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文丹 《新闻世界》2013,(7):144-146
【摘要】微博近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在舆论监督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监督回应方面的作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被监督方尤其是被监督官员很少利用微博进行回应。本文主要研究对象为微博舆论监督,以“表哥”杨达才案为个案,从现代媒介环境的变化所带来的话语权的重新分配,以及微博相较传统媒体在舆论监督回应中所具有的优势这两方面进行研究,从而呼吁在微博舆论监督迅速发展的时代,微博的舆论监督回应也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
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微博作为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成为了公众舆论监督的重要场所。在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舆论监督方面也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欢"事件的微博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析微博传播中舆论监督作用的产生过程、效果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为规范微博舆论监督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热门新浪微博为研究载体,分析微博平台监督舆论的优势,探究在此舆论场进行舆论监督所呈现出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微博开展舆论监督的发展策略,以期为社交媒体时代网络环境的维护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媒体近年来得到迅速普及,其社会功能日渐完善,综合影响日益增强.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依托强大的网络资源平台,网络监督逐渐兴盛.人们已习惯通过网络了解天下事务,评判是非曲直,参与舆论监督,这是对传统舆论监督的有益补充,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5.
蒋欣 《视听》2016,(7):162-163
微博舆论监督作为互联网时代自媒体发展的必然产物,其影响力在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迅速膨胀。它借助互联网传播迅速、普及率高等优势,成为公民获取信息、参与政治的有效途径。同时延续了互联网无门槛、虚拟性、商业性等特点,微博舆论监督也不可避免地滋生了虚假信息和微博舆论暴力,也具有把关人缺失所造成的公信力堪忧等缺点。本文主要以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微博舆论监督的发展过程,揭示其基本特征,探究微博舆论监督正面和负面影响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人们使用微博的形式多种多样,微博问政、微博购物相继出现,微博舆论监督作为微博使用的形式之一,其内容已经成为了微博传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与带来的影响也对社会具有重大的意义.何为微博舆论监督?笔者认为,微博舆论监督是微博使用者通过微博信息的发布、接收与分享等活动对个体和组织形成舆论压力,从而最终达到监督功效的活动.与传统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相比,微博舆论监督的主体与监督对象更加多样,微博舆论监督的过程与结果更难预测与控制.  相似文献   

7.
吕菲 《今传媒》2012,(7):21-23
近年来,随着微博的迅猛,政务微博也得到重视。尤其是2011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舆情源头,仅次于新闻媒体报道,中国舆论的重心迅速向微博转移,网民爆料的首选媒体更多的转向微博。但是不成熟的政务微博还存在很多问题,而对于政府,如何利用微博进行舆论引导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公共课题。  相似文献   

8.
2011年春节期间,一起非常值得关注的公共事件,就是微博"打拐".1月25日,中国社科院学者于建嵘在新浪微博呼吁"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得到了网友热烈回应.一些被拐卖儿童已经被顺利解救. 我们首先关注一下在这起事件中起关键作用的新媒体--微博.在去年著名的浙江"钱云会案"中出现的公民观察团,以微博小试牛刀,公民观察团赴现场考察,充分发挥了公民的监督作用,是媒体促使公民参与的一个范例.而此次的"微博打拐",也是社会力量借助微博,与传统媒体一起救助乞讨儿童的公民行动.  相似文献   

9.
舆论监督 是职责也是义务 我们党历来重视新闻舆论监督,改革开放以来,舆论监督被提升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发挥了突出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党政监督、法律监督、民主和民主党派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五大监督”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监督体系,舆论监督是这个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舆论监督为新闻媒体运用舆论的独特力量,所以监视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在微博迅速发展的今天,图片微博以其直观、多元、传播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热门微博上一张图片而被人所熟知的人和事非常多,比如最近杨家川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事件、成都忠犬等。本文以新浪微博2011年及2012年度的十大热门转发微博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热门图片微博的界定,分析了图片微博形式、内容以及传播方面的特点,最后剖析了热门图片微博的社会作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促进与传统媒体融合,凝聚微小力量传递爱心。  相似文献   

11.
陈刚  邱慧 《今传媒》2014,(1):8-10
在微博迅速发展的今天,图片微博以其直观、多元、传播快捷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因为热门微博上一张图片而被人所熟知的人和事非常多,比如最近杨家川回族自治县公安局局长白勇强事件、成都忠犬等。本文以新浪微博2011年及2012年度的十大热门转发微博为研究对象,给出了热门图片微博的界定,分析了图片微博形式、内容以及传播方面的特点,最后剖析了热门图片微博的社会作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促进与传统媒体融合,凝聚微小力量传递爱心。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法制观念和民主意识的不断增强,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日益彰显出来,被党和政府列为匡正党风和社会风气的主要手段之一(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1998年10月,朱总理在视察中央电视台时,给<焦点访谈>题写了四句话:"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充分肯定了焦点访谈立足于领导关注、百姓关心、普遍存在的选题原则及其良好的社会效应.政府的倡导,社会的需求,特别是通过有效的舆论监督,一些老百姓的难题得到了迅速、公正的解决,使新闻舆论监督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发挥着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结合起来,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可见我们党对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视。新闻监督是舆论监督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手段。在新时期的新闻工作中,新闻记者开展新闻舆论监督要坚持"帮忙不添乱"的原则,注意策略和方法,讲究批评艺术。  相似文献   

14.
微博舆论监督及其法律边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这一新兴的媒介工具在被人们逐渐熟悉的过程中,已经初步展现出了其在舆论监督方面的力量.一条条短小的微博文字,可以给网络及现实社会带来重大的改变,这种改变较为明显地体现在舆论监督方面.笔者将之形容为"微博的舆论革命".正是由于微博参与到公共事务的舆论监督之中,使得很多关系到人民生活、社会持续发展等问题得以快速解决.但同时,微博方便快捷和强大力量的背后,也隐藏着令人担忧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微博的出现催生了舆论监督的新时代,就现状分析,微博舆论监督具有表达方式与手段的多样化。一是公众对公共利益委托对象的信息披露直接实现了舆论监督;二是公民利用微博策划公共事件进行舆论监督;三是公众通过转发与评论微博的方式参与舆论监督;四是名人充当"意见领袖"引导微博舆论监督;五是微博中的传言亦有舆论监督的功能;六是微博舆论监督成为一种双向互动式的舆论监督。文章认为,随着微博的不断完善,微博舆论监督还将会出现更多更新的方式与手段。  相似文献   

16.
<正>"采访难"是舆论监督新闻不争的事实。随着我国法律体系的日益完善,新闻舆论监督越来越成为我国监督体系中的重要渠道,强化舆论监督新闻采访技巧,对于提升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我国舆论监督作用的不断发挥,舆论监督新闻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同时也得到了老百姓的关注和喜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相似文献   

17.
左旼 《采.写.编》2016,(6):127-128
从2009年开始,我国第一个微博网站出现——新浪微博诞生.时至今日,微博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而且各种功能也更完善,微博最大的优势就是方便,具有互动性以及原创性.微博虽然在篇幅上具有"微"的特点,然而微博的发展势头和影响力却很大.微博使我国的大众传媒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实现了信息的即时传播.微博发展到这个阶段,对以往的新闻舆论监督有一定程度的补充,为平常人增添了话语权,且有很强的监督作用.本文重点就微博负面热点新闻的预判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邓晓旭  孙莹 《新闻知识》2012,(2):71-72,75
微博传播方式的便捷得到受众的青睐,其所关注的公共事件更是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郭美美事件"可谓其中引起关注度较高的事例。本文透过"郭美美事件"在新浪微博的发展,结合网络舆论监督的特点,简要概括并分析微博中舆论监督的平民化、实时性、广泛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和实效".这是"舆论监督"连续第5次出现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舆论监督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新闻舆论监督是现代社会监督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党报舆论监督内容的变化和报道领域的拓宽,党报舆论监督也更多地关注民生民瘼,透视社会热点、难点,聚焦事关百姓的重大问题,起到了为广大群众鼓与呼的作用。但无论何时,作为党报舆论监督者都要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始终坚持"三个围绕"和"四个有利于"进行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