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读书要想让孩子爱读书,家长首先爱读书,这是我的体会。家长,大多读过很多的书,学历也相对较高。我是一名教师,读书成了我的业余爱好。特别是近几年来,国家提倡建设学习型组织,我所在的学校积极营造“书香校园”,鼓励师生阅读教育名著,撰写教育日记。于是,  相似文献   

2.
如何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规定?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宽学生的阅读面?在实际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主渠道,通过推进校园读书活动,构建书香班级;家校携手,倡导家庭读书活动,塑造书香家庭;专业引领,提供读书展示平台,培养阅读之星。多渠道并进,以读书为纽带,将学校、家庭、社区聚合成一艘"读书航母",让读书成为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孩子奠定一生发展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3.
生活处处皆语文,语文的世界应该是人文的、情感的、审美的世界。如何更轻松更愉快地学习语文,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去感悟语文?我们“通透式”语文教学课题研究实验小组,精心设计了创建校园大语文课堂,把学校打造成一个充满书香的“阅读型校园”,让每个学生都养成“好读书、读好书、读书好”的良好习惯,并通过读书实践活动来陶冶情操,  相似文献   

4.
让阅读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习惯,让好书伴随每个孩子快乐成长!这是第四小学的读书宣言,阅读也是四小师生最乐于做的一件事情。和谐校园离不开书香的浸润,和谐校园必然是书香校园。书香校园是我  相似文献   

5.
书香校园是素质教育的一项最重要的活动。近年来,营造书香校园是一种创新,也是一次深化学校办学特色的积极探索,通过打造书香校园,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表达能力,逐步养成多读书、多思考、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学生积累丰厚的知识,提高阅读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对传统的阅读提出了巨大挑战,儿童的阅读方式逐渐实现数字化。我校充分利用校园网络阅读平台,从教师上课到学生阅读,从读后分享到学生阅读轨迹的记录,从班级阅读数据的反馈到学校顶层的数据管理,搭建了一个方便快捷而又行之有效的生态阅读链,让学生在数字化校园的虚拟空间内,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提升学生的读书品位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我们都十分重视课外阅读,一时间,“书香校园”、“书香班级”成为最时髦的名词。为了检测读书效果,课外阅读内容纳入了考试的范围之中。于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成了任务,不管喜不喜欢都得读,读后还得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古诗词不仅要会背还得能默写出来。原本快乐的读书活动成为了一种负担,原本不轻的课业负担更重了,学生们苦不堪言。  相似文献   

8.
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我县开展"书香校园"活动以来,阅读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获取了更丰富的知识,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只有引导小学生读书、读好书才能提高小学生阅读素养。因此就要设法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读书习惯,注重观察生活,善于积累知识,不动笔墨不读书,培养学生掌握一些读书的方法,从而使学生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9.
读书,想用亲近阅读的方式,给孩子一份快乐,给孩子一条自我成长的路径;读书,想用亲近阅读的方式,创书香校园之特色,带书香家庭之美感,成书香社会之风气。2006年6月12日,东街小学首届读书节开幕式暨中华经典诵读汇报演出在辉南县工人文化宫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10.
阅读是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大学生读书节活动的研究,结合当前校园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及特点进行分析,制定了"三个一"阅读推广方案,有效地引导大学生正确地阅读,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形成良好的校园读书氛围,创建书香文化校园。  相似文献   

11.
阅读,在当今成了大问题。偌大的中国,竟然很少有人能放下浮躁的心态,静下心来读书。向来书香弥漫的校园,除了教科书和教辅书,竟然成了书的荒漠。这实在是一种悲哀。不读书,怎能改变日益浅薄、势利的社会风气?怎能形成高素质的国民?有识之士一再呼吁开展读书运动,倡导培养读书人口,然而见效甚微。这不能不让人担忧。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应完成100万字以上的阅读量。新课标的要求把师生自主读书这一课题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2008年,凌海市实验小学提出"以人为本,打造书香校园"的理念,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提升师生的自主阅读,使师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增强。一、温馨的校园标语文化校园标语文化是一种氛围,是一种风貌,也是一种校园文化的集中体现。为了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我们开展了"最佳校园标语"征集活动。"最佳校园标语"可以是书中锦句,可以是名家名言,可以是经典诗词,也可以是  相似文献   

13.
正浸润书香、陶冶情操、提升能力、促进发展、升华智慧,是阅读的基本作用,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以来,滦南县柏各庄镇初级中学大力推进校园读书系列活动,着力构建多元共读体系,把常态阅读和静心写作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学业成长。一、营造整体阅读氛围,构建多元共读体系为了营造阅读氛围,我校加强"书香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各教学班加强"读书班级"环  相似文献   

14.
房沈健 《天津教育》2021,(9):173-174
阅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的基本途径。场效应源自心理场,心理场主要是由个体需要和他的心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所构成。人的行为都是行为主体和环境双重作用的结果。校园就是一个“场”,激活校园读书场效应方式推进儿童深读阅读。通过线上教学实践研究,激活读书场效应——教师读书场与学生家庭读书场,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提升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5.
阅读关系到个人的生存发展,阅读也能改变国家民族的命运,阅读量的大小还关系到写作水平的高低。时下,国人正致力于建设书香校园,倡导教师读书并带动学生阅读,这是在为现代中国培养读书人口而努力。世界上,凡是发达的国家和先进的民族,都有良好的读书传统。换句话说,良好的学习型社会机制和全民读书氛围,能促进国民素质和民族竞争力的提高。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外国的同龄人是怎么读书、写作的。(编者)  相似文献   

16.
高职院校学生不读书、少读书、不习惯读书的现象甚为严重,如何加强图书馆运作,吸引更多学生入馆,提高高职生的阅读兴趣,扩展其阅读范围,建立校园阅读新面貌,是高职院校图书管理工作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我们认为,作为培育人的学校应该成为一个"书香校园",应该把营造校园浓厚的读书气氛,培育师生的读书习惯,作为学校办学不可推卸的责任。阅读是点亮人生的精神明灯,是构建学生精神家园的重要途径。在浓郁的书香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修养得以提高,人格得以完善。开展读书活动,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需要,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全方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显然,以人为本,打造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管理重要组成,也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对于一所学校、一位教师而言,能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让每一个孩子喜欢上读书,就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近年来,涿州市实验中学以"教育,因阅读而美丽"为主题,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漫步校园,浓郁的读书环境与氛围,丰富多彩的读  相似文献   

19.
一、异地交流,激发情感,引发共鸣 播放读书活动短片,短片由学生个体阅读活动、班级读书活动和校园阅读文化活动三部分构成。  相似文献   

20.
一、形成一个特色1.在校园环境上凸显特色。校园有书香——张贴读书名言,教室有书香——开辟班级读书角,活动有书香——定期举办"好书推荐"、"读书有感"、"亲子共读"等活动。2.在校园诵读上凸显特色。学校不断探索具有校本特色的读书模式,2008年以来,学校创编教师特色读书《书苑》,意在督促教师共读一本书;同时,学校开发校园启蒙诵读本——《亲子阅读》(低年级段)《阳光阅读》(中年级段)《成长阅读》(高年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