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红樱信箱     
我最最最喜爱的杨红樱阿姨:Hello!这是我第二次给您写信了。记得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时,非常激动,当我收到您的回信,我高兴得都快疯了,立刻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朋友们,她们可羡慕我了,我高兴了好久。还记得在回信中您送我的一句话吗?“成功的希望永远是给那些有准备的人!”我把这句话  相似文献   

2.
小时候你一定问过妈妈:“我是从哪来的?”还记得妈妈怎么说的吗?“医生叔叔送的!”“垃圾堆里捡来的!”当时,你一定相信了。可现在,你会翻翻书本、问  相似文献   

3.
记得前年的一天,一位同事告诉我:“这次被公审的,有原三兴中学的学生高××。”我听了心里不禁咯噔一下:高××曾是我任教班的一位“差生”呀!几天过后,我心头还是觉得有一种沉重的压抑之感。昨天学校里的“差生”,今天社会上的犯罪分子,多么怵目惊心!诚然,学校的“差生”不等于  相似文献   

4.
2003年12月23日深夜,一个寒风凛冽的深夜,一个漆黑恐怖的深夜,一个让重庆市开县高桥人民失去243位亲人的深夜!当我们学校的校长邓廷祥得知“井喷”事故的消息时,惊出一身冷汗。我们学校离“井喷”现场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学校有1020名住校学生正在熟睡。毒气和死神正向学生们逼近!必须尽快把学生转移到最安全的地方去。他果断启动了“安全应急预案”。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邓校长那振聋发聩的声音:“老师在,学生在!不论发生什么情况,我们都必须和学生在一起,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出事!”住在学校的老师们飞快地组织学生、清点人数,稳定学生情绪。虽…  相似文献   

5.
记得在一个早上,校长彭启明同志对我说:“现在介绍一个学生到你班旁听。”我当时很奇怪:已经是学期中途,哪来的学生呢?而且本班人数已超额(五十二人),又怎样安插他呢?我提出了疑问,彭启明同志说:“他是文教科介绍来的,暂时在你班旁听,过几天再说吧!没有位置叫他自己解决。”於是,张发仁就在我班学习了。  相似文献   

6.
还记得达·芬奇笔下蒙娜丽莎那经典的微笑吗?她的微笑,曾经使多少人驻足画前,凝眸沉思,产生过多少无限的遐想!可见,微笑,是一种无声的情感的交流。曾记得这样一句话:教师是教育内容与教育对象相互传递的艺术媒体,是知识再现的创造者,是学习兴趣的引发者,是情与爱氛围的营造者。因此,我觉得,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情感。而我的那份情感——就是给予学生一份真诚的微笑。在微笑中,我感受到了学生良好的心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我和学生之间有了一份和谐的融洽,一份愉悦的共鸣。  相似文献   

7.
亲爱的妈妈 :  您好 !太阳又落到了山的那一边。每当这时 ,看见太阳的光芒照耀在别的孩子脸上 ,看见他们那恬甜的笑容 ,爽朗的笑声 ,看见他们拉着父母的手悠闲地散步时 ,我心中竟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毕竟在我 7岁以前 ,我们全家也曾一起散过步呀 !妈妈啊 !您是否记得八年前 ,您对我和妹妹说过的话 ?您说我们要乖 ,要听爸爸的话 ,您会常回来看我们的。可是 ,妈妈 ,您知道吗 ,自从那天后 ,我和妹妹趴在窗台上看了多少次日出、多少次日落 ?您是否记得您还有两个女儿 ?八年来 ,她们每天都盼着您的归来 ,她们天天看着过往的人影 ,是多么希望他们…  相似文献   

8.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胡老师,您好!您曾做过我刊的封面人物,还记得吗?胡明道(以下简称胡):记得,当然记得,那是在1993年第4期,我的自述文章题目为《“着迷”与“着迷”以后》。记者:对,就是这篇文章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听说您的原创性科研课题“学长式教学”还与这篇文章有关系哩!胡:“学长”这个概念的确与这篇文章有关。“学长式教学”理念中包含着我的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课堂观以及教学观。在四年的探索中,它走过了遭质疑(“老师”怎么能成为“学习者”?)→被支持→受欢迎(理念新,操作性强)→被吸纳的过程。在贵刊的大力推介…  相似文献   

9.
据说,当初妈妈生我时就想要个女孩,但不幸妈妈生下了我这个调皮的男孩。我是多想成为一个女孩呀! 记得那是在我刚会说话,刚知道事儿的时候,妈妈对我说:“当时我生你时,我就想生个女孩,因为女孩聪明、漂亮,又懂事,也不调皮,还能帮我干活。”总而言之,妈妈说了一大串夸赞女孩的好话。当时,我厌烦地对妈妈说:“那你把我给卖了吧。”  相似文献   

10.
[习作要求]这次习作是给长辈写一封信。长辈可以是你的亲人,或其他比你年长的人。我国的一位小朋友还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过信呢!信的内容由你定,可以谈谈身边发生的事情,可以说说家乡的变化,可以讲讲自己的心里话……[佳作示例]给外公的一封信敬爱的外公:您好!外公,您去新疆好些年了,身体好吗?这些年来,您生活得温馨愉快吗?在此,我祝您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外公,您知道吗?前不久,我参加县中小学生书画比赛,获得了二等奖。这二等奖凝聚了老师的多少心血,汇聚了我多少汗水啊!记得那天,老师把我送进考场,满怀期望地对我说:“雨蒙,一定要发挥出你的…  相似文献   

11.
<正>“我当时高兴得都跳起来了……”北京市海淀区北坞小学六年级学生,刚满12岁的汪婧已经说不清楚自己看了多少遍手中这封不同寻常的信,满脸抑止不住的笑意,“温家宝总理不仅回复了我给他写的信。还亲笔修改了我信中的一个病句。这太令人难以相信了!”  相似文献   

12.
一篇文章中,往往有几个重点词语、句子.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扣住它们来进行讲解,就能使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更深更透.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记得五次战役的时候……就累得昏倒路旁了”这一部分回忆了大娘为给战士们送打糕昏倒路旁的事.教学时,我抓住“这真是雪中送炭”这个重点句子,指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感情. 指名学生读了这部分课文后,我首先提出:“‘这真是雪中送炭呀!'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事?‘雪中送炭'本来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弄清“这”是指送打糕这件事.雪中送炭指下雪天很冷,送去炭给别人生火取暖,比喻在急需要的时候给人以支持和帮助.接着,我提出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把  相似文献   

13.
地震发生后,胡主席立即号召全国人民: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动员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抗大灾!人民的好总理温家宝,带着党中央的温暖和关怀,第一时间赶到灾区慰问灾区人民:"失去亲人不要哭,你们心痛我  相似文献   

14.
对学生好     
一次和同事在学校食堂吃饭,两个曾经教过的学生路过餐桌旁看见我,高兴地跟我打招呼。很久没见她们,我也很亲热地跟她们说话。她们走后,同事感叹:“傅老师,你对学生真好!我上完课就懒得理学生了!”  相似文献   

15.
<正>有教师说,一个好的导入,一节好课就成就了一半;也有教师说,只要不脱离课标,就可以把课上成各种随心所欲。鉴于这一思路,我尝试着把自己的几次公开课、赛课导入设计成以下几种模式:把课堂当成一场电影在开设"我知我师我爱我师"校内公开课时,我以"一个曾经的学生和她的初中老师的QQ对话"作为新课导入:师:当年我带你们班搞了一次辩论赛,记得吗?生:记得记得!还记得老师当初送我一个本子呢,我一直珍藏着。  相似文献   

16.
教《一夜的工作》一课,教师正饱含深情地向学生介绍总理忘我工作的生活片段:“有一次,总理已经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一个坐在后排的学生把手举得高高的提问:“老师,那总理有没有洗澡?”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竟有人问出这样的问题?我一时愣住了,但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说:“这个问题有意思,大家一起说说吧!”学生们兴趣盎然,你一言我一语。生1:“总理洗了澡。因为那么长时间不洗澡不舒服,工作起来无法集中精神。况且总理是很讲究卫生的。”生2:“我不同意。总理应该没洗澡,从‘连续’这个词可以看出。”生3:“总理工作很认真,很珍惜时间,…  相似文献   

17.
今天是教师节,我们还没有给老师准备好礼物呢!这可是小学里最后一次给老师送节日礼物了。该送什么呢?我赶紧召开班会,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淘气鬼贺祺开口了“:送金嗓子喉宝!嘻嘻!”“去去去!”小播音员木子叫道“,送老师一个靠垫!”“不行,不行,我看到老师前几天刚买了一个。”“对了,”我灵机一动说,“记得后山坡上的那些花吗?”“那是我们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播下的种子。”“送给老师一束花来代表我们的心意!”“好!”说干就干。上了山坡,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最后,我们先把采来的花儿按颜色分成黄色一丛,紫色一丛,然后再扎成漂亮的…  相似文献   

18.
寻找光明     
父亲破产了! 这真是晴天霹雳!还记得那是个飘雪的冬夜,父亲是何等痛苦地对我说:“孩子,你一定要考上大学,继续爸爸的事业,为爸爸争口气!”“我?考上大学?”我由震惊到恐惧,这太突然了!我能考上大学?简直是笑话!从初中到现在的高中,我几乎没读过一天完整的书,倚仗家庭的富有,不知把多少时间花在吃喝玩乐上!我不知浪费了多少光阴!而现在我却要面对这么残酷的现实……那一夜,我平生第一次失眠了。  相似文献   

19.
歌声传情     
湖北天门郭克勤To:我的家人家是温馨的港湾,我的家人是我永远的坚强后盾,祝他们在2007年里身体健康,开心每一天!安徽六安朱瑞To:我量好的朋友何洁、黄伟伟我三个曾是无话不谈的“死党”,现在高中不在一起上学真的很可惜,我很想念她们,希望她们能永远记得我这个朋友。  相似文献   

20.
王光武 《教育文汇》2009,(11):20-21
高考前,讲解模拟卷上曾巩的《赠黎安二生序》,随口问,你们学过什么类似的文章吗?齐声答:“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我一听便率意溜一句,送你们一篇赠序如何?学生都高呼:“好!说话要算数。”没想到,你们常常追逼:“老师,写好了吗?我们等着呢!”是的,我该写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