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4月24日,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主持召开了“外文局通联工作会议”,这是继1995年3月的“外文局通联工作研讨会”之后第二次全局性的专门会议。会议的主要内容是总结外文局自上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展,交流通联工作经验,提出今后全局通联工作的发展思路。3年来外文局通联工作得到了局领导和绝大多数杂志社各级领导的重视,形成了一定规模,有了明显进展。直接从事通联工作的同志和他们所取得的工作成绩,在改进和提高期刊  相似文献   

2.
《人民中国》开展通联工作较早,伴随着杂志已有40多年的历史。我是从1993年开始搞通联工作的。卫作之始,社领导跟我谈话,通联工作是《人民中国》这本杂志直接对读者开放的窗口,通联工作即是外事工作,从事通联工作既需要较高的日语水平,也需要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和责任心,听了这番话,我唯一的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从60年代初就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负责,现有两位同志专门做这项工作。建章立制,做好每封读者来信的处理工作中国报道社的通联工作的任务,就是为读者服务,沟通编辑部门与读者的联系,增进与读者的了解和友谊;为提高书刊质量和扩大书刊发行量服务;为发展国内外的世界语运动服务。国外世界语读者的来信涉及对我社书刊的反应、订刊购书、投稿(包括世界语运动信息)、  相似文献   

4.
通联工作是办好杂志的耳目,通联工作是联系读者的桥梁。因为它可以直接与读者联系,可以听到读者的呼声、意见、要求和建议。它是我们办好杂志,使杂志办得更具针对性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今日中国》历来重视通联工作今日中国杂志社的老领导陈翰笙、李伯悌同志在纪念《今日中国》创刊40周年时写的《回忆杂志的诞生》一文中这样写道:“我们一  相似文献   

5.
1995年3月24日,中国外文局召开了“通联工作研讨会”。局长扬正泉、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副局长黄友义以及局属各书刊社分管通联工作的领导、通联人员等约4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会上,大家就通联工作的性质、作用及如何做好新时期的通联工作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探讨。现将杨正泉局长在研讨会结束时的讲话及会上的部分发言整理发表,以期引起外宣部门对通联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重视通联工作是我们社的优良传统。自1952年创刊起,社里就充分意识到读者的意见反馈对于改进工作、提高杂志针对性的重要作用,并对通联工作定下了“来信必复”的原则。总编室还根据各语文部门提供的来信,编辑“读者信箱”栏目,在各文版刊登。这个栏目一直延续至今。我们在工作中认识到,通联人员需要有很高的素质。历来一些水平很高的编辑、翻译都曾直接做过通联工作,其中包括邱茉莉(爱泼斯坦已故夫人)、顾淑型等资深外国专家,甚至我刊创办人宋庆龄同志也经常亲自给读者复信,定期向部分读者寄赠杂志,增  相似文献   

7.
《中国报道》创刊47年来,通过通联工作始终与广大的外国读者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并把读者的意见和要求作为改进自己工作的动力和加强杂志针对性的关键因素。1996年,中国报道杂志社通联部门收到了来自50多个国家的1000余封读者来信。来信涉及订刊、购书、捐款、投稿、对刊物的反应等许多方面。本刊请该社从事通联工作的同志,将外国读者来信中对该刊文章和图片的反映以及建议的内容,摘要归纳整理,发表在这里,以供外宣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大书架     
《朱穆之论对外宣传》一书,已由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朱穆之同志是我国新闻、宣传、文化界的老前辈,曾长期担任中央对外宣传部门的领导,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对外宣传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这本文集,收入了朱穆之同志自1978年至1995年6月期间关于外宣工作的讲话和文章。  相似文献   

9.
忆姜椿芳     
中国翻译工作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中国译协创始人姜椿芳同志,他于1987年12月17日逝世,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作为中国译协办事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我有幸在姜老领导下工作过,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姜老却有高山仰止之感。  相似文献   

10.
忆姜椿芳     
芮敏 《对外大传播》2002,10(11):28-31
中国翻译工作协会成立20周年之际,我不禁想起中国译协创始人姜椿芳同志,他于1987年12月17日逝世,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作为中国译协办事机构的普通工作人员,我有幸在姜老领导下工作过,时间虽然不长,但对姜老却有高山仰止之感。  相似文献   

11.
为感谢在外文局系统出版社、杂志社工作的外国专家一年来为外文局对外书刊出版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劳动,1997年12月29日,外文局在西苑饭店举办了外国专家新年招待会。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曾建徵因公不能出席,委托外文局领导向在外文局工作的外国专家、外籍工作人员及全体职工表示问候。宋庆龄基金会主席黄华同志、外国专家局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各局室的领导同志、局系统各单  相似文献   

12.
正在黑龙江省小兴安岭西南麓,距绥棱县116公里处,有着一个神奇的带有远古气息的"原始部落"——绥棱国有林管理局五一"原始部落"。巍巍兴安岭,亲亲山水情,2004年初春我来到过这里,那时,我在负责全局的绿化工作,领导让我到山上五一经营所辖区,也就是现在新开发的森林生态文化旅游景区——"原始部落"寻找兴安杜鹃,准备移植到局址绿化。经营所的几名同志陪我到山  相似文献   

13.
船山诗学性情观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清之际 ,正是传统文化大整合的一个重要时期 ,此时的王船山继承、综合和发展了古典诗学理论中的“言志”与“缘情”的优秀传统 ,重申了“诗道性情”的诗学本体论 ,试图以对“情”的肯定来纠宋诗之偏颇 ,以对“情”的规范来正李贽、公安末流及竟陵派的鄙陋 ,以对“情”的“自得”和“自之所历、目之所见”的强调来补前后七子拟古的失误 ,以对“情”的本原和超越状态的追寻来实现“写通天尽人之怀”的艺术审美理想和人生人格理想  相似文献   

14.
尊敬的“田汉戏剧奖”的各位评委,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中国田汉研究会”,也代表“中国田汉基金会”理事长周巍峙同志和副理事长和秘书长、“田汉研究会”副会长邓兴器同志,对第17届“田汉戏剧奖”评奖的开幕表示祝贺;对诸位17年来为发展我国戏剧创作所作的极有意义的工作;对诸位在17年来所取得的丰硕的成果及付出的辛劳,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相似文献   

15.
2007岁末,《对外传播》一行如期见到了朱穆之同志。采访朱穆之同志的计划已经酝酿了一年多,本来,记者预设了很多问题,以分享一名新时期外宣工作开拓者对中国外宣事业的见证。当我们刚想启动一个个采访话题时,穆之同志却笑着拿出了一篇文章说:“我已经退下来15年了,怕谈不好,还是写了点东西,你们看看吧,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们再深入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我1964年大学一毕业,就来到人民中国杂志社从事通联工作,至今30余年。30多年来,编辑部每年平均收到读者来信200~300余封,多时四五百封,经我回过信的读者,累计可达上万人次。从1980年~1995年3月收到读者意见卡数万份,最多时每月1500多份,至少每月也能收到六七十份。这些均经我阅后作了不同处理。针对不同的读者,我起草过各种内容的信,包括祝贺、感谢、慰问、赠物、代找笔友、解答问题、道歉,唁函等等。我回的信加上翻译、整理读者来  相似文献   

17.
2010年5月,河北省委常委、组织部在部机关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动员会上,明确提出了:"我为组织工作奉献、我为组织工作负责、我为组织工作争光"新要求.这三句话概括了组织部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规范,也成为新形势下组工干部日常工作生活的风向标.这三句话,立足岗位奉献是高尚的精神境界,勇于真诚负责是对组织工作的基本要求.奉献是前提、负责是根本、为党旗争光是目标.三者之间是一个有机整体,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8.
9月23日至26日,外文局开了全局非贸易出版工作会议。刚刚出席完中共十五大会议的杨正泉局长在会上作了《贯彻十五大精神,从战略高度认识我局非贸易出版工作》的报告。中央外宣办三局局长赵少华、副局长王庆存到会讲话,局常务副局长赵常谦、副局长刘质彬出席了会议,副局长黄友义作了总结发言。参加会议的有中央外宣办三局出版处、财务处的有关同志,外文局编委会全体委员,各单位分管非贸易出版工作的领导和部门负责  相似文献   

19.
自1977年至1993年间,党和国家的第二代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陈云、胡耀邦、彭真等同志,曾多次来浙江省观察和休养,受报社领导的委派,当时,大都由我担任随行摄影记者。16年间,亲眼目睹他们的风采,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许多难忘的瞬间,久久定格在我照相机的取景框内,也永远留存在我的脑海里。叶帅谦逊风范第一次与中央首长近距离接触是在1977年11月17日。省警卫处派来的伏尔加轿车载着我驶入国宾馆汪庄,一下车,工作人员就来通知我:“首长在院子里散步,可以过去摄影。”我赶紧背上相机,循踪觅去。只见众人围着一位长者在拍电视录像。我定睛一…  相似文献   

20.
在纪念胡耀邦同志诞辰90周年的日子里,我不由得想起了1984年8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亲临黑龙江伊春林区视察的情景。因为我当时在伊春市委办公室工作,有幸参与了接待耀邦同志来伊春视察时的具体工作,目睹了耀邦同志视察的整个过程。虽然已经过去了22年,但回忆起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