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4 毫秒
1.
楚辞“论评类”典籍是指侧重对楚辞作品及其屈原人格进行评价的典籍文献。文章对明代的四种重要的“论评类”典籍的成书情况、评论特点、存在不足以及在楚辞学史上的贡献,都作了条分缕析的概说,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明人治“楚辞学”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2.
女部字与华夏女性历史沧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结合文献典籍对女部字进行梳理、分析,展示了华夏女性远古的辉煌、千年的沦落,以及女性在历史沉浮之中散发的恒久魅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历代文献典籍、自然环境、家族传承、民俗风情和文化融等方面,对镇江文化生态兴劢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内外关于太极拳典籍翻译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基于副文本视角对太极拳典籍翻译文献进行探讨,已成为当前理论界研究的重要方向。以《太极拳经论要诀》英译本为例,对文献封面、序和导言等副文本进行分析,可以有效认识和归纳译者翻译策略、翻译目的乃至翻译思想,具有较强现实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段文杰先生有关佛教石窟壁画研究,结合传世典籍图文互证的研究观念与方法,对我在敦煌文献的研究多所启发。敦煌文献与文物的发现,开阔了研究视野,而出土文献、文物与图像,结合传世文献典籍的综合考察,开创了近代学术研究的新局面。敦煌研究中图文互证研究法的开展便是重要的例子,也显示了敦煌佛教叙事图文整合研究的意义。段文杰先生可说是结合敦煌文献与敦煌石窟艺术力图反映文物、文献、图像等多重证据研究风潮的先行者。  相似文献   

6.
释“菹”     
张琴 《现代语文》2013,(5):54-55
"菹"在上古三代是极为普遍的一种菜肴,在文献中出现频繁。本文从上古文献典籍出发,探寻了"菹"的特征和得名缘由,并对"肉酱"与"肉菹"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7.
对铜仁地区地方文献的范围、方式、分布、类型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对铜仁地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的意义做了简单概述。针对铜仁地区在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中国农学典籍(含包括农学内容的科技典籍)外译与传播研究文献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入的梳理,回顾了译介研究取得的成绩,指出了存在的突出问题,还从农学典籍的学科归属、学科地位与学科资源整合、译介要素、出版营销策略、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的未来,尤其是后疫情时代的译介研究提出了进一步的研究构想,以期推动中国农学典籍更好、更多、更快地走出去,让古老的中国农学典籍遗产为构建人类农业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公元八世纪左右藏医药学名著《四部医典》的形成,标志着藏医药学作为独立的医学理论体系最终步入系统化、成熟化。藏文大藏经中收录了大量的藏医药学典籍,把这类经典统称为医方明部。本文尽可能全面的收集资料,对藏医药学的形成及其典籍概况进行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10.
姜亮夫、崔富章等学者将繁富的楚辞学著述归为四大类:辑注、音义、考证、论评。其中,"论评类"典籍是指侧重对楚辞作品及其屈原人格进行评价的典籍文献。相比较而言,学界于此类典籍的讨论尤显薄弱。故对宋代以前的十二种重要的"论评类"典籍之成书情况、评论特点、存在不足以及在楚辞学史上的贡献,作一条分缕析的概评,于"楚辞学"研究及楚辞学研究者是有所裨益的。  相似文献   

11.
一、先秦文献词义是后代汉语词义的源头(一)先秦文献词义是有众多书面语言材料证明的最占而成系统的汉语词义。中国是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这种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主要是靠文献典籍来记载的。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献典籍是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这段时期的文献典  相似文献   

12.
明代翰林院作为执掌文化教育事业的机构,不仅负责明代的科举考试,还掌管着庶吉士和内书堂的教习。明代翰林院还是国家大型修书工程的主要承担者,他负有明确的文献典籍修撰、编辑和整理责任。明代翰林院对中国古代文献典籍的编纂整理为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3.
孔子对古代文献进行了大量的选材、整理与编辑工作,后人应给予充分肯定和客观评价。他在处理典籍文献过程中所坚持的原则和方法至今仍有可取之处,理应为今天我国业内人士所学习和发扬。要搞好文献整理工作,至关重要的一点就要汲取古人的创新精神,这也是与时俱进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汉朝统治者汲取了秦帝国灭亡的教训,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政策上的调整与革新,建立了新的社会秩序。与此同时,文献的典籍需要注释,文献经过注释,才能更好地传播和保存。  相似文献   

15.
炎黄学是探究炎黄文化的寻根之学,是弘扬炎黄精神的铸魂之学。先秦文献是炎黄文献的基础,是炎黄学的立论依据。先秦文献充分证明炎黄实有其人,确有其事。记载炎黄的秦汉典籍既有正史、地方史,又有儒家典籍、黄老道书籍,还有神仙书、谶纬书及假托炎黄之名的医药书,趋于系统化和多元化,其中《史记》对黄帝的记载成为后世叙述黄帝及其时代的蓝本。魏晋以降记述炎黄的文献数量和种类愈来愈多,包括史书、方志、地理书、姓氏书、蒙学书、儒家典籍和道教典籍,说明炎黄的始祖形象已经完全固化。尽管文献里的炎黄人神杂糅,多元复杂,但其原型是人不是神,是人文初祖、华夏始祖、远古圣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文献学源远流长,主要的四个发展时期中,隋唐时期的典籍发展在类别的广泛性、思想的丰富性上最为突出,流传下来的典籍数量庞大,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典籍的发展以隋唐时期为代表,因为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政治、文化的鼎盛时期,这个期间文献体裁的发展最为迅速,处于一个文化的交融时代,为典籍在这一时期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优秀素材。  相似文献   

17.
日本帝国主义在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侵略的同时.还对中国进行了文化上的大屠杀.其表现有三:一是掠夺中国文化典籍,二是尽力焚毁难以运走的图书文献,三是专门针对图书馆进行炮击、轰炸。掠夺中国文化典籍方面的典型事例有二:一是2(1世纪初,敦煌藏书洞发现后,日本人橘瑞超闻风而至.盗窃藏书、遗画400轴,吉川小一...  相似文献   

18.
文献目录学是一门关于历代文献典籍的学科,对研究中国古代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了使用文献目录学的方法,也就拥有了打开中国音乐史学大门的钥匙。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期周室和列国的卿大夫对前代的书面文献进行搜集、考订与编纂,将口传文献书面化、系统化,并在政治文化实践中不断地引证和重新阐释,从而确立了其元典的地位.卿大夫的文献整理活动不仅改变了前代典籍行将散佚的厄运,而且还促成了元典的生成.这一过程客观上促进了中华文化精神与民族性格在春秋时期的定型,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0.
藏族史学史上对于藏文史学典籍的命名,诸多学者一致认为如《红史》《青史》一类的史籍,是按“色彩”即“四根本显色”为之进行命名的,且将《红史》定义为藏族史学史上第一部用色彩命名的典籍。经过搜集文献,查阅资料,发现《红史》之前藏族已有一部用色彩命名的典籍,但因失传,故尚未被世人所知。对于典籍色彩命名的缘由,学界亦有诸多不同的表述。通过对以上问题和学界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罗列,并对《红史》为第一部以色彩命名的典籍进行理论分析,以及四部色彩命名史学典籍作者和著书时间的对比研究,提出《白绸明鉴》为藏族史学史上第一部以色彩命名的史学典籍,并认为典籍色彩命名的形式实质上是按“五行”相克原理进行命名的,不仅仅是取色冠名,意蕴较深,还对此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