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调查问卷"对691名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高等师范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学校对学生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和宣传力度不够,仍然存在一小部分学生对学术诚信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一定比例的学生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伪造数据,捏造事实"、"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等,男生学术不端行为明显高于女生;引起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现象较多"、"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处罚措施"等。最后提出了提高学生学术诚信意识和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采用自编的"高校体育类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调查问卷"对353名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进行调查,了解其学术诚信现状,探讨学生学术不端的具体行为,以及引起其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因。结果表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诚信现状不容乐观,不同性别学生对学术诚信重要性的认识有显著性差异;其学术不端行为主要表现为"伪造数据,捏造事实"、"抄袭、剽窃他人成果"和"通过花钱和找关系等不正当手段发表论文";引起学生学术不端行为的主要原因是"学术道德和学术诚信方面的教育与宣传力度不够"、"对学术不端行为缺乏有效监管和处罚措施"以及"学术腐败和学术不端现象较多"。并提出了提高学生学术诚信意识和遏制学术不端现象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有学术素养的体育院校学报编辑当充分了解体育学科的特性,谙熟体育院校学报的办刊状况与学术水准,肩负起引领体育学科学术发展方向的责任,积极引导体育学科学术争鸣的动向,善于扶持体育科研园地中的学术新秀,努力倡导体育科研中的学术创新,坚决反对学术不端行为。  相似文献   

4.
体育院校图书馆作为体育文献资源中心和体育信息服务中心,是体育院校师生获取信息资源最主要的渠道,理应在体育院校防治学术不端行为、维护体育学术诚信中发挥作用。结合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开展体育文献检测服务的实践,分析了图书馆在体育院校学术诚信建设中的优势,进而探讨了图书馆如何拓展信息服务为防治体育院校学术不端和维护学术诚信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风建设,惩治学术不端行为,教育部近期发出<关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  相似文献   

6.
体育学术期刊编辑遏制学术不端的审稿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目前体育学术论文撰写中存在的不端行为,提出了期刊编辑审稿过程中有效遏制学术不端行为的相关策略.主要有:1)运用学术不端检测系统;2)从参考文献入手,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追踪参考文献是否属实; 3)借助网络资源和作者群体,了解作者研究所用的仪器设备、实验对象是否属实;4)网络检索工具的使用;5)以"责任书"约束作者.  相似文献   

7.
科技论文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与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江 《体育科技》2006,27(3):92-98
科技论文中存在剽窃、抄袭、伪造或篡改数据、挂名、一稿多投、捉刀代笔等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科技论文中的学术道德失范现象的存在有害于学风建设,阻碍科研队伍的发展和科研人才的成长,影响学术交流,影响科技创新。认为:道德滑坡的社会大环境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本原因,学术研究领域中浮躁、浮夸心态和行为为学术道德失范推波助澜,人事与职称制度、学术激励制度和成果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是导致学术道德失范的直接因素,信息来源广泛化和信息复制便捷化为学术道德失范提供“技术保障”。科技期刊应通过倡导严谨学风,构建学术信用;引领知识创新,促进科技发展;树立国际形象,促进学术交流;跟踪社会热点,深化热点问题;加强自身建设,把好学术质量关等途径,以建立起应有的学术诚信,还学术殿堂以圣洁。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因研究生招生扩招、社会风气不正和学术评价及监督机制不完善等主客观原因,研究生学术不端事件频繁出现.本文通过对造成该现象的主客观原因分析,结合国外相关的经验得到启示,必须建立健全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保证研究生教育的高效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体育院校研究生学术规范的现状,及失范的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对策:健全国家及学校有关学术规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院校研究生诚信教育和学术规范的教育;发挥导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及教育引导作用,提高导师防治学术舞弊的能力;加大对各种学术不道德行为的惩治力度,提高学术腐败的成本;依靠社会舆论和社会道德加强对各种学术行为的监督.  相似文献   

10.
王燕  张蓓 《体育科研》2015,(3):80-87
规范的引文引用是遏制学术不端等行为的重要手段。然而,经抽样调查及研究分析发现,体育类核心学术期刊中存在虚假引用、数据修改、引用书籍未列起止页码、引文为网络资源者无法显示网页、转引二手文献等12种失范行为,针对于此,需要从作者的学术道德素质、学术评价机制、引文的规范化与法制化建设以及奖惩结合的方针逐步改进引文失范行为。  相似文献   

11.
在全国加强学术规范、大喊“学术打假”的氛围下 ,提出高校学报编辑要拓宽工作领域 ,增强服务意识 ,使学报成为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柱 ;增强质量意识和把关意识 ,提高把关能力 ;从操作层面加强学术期刊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学术自由的定义、历史、性质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学术自由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制度,表现在学术自由是社会主义现代大学民主理念与制度的积极体现等三方面。提出体育院校学报完善学术自由理念与制度的五项举措,如以学术自由为办刊的重要理念、促进现代体育大学制度的完善等,旨在为提高体育院校学报质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投稿须知     
为贯彻国家出版工作相关规定,进一步提高本刊质量,请作者注意以下投稿要求:1为减少不良学风问题的发生,本刊已运用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学术查重。本刊现只收电子邮件投稿,不收书面投稿。投稿专用邮箱为:tywhdktg@163.com。  相似文献   

14.
说明     
经查:本刊于2009年第2期刊出的施纯志、邹京、许建成的学术论文《中国大陆海滨浴场救生管理系统的功能研究》,使用台湾张培廉先生所著的《水域游憩活动安全维护手册》上册第二节的部分内容,没有注明出处,属于学术不端行为,现  相似文献   

15.
从《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大量退稿中,归纳分析了退稿存在的某些共性的问题:选题不当,内容陈旧,普适原则或方法的简单移植或照搬,方法不合理,综述稿件信息陈旧、缺乏提炼,资料性的介绍或描述,内容主次颠倒,可读性差。应树立独立思考的学风,健全学术规范,提高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6.
严正声明     
为净化学术空气,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本刊坚决抵制弄虚作假、抄袭剽窃的行为。特此严正声明:一、凡向本刊投稿的作者,敬请自觉遵守学术道徳与学术规范,遵守文责自负的原则。二、所有论文发表前,本刊沟通过《屮国期刊全文数据阵》进行住重W核。  相似文献   

17.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0,29(4):F0002-F0002
常波(1964-),男,中共党员,博士,沈阳药科大学博士后,硕士生导师。现任沈阳体育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常务副主编。全国体育院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高校学报研究会常务理事,辽宁省体育科学学会新闻与信息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体育学院学术带头人,沈阳体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学报委员会、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与本刊正式签署版权协议之日起的录用稿件,如若作者未按编辑要求在1个月内完成相应的稿件修改,也未提供合理书面说明的,以及涉及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的,本刊将做退稿处理,并视情通报其所在单位,相关损失由作者自行承担。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和文献计量等研究方法,借鉴普赖斯公式,以学术迹测度方法比较分析了中美德日核心体育学者的学术迹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美德日核心体育学者的学术迹测度值以一种“正“走势不断增长,中国与美国、德国和日本等学术发达国家虽然存在一定差距,但是学术成果的产出数量与质量呈现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中美德日学术迹产生波动的起因是成果扩散力度不够、学术传播渠道受阻和成果转换效力较弱;鉴于中美德日四国学术迹变化的动态对比,中国核心体育学者学术迹测度值的高低水平与其他三国相比处于劣势,且背后所体现的学术影响力存在缺位和缺失现象,但整体以一种线性姿态呈向上走势。研究建议:以高质量学术话语权建设目标为导向,创新推进我国体育学术评价改革方式;以国内外体育学科研究热点和学科发展方向为指南,敏锐捕捉体育学术热点话题,推动和扶持一批国内优秀体育学术期刊参与到国际话语权争夺之中,拓宽学术传播渠道,提升中国体育学者自身的学术积累量度。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7,(3):1-8
把握学术发展脉动和走势、占领国内外学术领域的制高点、发挥引领学术潮流作用一直是学术期刊奋斗的目标。《体育与科学》杂志于2017年3月11日举办了以"学术期刊引领力"为主题的论坛,邀请专家学者对杂志发展及其在体育学科建设中如何有效发挥学术引领力等重要问题进行学术对话。专家们建议期刊要坚守学术本真,传播体育学术价值,肩负"顶天立地"的学术使命;坚持跨界性、思想性与开拓性的传承,走出具有独立风格的创新发展之路;加强人才队伍和期刊平台建设,积极探索灵活的商业模式,构建良性期刊体制创新机制,助力学术引领;坚持走数字化出版转型与融合的信息化和"引进来,走出去"的国际化之路,提升学术质量和竞争力,引领规范学术风尚,构建本土体育学科学术话语体系,促进中国体育学的繁荣与发展,推动中国体育学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