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匡显桢 《师道》2008,(7):91-92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了一段令人振聋发聩的话:“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还有一段与此异曲同工的话:“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注意你的习惯,它会变成你的性格;注意你的性格,它会决定你的命运。”这两段话都强调“性格决定命运”,说明了一个人的性格对于自身的命运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当某种道德观念成为一种固定的遗传基因在一个民族的血液里代代沿袭以至变成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时候,我们便会称之为“传统道德观念”。这种传统观念对人的思想和言行的钳制力常常大得超乎你的想像。其顽固性、排他性、不可理喻性往往会使持有这种观念的一代代人自觉不自觉地  相似文献   

3.
教师要重取“信”忌施“威”罗荣惠教育者在教育学生时,要注重取“信”,切忌施“威”,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有了威信,学生就尊敬你,拥戴你,教师的要求也就成了学生们的自觉行动。如果把威信误解为“我说你听,我说你做或者教师说什么,学生就得听...  相似文献   

4.
《辅导员》2009,(2):45-45
同学们,请仔细阅读下面的选项:1.当看到别人取得成就时,你会有咬牙切齿、呼吸困难、笑容僵硬的反应,还会自艾自怜、不自觉的内心焦虑、愤愤不平、倍感心酸;2.对待那些曾经“平起平坐”“不如自己”,如今成了“能干”的人,不能摆正一颗平常心,甚至有抵触和对抗情绪;3.会过分在意别人的优势,对比自己的劣势,  相似文献   

5.
小朋友,写作业时,你是不是经常会不自觉地犯各种各样的错误?看见老师批改的红叉叉是不是心里特别难受?其实,只要我们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那些可恶的“错误”就会被赶跑。  相似文献   

6.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说了一段令人振聋发聩的话:“播下一种心态,收获一种思想;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动;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还有一段与此异曲同丁的话:“注意你的思想,它会变成你的言语;注意你的言语,它会变成你的行动;注意你的行动,它会变成你的习惯;  相似文献   

7.
“换位思考”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可以有效地融洽人际关系。老师面对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注意“换位思考”。每每当学生犯了错误,急得老师心烦意乱、火烧眉毛时,一定要冷静地想一想,自己过去当学生时,不是也犯过错误、做过错事吗?这样换位思考,学生毕竟是个孩子,你就会静下心来,控制住自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对待学生。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在中小学呆久了,“夸奖”便会被练就成一项坚实的基本功。因为普教界普遍迷信“夸奖”乃是促使学生健康向上的“利器”,以至于“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这句话已成了流行于中小学的一句名言。有位叫卢勤的儿童教育专家更是将教师对学生的褒贬与学生成长之间的关系阐释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般顺理成章:“打开孩子的心灵有个秘决,当你说他棒的时候,他就棒给你看;当你说他笨的时候,他就笨给你看!”  相似文献   

9.
感受黑夜     
“当黑夜来临时,你或许会害怕,可如果一开始就是 黑夜,那你就会渐渐习惯。在黑夜中享受寂寞的感觉,感 受孤独的味道。”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段话,我的生活就如同这段话描 述的一样。  相似文献   

10.
一位教师在执教《猴子种果树》一时有这样一个片段:师:是呀,这只猴子做事没有主见和耐心,轻信别人说的“今天种下去,明天就能吃到果子”,结果什么也没有种成。如果你是那只猴子,你会怎么做?  相似文献   

11.
我校举行了“家教论坛”活动时。一位嘉宾在回答(你是怎么教育子女的?)时说:“其实,我对孩子根本就没有进行教育,我也不知道她怎么就具有那些所谓的‘优点’。”奇怪!不教育,孩子怎么就成了同学的榜样,怎么就成了老师心目中的“宝”?当仔细看这位家长时,我顿时发现,她孩子的言谈举止与她简直就是出于一个模型。我想:这个家长其实就是无形的教育资源,她其实施行的是一种“无声教育”!  相似文献   

12.
鸡毛蒜皮     
大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所以说,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少鸡毛蒜皮  相似文献   

13.
培养学生“慎独”能力,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慎独”能力是自觉意志的表现,是在强烈的道德信念支配下的自觉自愿的行为,是指在无人监督、无人知道的情况下,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一种能力。“慎独”强调“隐”和“微”。道德修养过程中所进行的思想斗争本身就是“隐”而不显的,是反省、内察、自讼的结果,忽视“隐”,就意味着取消自我批评;而“微”则是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积小善而成大德。“慎独”是良好道德习惯的体现,有“慎独”能力的人,无需外来监督和强制,就能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培养学生的“慎独”能力…  相似文献   

14.
人的习惯,就其基本含义而言,是指经过长期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且经常重复的,进而变成需要固定下来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学基础是动力定型——人的大脑皮层由于经常受到按一定顺序出现的刺激物的作用,就会形成某种与之相适应的暂时性的神经联系,而当再次接触相同的刺激物时,就会出现相同的反映。这种反映,久经重复演练而逐渐成为习惯。习惯的本质特征是“自觉自动”,是一种出于需要而自动出现的自觉的行为方式或倾向。例如:一个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幼儿,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会自觉自动地来做,若不这样做他就会感觉很不舒服。因为,饭前便后要洗手已经成了该幼儿的卫生习惯。  相似文献   

15.
在德国柏林街头,人们将发现拥垃圾会是一种乐趣,因为当你把垃圾扔到垃圾桶里时,它会跟你说:“谢谢”、“嗯,味道好极了”之类的话。  相似文献   

16.
朝三洲 《师道》2003,(1):13-13
常常听到家长在这样教育孩子,“别人骂你,你就骂他!”“同学打你,你就打他!”“小朋友抢你东西,你就去报告老师,让老师好好罚他!”诸如此类“以牙还牙”的不让自己孩子吃亏的语言方式,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司空见惯了。但专家认为,这种为了点滴小事而敌视同伴、把别人当作防范对象的教育方式,恰恰会导致孩子品德的“发育不良”,会使孩子身心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同情心和善良心。日前,有专家呼吁,家庭教育千万别把孩子培养成难以融入社会的“大灰狼”了!心理学家认为,“性格即命运”。在过去缺乏竞争机制的计划经济社会中,人一…  相似文献   

17.
当你吃饭的时候,掀开锅盖,会有大量的“白气”升腾。盛夏当你撕去冰糕的外衣,又会发现缕缕“白气”萦纡飘散。这时你是否会想到这磐顽皮的“白气”中,蕴含了许多奥妙的物理知识呢?  相似文献   

18.
狼是一种动物,据说,它会吃人,所以被比喻成坏蛋。课文《会摇尾巴的狼》,就是把狼比喻成狡猾的坏“人”。一、冒充朋友。当狼掉进陷阱里爬不上来时,它就对老山羊说:“好朋友!为了我们的友谊,帮帮忙吧!”其实,狼平时就是老山羊的敌人,它会吃掉老山羊。狼在陷阱里爬不上来,便用这种方式骗老山羊帮助它爬上来。二、花言巧语。当老山羊看出了它像狼而不是狗时,狼又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点像狼……你只要伸下一条腿来,我就得救了。我一定好好答谢你,给你舔毛,帮你咬虱子……”老山羊知道,这是狡猾的狼的骗局。三、会摇尾巴。当老山羊不…  相似文献   

19.
黄山北海附近,一块高耸的巨石屹立在雄伟的峰顶,远远望去,宛如一只猴子蹲在那里,正凝神观望远方,所以人们称它为“猴子观海”。云谷寺附近有一个瀑布叫“九龙瀑”,瀑布九迭,好像九条白龙正在戏水,终年喷玉溅珠,蔚为壮观。瀑布落到山下,和一股股山间清泉逐渐汇成小河,流经屯溪,汇成新安江,再流入钱塘江,最后,浩浩荡荡奔向东海。有一天,“猴子观海”嘲笑身下的“九龙瀑”说:“世界上没有谁比你更软弱了,遇到严寒,你就结成冰;让你流入游泳池,你就成了长方体;把你灌入瓶中,你就成了……”“九龙瀑”坦然地说:“不…  相似文献   

20.
《小学教学设计》2007,(10):36-36
“You are welcome.”这个英语句子我们一般译为:“欢迎您!”此外,在不同场合下,还有其他译法。例如,当甲帮乙做了一件事,乙通常情况下会表示感谢,甲就可以说:“You are welcome.”(不用谢。)当某人向你借用某件东西时,如果你答应借给他,那么你就可以说:“You are welcome.”(请随便用。)如此等等。[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