民币。华为依托其自主知识产权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向全球推出了华为认证培训体系,成为权威的国际认证培训品牌。华为认证荣获了"2002年度十大影响力认证品牌","2002年度国际市场拓展成就奖"、"最佳原佳教材奖"、"本土最具知名度认证奖等奖项。"  相似文献   

19.
不忘初心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初心》。今年(2019年)5月15日,美国商务部在官网宣布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这着实让不少中国人捏了一把汗。可就在我们还在担心华为能否渡过难关时,5月17日,海思总裁何庭波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刷爆"网络─耗费数千个日夜凭"科技自立"打造的"芯片备胎"们一夜"转正",这让华为有了直面困难的勇气。  相似文献   

20.
<正>我们正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迭代发展,人们的"存钱方式""购物方式""支付方式""通讯方式"等不断改变,探月工程、人工智能、高铁、量子通讯等快速发展,连同华为和苹果等众多企业的发展,让我们认识到,"跨界创新"成为人才需求的新动向。这些都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根本、是关键。一个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