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克云 《广西教育》2008,(20):69-69
我们知道,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在已有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习得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发展水平会对新的学习任务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就是学习迁移。按影响的效果分类,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负迁移则相反,表现为原有学习对新学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包含正反两方面,因此,迁移又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类型。正迁移表现为已有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新知识、技能的掌握;负迁移表现为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干扰或阻碍了新知识、技能的掌握。从主观上来说对已有知识经验的概括水平越高,就越容易产生正迁移;从客观上来说新旧知识或相同或相似因素越多,则正迁移越顺利。为了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加速概念的同化过程,有效地实现正迁移,在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新旧知识的纵横联  相似文献   

3.
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总离不开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迁移认知是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是指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正迁移,防止负迁移,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所谓学习的迁移是指已学过的知识、技能,对后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的影响。学习迁移是学习活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的一种心理现象。通常依据它的作用可将其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两种。正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积极的影响,起促进作用。例如,懂得了细胞有丝分裂,对以后学习减数分裂能起重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已有的知识、技能对新学习的知识、技能产生消极的影响,起干扰作用。如,学习了猪肉绦虫的生活史,再学习蛔虫的生活史时,容易把两者生活史相混淆。  相似文献   

5.
孙中祥 《甘肃教育》2008,(15):27-27
何为迁移?迁移就是指一种知识或学习对另一种知识或学习的影响。换言之就是指已获知识、技能等方面对新知识、新技能等方面的影响过程。迁移分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各部分知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现象,这就是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方法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积极的迁移,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促进作用,叫正迁移;另一种是消极的影响,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起阻碍作用,叫负迁移或干扰。我们的教学工作,从某种角度来讲,就是利用迁移的规律,促进学习知识的正迁移,防止或纠正负迁移。下面,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谈谈我们在这方面的肤浅体会。一、准备条件,促进知识迁移迁移有其产生的条件。如:掌握有关的知识,思维能力的提高,心理准备的状态及学习中的指导等。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知识迁移的规律,事先作好伏笔,提早为学生掌握较难的知识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7.
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会对以后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是积极的,起促进作用的,就称正迁移;反之,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方面。迁移在学生掌握知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学习新知识,解决新课  相似文献   

8.
《心理学》告诉我们:“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前者叫“正迁移”,后者叫“负迁移”。“正迁移”表现为一种已经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促进作用,有利于新知识的掌握。例如,分数的有关知识的掌握对于分式的学习。“负迁移”则相反,表现为过去获得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起阻碍作用。例如,旧知识乘法分配律a(b c)=ab ac对新知识两角和的正  相似文献   

9.
所谓迁移,是指已经学习、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在新情境中的运用,并促进新知识的掌握和新技能的形成。我们通常所指的运动技能形成三阶段,其本质也就是迁移的过程。这种迁移的过程极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互相起干扰作用,则为负迁移。只有正确掌握和合理运用迁移规律,  相似文献   

10.
知识迁移是指主体将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培养中的活动。知识迁移分为两种,一种是正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起促进作用;另一种是负迁移,即原有的知识信息对新课题学习构成干扰。地理学习中,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我们把握地理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负迁移则会让我们混淆地理概念、错误运用地理规律,影响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一、知识负迁移的表现及成因实践表明,知识负迁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我们不能准确地掌握地理概念、原理,理解地理规律,只注意知识要素间的共同性,而忽视了它们之…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迁移是一种心理现象,数学学习迁移是已获得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维和思想方法、学习态度等对学习数学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当这种影响起积极作用时,称为正迁移;当这种影响起阻碍、干扰作用时,称为负迁移。迁移现象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的。作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充分发挥学习中的正迁移作用,防止负迁移的发生和对学习的影响,本文对高等代数学习中负迁移产生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折,进而探讨在  相似文献   

12.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3.
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的作用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对新的学习起促进作用的叫正迁移,对新的学习起阻碍或干扰作用的叫负迁移。由负迁移得出的结论往往是错误的。因此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害的.本文就负迁移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作简要论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任何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都会受到已经具有的知识或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心理学中称为迁移。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正迁移;也可能是消极的,即负迁移。  相似文献   

15.
王霞 《中学教学参考》2011,(13):100-100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指的是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已有的知识或技能对新知识或新技能的获得的影响这一现象。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者已有的语用知识与目的语的语用知识相似或不同对新语用知识的习得和跨文化交际的进行产生影响的现象在外语学习中十分常见。迁移一般有两种,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当原有语言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而当原有语言与目的语的某些特征相迥异时,  相似文献   

16.
一、迁移的概念所谓迁移,从学习理论上讲,是一种情境的学习对另一种情境的学习的影响。也可以解释为以获得的知识、技能及方法、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即一个情境的学习对另一个情境的学习起促进作用,这种迁移称为正迁移;如果影响是消极的,即两个情境的学习起干扰作用,则称为负迁移。迁移是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是影响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由知识、技能的掌握过渡到能力形成的重要环节。故有人提出“为迁移而教学”。  相似文献   

17.
迁移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的影响。所谓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也就是已经习得的知识、技能和已有情感态度在新情境中的运用。迁移有正迁移和负迁移之分,凡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  相似文献   

18.
“迁移”从心理学的意义上讲,其含义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即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以至方法与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发生的相互影响。从生理机制角度看,“迁移”是已有的暂时联系的建立或旧联系的改组,使已有的联系得到扩充发展或干扰、阻挠其扩充和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者称为“正迁移”,起消极干扰作用者为“负迁移”。本文就在医学教学中应重视知识的正迁移作一初步探讨。高等学校的教学过程是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发展创造力,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它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  相似文献   

19.
迁移是学习中的一条重要规律,所谓迁移是指已有知识和技能对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影响,积极的影响属于正迁移,对学习有促进作用;消极的影响称为负迁移,对学习新知识起干扰和破坏作用。本文就迁移规律在地理教学中的运用,谈些粗浅的体会。一、正迁移的特点和类型知识与知识、技能与技能之间往往有许多共同因素或彼此类似,在共同因素占优势,不同因素显而易见时,常常产生正迁移。例如:在“地图”一章  相似文献   

20.
所谓负迁移,就是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对于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的作用和影响,妨碍新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或者新的知识、技能已经初步掌握,旧的知识、技能对它仍起一定的干扰作用。在教学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概念和基本技能时,常常受负迁移的影响而出现错误。 一、旧知识对新知识的学习有哪些干扰 (一)在领会新知识过程中旧知识的干扰。 1.有些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