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论档案的文化价值岳宗福张秀芹我国《档案法》明确规定:“中央和县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显然,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载体也必然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一、档案和文化档案是人类历史活动的真实记录,...  相似文献   

2.
由于档案馆本身的性质和任务 ,决定了它不仅具有贮存、积累文化的功能 ,而且同时也具有传播文化的功能。吴宝康教授在《档案学概论》中明确指出 :“档案是贮存和传播知识的一种形式”① ,将档案贮存知识的功能与传播功能并列 ,已经成为档案界的共识。但是 ,就档案馆发展现状而言 ,两种功能之间的发挥似乎存在较大的差距 ,传播功能的潜力有待于发掘。因此 ,笔者认为 ,新时期的档案馆更应该注重其文化传播功能的发挥。一、塑造档案馆“文化形象” ,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既然档案馆是文化事业机构 ,它与图书馆、博物馆一样 ,必须具有文化气息 ,必…  相似文献   

3.
文章就档案馆如何围绕“大力推进档案文化建设战略”目标任务,实现从实体档案馆、数字档案馆向档案文化主阵地的又一次自我完善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4.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指出“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从法律层面凸显了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档案馆应树立文化惠民服务理念,在做好档案“收、存、管、用”的同时,加大实施档案文化惠民服务,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档案馆文化传承、价值引领、社会教化的独特作用。本文以泰州市档案馆为例,探索档案文化惠民服务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论档案文化     
目前,“档案文化”已经成为一个经常出现的高频概念,对于档案文化的研究文章也越来越多,比较集中而系统的研究当数专著《档案文化论》。由“档案文化”延伸开去还已经有了“档案文化产业”、“档案文化刊物”等概念。前者可见《北京档案》2004年增刊“档案文化产业论坛”上集中刊发的“浅谈档案文化产业的发展”、“浅议档案文化产业的拓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档案馆的文化属性是由档案馆的性质决定的.也是档案法律法规早有规定的。1983年颁布的《档案馆工作通则》明确指出:“档案馆是党和国家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是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是各方面工作利用档案史料的中心。”1987年颁布的我国第一部档案法,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的文化事业机构,  相似文献   

7.
傅红雁 《档案时空》2011,(12):3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摆上了党和国家发展的大局,成为重要的国家发展战略。档案馆作为文化事业机构,不仅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档案馆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优势在于档案馆拥有浩如烟海的档案信息资源,这些信息横连百业,纵贯古今,具有原始性、系...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民族文化的百花园中,各级档案馆保存的浩如烟海的各种门类的档案独具特色。丰富的档案信息资源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真实记录,记录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成败得失,是我们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借鉴外来文化优秀成果的宝贵资源。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档案是一种文化资源,档案事业是文化事业。我们应该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档案馆建成先进文化的传播基地。一、档案馆成为…  相似文献   

9.
档案编研涵义新探张爱春,董益群“编研工作”这个术语,最早见诸于1960年《档案工作》第2期刊载的河北省档案馆的文章《我省档案馆的编写研究工作》,而真正作为档案馆的一项工作用语,则是在1980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国家档案局《关于全国档案工...  相似文献   

10.
再谈企业档案馆质疑●马素萍自笔者“企业档案馆质疑”在《浙江档案》1996年11期上刊载后,先后看到两篇商榷文章。一篇是王茂跃同志的“企业档案馆并非国家档案馆”(《浙江档案》972),一篇是杨爱东、刘军同志的“对‘企业档案馆质疑’的质疑”(《北京档案...  相似文献   

11.
目前,已有为数不少的高校建立了档案馆。那么高校档案馆究竟是什么性质的档案馆呢?1989年10月10日原国家教委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认为,“高等学校档案馆属事业单位档案馆。它既是学校档案工作职能部门,又是永久保存和提供利用本校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但在档案学界,有一种观点始终认为,高校档案馆“实质上是机关档案室的性质”①。如果高校档案馆是永久保存档案的科学文化事业机构,那么正如《办法》第34条所规定的那样,“高校档案馆应当按照规定向全校和社会开放档案”。如果高校档案馆只是机关档案…  相似文献   

12.
《北京档案》2012,(9):59-60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北京市档案馆继出版《档案中的北京文化》史料专辑之后,又编辑《北京文化叙事》作为《北京档案史料》2012年第3辑出版,该书共刊登有关北京思想传承、文化教育、文物保护、社会风俗等方面的文章24篇。  相似文献   

13.
温家宝总理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指出:“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最真实、可靠地反映了时代文化,揭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演变的轨迹。因此充分挖掘档案的文化底蕴,发挥档案在文化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积极探索档案馆参与社会文化建设途径,是当前摆在档案馆面前值得研究和努力实践的重要课题,也是档案馆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档案馆文化的特有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规定:“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  相似文献   

14.
档案馆"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功能辩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档案和档案馆的社会功能可以抽象地概括为“资治”、“存史”和“文化传承”。三者之间存在“资治”为源、“存史”为本、“文化传承”为实的辩证关系。“资治”是档案现象的成因 ,也是“存史”和“文化传承”等功能的源泉。“存史”是社会赋予档案馆的最高使命 ,是档案馆的根本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的提出是在特定社会背景下对档案职业的一次“重新发现” ,是对档案馆社会功能的高度涵盖 ,它具体体现在档案馆的“存史”、“资治”功能之中。狭义的档案文化效用不同与广义的“文化传承”功能 ,它只是众多档案利用形态之一。在强调档案文化效用的同时 ,决不可本末倒置 ,忽视甚或忘却档案职业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5.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持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档案利用程序,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需求,要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本文以档案数字化改革为背景,结合绍兴市档案馆近年来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探讨档案文化供应链、价值链、客户链的构建与打造,提出了更新数据思维、根植地方沃土、注重联动融合等有关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6.
浅谈档案馆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馆作为档案的保管基地,其文化建设的意义在学术界已得到越来越深刻的认识,翻阅档案书籍和报刊,涉及档案馆文化建设的文章比比皆是。但是,学术界的这一成果似乎并没有转化到实际的档案工作中,社会对档案的这一功能也没有充分的认识,提到档案馆,人们想到更多的还是它的神秘,而不是承载社会文化生活的基地。  相似文献   

17.
《浙江档案》2023,(12):25-26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县档案馆作为基层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遂昌县档案馆准确定位、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大作为,大力推进县域档案文化的蓬勃发展。遂昌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红色资源丰富。被称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明代著名戏剧家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期间,写下了文化瑰宝《牡丹亭》;1927年1月浙西南第一个党支部在遂昌建立,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做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必将为档案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档案部门应当准确定位、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加大作为。作为社会活动真实记录的档案工作,同样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第十条和《档案馆工作通则》第二条都将作为  相似文献   

19.
“公共档案馆”的提法最早来源于英国。1838年8月14日,英国依据新颁布的《公共档案法》设立一个中央档案机构,那就是公共档案馆。成立这一机构一方面是出于实际的考虑:随着国家机构的膨胀,文件数量激增,公共文件的保存状况令人堪忧;另一方面是由于文化方面的需要。发展到现在,英国的公共档案馆已趋向成熟,它不仅成为收藏公共档案并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文化事业机构,更成为公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我国的公共档案馆建设才刚起步。2004年4月23日,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顺利开馆,正式揭开了各省市建立“公共档案馆”的序幕。公共档案馆作为一样…  相似文献   

20.
近三年来,绍兴市档案局(馆)档案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越地记事——史前时期至二十世纪中叶》被称为宣传绍兴历史文化、推介绍兴旅游的“文化金名片”;《稽山长歌——纪念新中国成立暨绍兴解放60周年档案文献图集》被绍兴市文化强市建设领导小组评为“优秀文化产品”;《绍兴与辛亥革命》被绍兴市社科联立项为“‘十二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纪念绍兴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展览》被誉为“绍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巡回展览”;《越地记事——档案里的绍兴历史》陈列展被省档案局命名为“浙江省国家综合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并被教育部、国家档案局命名为第一批“全国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