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得在1995年的教师节,我县分管教育的郑日生副县长到学校慰问教师时,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学校是一个圣洁的育人环境。郑日生县长这句话道出了:学校是心灵工程的建设基地,校园是一方净土。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学校的今天,真正守住校园这方净土呢?我们认为应该发扬四种精神。  相似文献   

2.
危险的渗透     
滕朝阳 《教育》2012,(6):11-11
校园早非“净土”,在绝对意义上,也不可能成为“净土”。但一般而言,校园总应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场所,否则学校也就不成其为学校。然而,眼下各种社会力量不断向校园渗透,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与应有生态,实在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3.
周海林 《广西教育》2008,(30):26-26
作为一方净土的校园是保持心灵圣洁和品位高雅的地方,因此校园的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校园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硬件”建设,二是“软件”建设。  相似文献   

4.
“诚信”,是一个人人格健康的核心内容,它关乎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成败、荣辱。因此,如何保住学校这方净土,如何使学校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诚信”的“基地”,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亟待研究的课题。河南省林州市市直第五小学为把“诚信”融入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去,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教师——校园“诚信”我先行教师是学校文化、精神形成的关键因素,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加强“诚信”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必须在学校中形成讲诚实、守信用的良好育人氛围。所以,校园“诚信”,首先要从教师自身做起。1.以“人格”陶冶“人格”。学校无…  相似文献   

5.
同学们,当你走在校园的时候,你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校园”这个概念到底承载着哪些深刻的含义。从“校园”成为一个名词进入汉语词汇之时,就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意义是“孕育文明、传承文明”。因此有人又把校园冠之以“神圣”和“圣洁”,称之为“净土”。  相似文献   

6.
《法制日报》1999年10月27日刊登《沸沸扬扬“划字案”》一文结尾说:“有关人士认为,校园江力不是个别现象,不仅老师体罚虐待学生现象在各地经常出现,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也不时发生,这对于青少年教育将产生负面影响。校园一直被人们称为“净土”和“圣地”,那里理应是秩序最好、学生最受保护的地方”。笔者认为要保住校园是“净土”和“圣地”的美誉,不仅要提高全体教师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雷质,更重要的是要增强教师的法律意识。因为体罚、虐待学生不仅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而且违反了国家的法律,是教师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而安全的校园成长环境,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近几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给原本是一方净土的校园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影。  相似文献   

8.
校园是繁华喧嚣的社会中的一片净土,校园生活本应是快乐和谐的,但是,在校园里也存在某些不安定因素,在各级各类学校里会出现校园违法犯罪的情况,这就需要学校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校园违法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图片消息     
400副主编李文郑在阶梯教室作专题报告。@执行主编熊忠揭批“法轮功”的抓教本 质和严重危害。学校领导表示,要坚守校园这片净土。图片消息@胡旻~~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解决校园白色污染的问题,山东省博兴县纯化镇中学组织开展了“人人参与拒绝白色污染,创建零污染校园”的环保实践活动。对校园白色污染及产生情况进行调查,并尝试找出解决办法,中学生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让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地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来,还校园一片净土,促进学校的白色污染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危险的渗透     
滕朝阳 《教育》2012,(16):11
校园早非"净土",在绝对意义上,也不可能成为"净土"。但一般而言,校园总应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社会场所,否则学校也就不成其为学校。然而,眼下各种社会力量不断向校园渗透,扰乱学校的正常秩序与应有生态,实在令人担忧。从前,人们对学校要求学生实行统一着装比较反  相似文献   

12.
, 《贵州教育》2012,(21):2-F0002
瓮安县岚关中学是一所农村初级中学,座落在素有“天然凉台天然氧吧”之称的朱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旁,学校占地面积15232方米,建筑面积6884平方米。现有学生719人,教职工41人,校园化底蕴深厚,环境清新和谐,是一方育人的净土。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生活,是鲜活的生活。文化浸润与情感体验乃是学校教育的重要方式。面对社会上一些功利、浮躁的风气,我们应多一份情感,多一份真诚,多一份质朴,让校园成为一方净土,一方让学生健康成长的净土。在课堂上进行愉快教学,就是营造这方净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时代向我们提出了创建和谐校园的要求。那么,如何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让学生爱学校,乐于在这一方净土中愉快地健康成长呢?我们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尤其是《教育法》《教师法》的颁布实施,使全社会形成了尊重教师、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但是,最近新闻媒体对教育领域徇私舞弊、师德不佳、质量滑坡等问题的披露,也使人感到教育领域中仍存在不少问题,而且这些问题就像“沙化”的土壤,不断向教育这块“净土”侵蚀。现在,在这块“净土”上,确实存在一些丑恶现象和令人痛心的腐败,“教育沙化”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黑洞”吞噬校园“净土”“沙化”的黑洞无情地吞噬着校园这块“净土”,使原本圣洁…  相似文献   

16.
连日来,全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深入揭批“法轮功”,从思想上筑起牢固堡垒,抵制“法轮功”邪教侵入校园。   市教委召开机关干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座谈会,批判“法轮功”残害青少年的罪行。大家纷纷表示要同一切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作坚决的斗争。各中小学校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揭批“法轮功”活动,师生纷纷表示,校园是学习知识、崇尚科学的一方净土,绝不允许邪教玷污神圣的校园,绝不能让陈果、刘思影的悲剧重演。 三门峡市教育系统深入揭批“法轮功”@王普进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建设中值得注意的几种倾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先看今日之校园。”作为德育工作重要载体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是学校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还具有引领、示范社会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功能和责任。但是,学校毕竟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可能成为脱离社会之外的一片净土。各种  相似文献   

18.
曾几何时,在滚滚“经商热”中。大学校园被誉为一片“净土”。而时下,“净土”已不再。正被浓浓的商业气氛包围着。因此,本文试图以具体分析校园商业广告泛滥的成因、对策等来透视校园文化畸形商业化倾向,并进而提出一些建议。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9.
文明添风采     
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是有着优良文明传统的礼仪之邦。“讲文明,守礼仪”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特色光荣传统。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更应该注意文明礼仪。校园是我家,文明靠大家!学校是培育人才的摇篮,是祖国栋梁成长的地方,是塑造美好心灵的净土。自觉维护校园文明环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影视业、报刊、网站等的发展,校园这块原本是“净土”的地方也受到影响,校园内也开始发生打架、斗殴等恶性案件。这些案件的发生直接影响到教师的工作、学生的学习,也影响到学校的声誉,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下面就对校园犯罪进行一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