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难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2.
父权规训与男性想象——解读康拉德小说《黑暗的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文化理论,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解读素有“英国文学经典之作”盛誉的康拉德短篇小说《黑暗的心》,并对作者在小说中展现的性别政治观点展开批判。在性别建构和人物塑造问题上,康拉德小说文本中父权思想充斥,男性幻想弥漫。  相似文献   

3.
20世纪50年代至新时期以来,《青春之歌》的接受者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展开解读:社会历史批评立足政治阶级立场,集中探讨小说的主题与思想内容;文本批评围绕文本各要素,对小说的情节、人物及叙事模式加以关注;女性主义批评则结合性别意识与心理分析,从女性话语、知识分子文化心态赋予了小说新的解读空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解读并分析了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柏油娃>其中她融合民间传说、诗意文峰以及神话元素以写实的方式表现出种族、性别、阶级的对立和冲突,使得叙述生动有致.  相似文献   

5.
接受美学关注读者及读者视野,主张艺术创造的终极目的在于召唤读者的期待,实现读者期待的不断重构。美国文坛新秀丹.布朗运用接受美学的思想创作了小说《达.芬奇密码》。丹.布朗运用密码式信息,使小说情节交织,悬念迭起,推动读者不断产生期待,扩展期待视野。文章作者以《达.芬奇密码》为文本,对丹.布朗小说创作的手法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6.
朱迪斯·巴特勒被视为酷儿运动的理论先驱者。从巴特勒的酷儿理论解读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从而能够对沃克在小说中所体现的复杂的性别观有更加深刻的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7.
小说文本解读教学中存在着两种现象:其一,学生的浅解读;其二,教师引导造成误读.浅解读与误读现象的普遍存在困扰着小说解读教学,暴露出文本解读作为教学形态的严重缺陷,探索文学文本解读教学的方法已是十分迫切的课题.为此,本文提出语境解读作为小说教学的一种方法,尝试破解这种困局.  相似文献   

8.
虽然出身于纽约的上流社会,美国女作家伊迪丝·华顿出人意外地创作了小说《夏》。根植于美国当时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并结合夏洛特·吉尔曼、凯特·米利特以及鲁思·罗森等女性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本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妇女的经济困境、华顿对美国底层女性渴望摆脱贫困的书写以及小说所反映的当时美国社会给予女性经济选项之缺乏三个层面解读小说《夏》。小说正视了20世纪早期身处底层社会的美国女性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并敦促美国社会对其根源予以深刻的反思。它所反映的社会与性别问题,对于21世纪的美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而言,仍然具有其独特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解读经典小说,从人物形象入手是传统且常用的方法,这有其学理依据:小说由情节、人物和背景三个基本因素构成。人物形象乃至深层次的性格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小说的艺术魅力主要来自人物性格。通过人物形象分析可抵达对小说蕴含的理解和把握。除此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思维方式和解读逻辑呢?让我们以鲁迅的《祝福》为例,尝试借鉴西方叙事学的"故事语法"概念,从故事构成角度入手,继而与人物形象分析相结合予以解读。  相似文献   

10.
语文新课标倡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在探讨小说主题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出一元解读的禁区,除了从社会历史视角进行解读外,还可从文化视角、形式视角、心理学视角、人类学视角等角度多角度、多侧面地理解小说的主题.为了避免对小说主题的任意解读,教师要把握好多元解读的"度",注重整体把握,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