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代山东作为西方基督教新教差会最早活动地区之一,先后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40多个新教差会派传教士来山东传教,对近代山东的教育、医疗、慈善等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在研究近代山东基督教史之余,也对目前国内档案馆、图书馆所见所知的近  相似文献   

2.
基督教新教差会在近代山东传教的同时,为了启迪民智,扩大基督教影响。先后在山东建立起了烟台博物院、青州博古堂、济南广智院、成章博物馆等10余处教会博物馆。教会博物馆因其中西结合建筑风格、丰富的展品及免费开放,吸引当时大量民众前来参观。教会博物馆尽管带有传播福音的功利性,但其在对当时普及西方文明、开阔民众眼界方面有积极意义,对近代山东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略回顾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为核心的中国"新学"产生、发展之历程,着重对基督教传教士译著西书的规模、内容进行梳理.结论为:基督教新教从19世纪初开始入华传播.中国"新学"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略回顾以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为核心的中国“新学”产生、发展之历程,着重对基督教传教士译著西书的规模、内容进行梳理。结论为:基督教新教从19世纪初开始人华传播,中国“新学”是与之相伴而生的。  相似文献   

5.
邹振环 《出版史料》2002,(4):119-125
讨论近代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就离不开基督教所从事的文字出版,而在近代西学出版的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的翻译出版机构,绝大部分集中在上海。20世纪30年代是基督教文字出版事业的繁荣时期,1933年全国69所基督教新教出版发行机构中,有39所在上海,占56.5%。1937年统计的中华基督  相似文献   

6.
一、概念澄清:基督宗教不等同于基督教 首先要澄清一下概念,那就是基督宗教不等于基督教.虽然一字之别,但内涵差以千里. 在世界范围内,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被统称为基督教,都以《圣经》为经典.在中国,基督教则专指"新教",又称为"福音教"或"耶稣教";在我国,基督宗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统称.  相似文献   

7.
19世纪初期,由传教士启动的西学东渐运动,奠定了基督教新教在华出版事业的基础,同时,拉开了中国文化向世界近代文明迈进的序幕,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是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的总称。在山西传播最早的是天主教,始于1620年,至今已有380多年的历史。其后,19世纪70年代新教也传入山西。本文试图从基督教音乐方面着手,对其在山西的传播及本土化进行简要探述。  相似文献   

9.
试论基督教入闽传教策略的演变过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唐、元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的不同差会曾三度传入福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西方传教士们为了使整个福建福音化,均采取了各不相同的传教策略。这些传教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教的成败,同时也对福建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试图对基督教入闽的传教策略的历史演变过程进行阐述,并就其功过得失以及对福建的影响作出相应评价。  相似文献   

10.
英国浸礼会属于基督教新教差会浸礼宗的分支,该会要求教徒必须受洗而得名.成立于1792年.1845年,英浸会总部派传教士哈德森、吉若姆来宁波传教,但10余年间发展不大,遂将教务转交英国圣公会.1861年,该会义派传教士来山东传教,开辟山东教区.1952年,随着新中国成立,英国浸礼会撤出中国.本文将回顾英国浸礼会在华活动长达百余年的历史活动,以求管中窥豹,重新审视西方新教差会在近代中国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1.
医学传教是基督教(新教)传教的重要途径。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政府的禁令和澳门天主教势力的拦阻,基督教(新教)传教士在广州、澳门两地难以容身,只能在南洋各地向华人传教,间或在澳门、广州有些活动。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以后,香港割让,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传教士顺势将活动据点迁移到这些口岸城市。1860年以后,随着《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的签订,传教士活动扩大到沿海、沿江和广大内地,医学传教进入新的阶段。本文主要叙述1860年以前的时期。一、马礼逊时期:医药传教事业的开拓1807年,英国新教传教士马…  相似文献   

12.
基督教传入我国后,基督教青年会在全国范围影响力日益加深,在东北地区发展尤为蓬勃,基督教青年会对东北近代体育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  相似文献   

13.
杨洁  亓萌 《浙江档案》2007,(8):52-54
基督教是天主教、新教和东正教的总称,是世界第一大宗教。在杭州历史上,基督教的传入不仅带来了现代学校(如抗二中的前身蕙兰中学、泓道女中和之江大学等)的刨办和西医(如浙医二院的前身杭州广济医院)的传播,也影响了杭州的城市建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1889年创办的培正中学,是一所由华人自主创办、华人捐资、华人管理的基督教中等学校,本文通过其创办缘起、发展、经费筹措等方面的考察,以其为典型个案展示近代基督教教育中国化的艰难历程。  相似文献   

15.
作为近代历史上规模较大的外来社会团体,基督教青年会在我国近代体育事业发展历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从历史渊源上分析,基督教青年会引入中国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马学剑 《晋图学刊》2022,(5):28-32+40
在实践中,图书馆对基督教文献的分类出现了一些错误,根本原因是《中图法》B97基督教类目设置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圣经分类不当和宗派分类不当两个方面。由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存在着很深的关联,因此圣经的内容与另外两教的经典存在诸多相似或相同之处。基督教在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三大教派外,还存在若干小教派。宗教领域虽然冷门但不可忽视,应尽快修订类目使《中图法》更符合实际,更为专业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7.
王世伟 《图书馆》1998,(5):72-73
文章介绍了《中华基督教会年鉴》的编辑出版情况和主要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近代报业开始于19世纪外国人在华创办的报刊,以传教士创办的报刊为主将近两百余种。马礼逊作为首位基督教新教来华传教士,受到本国教会的委派不远万里只身前往异国他乡,是首位在中国开展了翻译《圣经》、编纂字典、创办刊物、设立医馆等活动的新教传教士,被视为新教在中国传播的始祖。但传教活动的前提条件是语言上的沟通,因此,文章通过对马礼逊在华传教时期的部分信件进行文本分析,以此来窥探传教士群体在华传教的日常生活中的汉语学习以及人际交往状态。  相似文献   

19.
谢铭 《兰台世界》2011,(6):28-29
文章对近代广西教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认为广西教案主要是由于战争、传教士的行为及抢劫等原因引起的,但根本的原因是基督教未能包容广西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对近代广西教案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研究,认为广西教案主要是由于战争、传教士的行为及抢劫等原因引起的,但根本的原因是基督教未能包容广西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