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八面来风     
《教育》2007,(4S):14-15
福州特殊招聘会:中小学自主招聘高校毕业生;海淀4万打工子弟今秋走进公办学校就读;厦门:让农民工子女免费上公办学校;上海农村教育更趋细化;山东省东营市千名农民免费上大学;……[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声音     
《山东教育》2011,(12):62-62
“截至2011年秋季开学,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已达约47.8万人.达历史新高。目前在公办学校就读的随迁子女约33.9万人,占总数的70%。”  相似文献   

3.
刘小平 《考试周刊》2013,(13):163-164
随着流动人口大量涌入我镇,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流动人口子女就学潮。为稳定大局,我校充分发挥流人地公办学校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主渠道作用。近十年来接纳1650位流动人口子女在我校就读.至今有461人在19个流动人口子女班就读。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副部长赵沁平11月20日表示,目前我国大部分流动人口适龄子女已经就学,就学形式基本上以在公办学校就读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前,南京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有6.7万名,不管就读公办学校还是民办学校,他们新学期使用的价值超过800万元的教科书将全部由政府买单。  相似文献   

6.
地方举措     
《教育》2007,(4S):9-10
北京:小升初实验班减招 今明两年拟停招试验班;上海:叫停5项中小学等级考试;福建:45万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广东:建立学校收支定期公示制度;黑龙江:民办高校将接受“年检”……[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科学》2008,(1):94-94
从2008年起,在南京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只要有意愿,将可100%“无障碍”各式入公办初中就学,以实现外来工子女义务教育的全覆盖。  相似文献   

8.
<正>南京市召开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工作表彰大会,宣布将逐步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三个延伸",即从义务教育向非义务教育延伸,从关怀学生向关注家庭延伸,从机会保障向文化融合延伸,确保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90%以上在公办小学就读,100%在公办初中就读。  相似文献   

9.
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进入义务教育阶段公办中小学就读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比例将提高到60%,“十一五”期间力争达到70%左右。  相似文献   

10.
郑宏 《安徽教育》2010,(5):14-15
<正>近年来,我省各地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公办中小学为主,建立了一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定点就读学校,初步实现了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同等待遇。为进一步保障进城务工就业农民随迁子女义务教育,从2010年新学期起,我省凡进城务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很多城市都在热议:棚户学校的去留、农民工随迁子女能不能进入公办学校就读等。此时,武汉市已开始尝试"两为主"(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立学校为主),率先以农民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1年,上海共有50多万名农民工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尽管公办学校接纳了近74%(约37万)的学生,但仍然有超过26%(约13多万)的学生就读于农民工子女学校。为了规范办学,提升教育质量,保证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平免费的义务教育,上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研究》2009,(11):145-145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领导相关批示精神,上海市教委积极推进农民工同住子女义务教育工作,依法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免费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一方面,加大公办学校建设的力度,降低农民工同住子女进入公办学校的条件,鼓励公办学校增加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力量按照基本办学条件举办以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为主的民办小学,逐步将符合基本办学条件的农民工子女小学纳入民办教育管理,并委托这些民办小学招收农民工同住子女。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2009年秋季开学,共有394280名非上海户籍人口子女在公办学校或政府委托的民办小学免费就读,  相似文献   

14.
40多万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成为上海市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外来农民工子女主要就读于私人办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与公办学校相比,前者在办学条件、资源配置上都远远落后,相差甚远。而公办学校出于教育经费、教学质量考虑,往往拒招农民工子女。针对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问题,首先要提高认识,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从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入手。另外,农民工子女非义务教育问题也值得关注,关键要在政策制定上切实帮助农民工子女成才发展。  相似文献   

15.
进城务工的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在流入地的义务教育一直是各界关心的焦点问题。而这些流动人口子女中,有一小部分能就读于当地公办学校,其余则只能就读流入地的民工子弟学校。为了解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现状,对苏州市公办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学生、家长及他们的任教教师实施调查,并对两类学校的调查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表明,就读不同性质学校的流动人口子女在"家长资本""社会资本""经济资本""心理资本"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进而引发不同性质学校教师对其所教授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情感态度差异。最后,研究得出流动人口子女要获得流入地较优的"教育资本",当地政府要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其关键要提升流动人口子女家长的"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据报载,我国现有流动人口1.2亿人,其中民工占大部分,若以学龄儿童少年占2%~3%的比例计算,就有240~360万人(也有学者推算出这个数字为700万以上)。他们无疑是国家义务教育普及的对象,为解决其上学问题,各地都想了不少的办法,并实现了部分或全部流动儿童少年就读于公办中小学的目标,例如2001年北京市流动儿童少年在公办学校就读的比例为69.33%,2002年深圳、苏州、张家港这个比例分别为63.31%、60%以上、100%。流动儿童少年进入公办中小学就读,绝大多数属于借读性质。借读期间,他…  相似文献   

17.
截至2007年7月,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主要为农民工子女)总数已达到38.57万人,其中53.88%的学生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就读。他们在学校里生活得怎样?笔者通过对K校日常工作的长时间介入、多方面观察,对12位老师和9名学生进行的半开放式的深度访谈,从交往的角度对流动儿童与上海本地儿童共同生活的现状进行了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18.
《教育》2006,(9):1-1
自今年9月1日新学年起,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开始实施。这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在北京,与此相关的一个大事件,则是全面整顿打工子弟学校的大行动。这个大行动终于在开学之际有了很大的进展——大部分农民工子女已陆续进入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19.
据介绍,2010年,南京市建邺区将投入20万元完善困难家庭学生助学机制、投入30万元为包括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在内的全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在全区推广四点钟学校等。自2008年秋季开学起,居住在建邺区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从小学一年级起100%进入公办学校就读。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两为主”政策正在逐步实施,广东省异地高考政策和广州市畀地中考实施方案业已确定.进一步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广州市就读和升学降低了门槛。然而.这仅仅是教育公平的起点,还要关注教育过程公平和教育结果公平。在广州市公办学校就读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水平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什么困难?什么因素影响着其学业成绩的提高?文章从实证的角度,通过对广州市第四十中学初中三个年级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和本地户籍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其学习存在差异的原因,以及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