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曾光 《世界文化》2008,(6):51-51
宁静的尼日尔河,蜿蜒数千公里,从容不迫地流淌在西部非洲。她不仅灌溉着这里广袤的土地,而且世世代代哺育着这里的人们创造了非洲人引以为自豪的马里、松加依和贝宁王国文明。而作为贝宁王国文明象征的青铜文化,则是非洲文化艺术园地中绽开的璀璨花朵。  相似文献   

2.
中国要了解世界,世界要了解中国,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以文化交流为桥梁,促进中国与外国之间的了解,促进中国人民与外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正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要义所在。1996年是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丰收年。从年初起,代表中国民族文化的各类艺术团组即赴亚洲、非洲、欧洲、美洲访演。中国的杂技团访问南太平洋的马绍尔、斐济等国,受到所在国从总统到民众的高度赞赏。中国南京艺术团访问了埃及、摩洛哥、以色列三国,受到八万多观众的热烈欢迎。中国甘肃杂技团在非洲和中东七国访问,带去了中国的艺术和友谊,佛得角的文化国务…  相似文献   

3.
贝宁大西洋东海岸有一座古老的文化历史名城维达市,城市不大,却经常吸引着许多学者游人前去参观。城里有一条通往海边、长约3里的辛酸路,那就是非洲人民的祖先们用他们的鲜血和身躯铺成的奴隶之路。骇人听闻的贩卖奴隶活动自回6世纪中期起到19世纪末,整整持续了三百多年,它给非洲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摧毁了非洲的生产力,割断了非洲的历史,影响了非洲经济文化的发展。葡萄牙、丹麦、荷兰、德国、英国和法国等西方列强先后来到非洲,对非洲进行残酷的剥削和掠夺。他们强行把当地人作为奴隶贩卖到南美洲巴西、古巴及海地等地从事种植…  相似文献   

4.
四川东汉崖墓石刻艺术,兼容了东汉巴蜀地区画像砖、画像石、墓室壁画风格,其石刻造型艺术一般以人物或故事情节造型、动物或神怪造型、几何图案或植物装饰图案造型为主。其中,崖墓石刻人像造型艺术在整个崖墓艺术中,占据着十分突出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72-73
康巴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昌都地区、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该地区的藏族人民拥有特色浓郁的民族服饰艺术特色,是康巴地区藏族文化的载体,对藏民族的民情风俗具有直观的体现。康巴地区藏族首饰艺术造型、色彩、纹样、材料及独特的工艺手法,浓缩了该地区首饰艺术的精华,是与其他藏族分支区别的典型符号之一。  相似文献   

6.
《仓颉密码》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时空,回溯中华文明源头,全方位再现了炎黄时期氏族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凸显出厚重的远古历史文化底蕴。其文化书写呈现出三种向度:一是全方位再现炎黄时期原始氏族社会文化;二是塑造以仓颉为代表的文化人格;三是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文化精神。《仓颉密码》率先将仓颉与炎黄文化作为文学表现题材,避免了文化寻根小说的艺术缺失,开拓出独特的文化寻根路径,不仅契合了海内外炎黄子孙的敬祖情感,而且激发起民族凝聚力,成为远古历史题材小说中的艺术典范。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化中心是中国政府派驻境外的官方文化机构,是在境外推介中华文化的窗口,开展交流合作的平台,增进理解互信的桥梁。1988年,中国首批中国文化中心在非洲的毛里求斯和贝宁建成并对外开放。截至2014年1月,随着尼日利亚中国文化中心的筹建和马德里中国文化中心的揭牌启用,正在运营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总数达到14个。多年来,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围绕四大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8.
由文化部主办、上海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将于今年11月1日在上海拉开帷幕,艺术节历时一个月。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今后每年将在沪举办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以展示舞台表演艺术为主,同时举办演出交易、美术展览和开展广场群众文化等活动。艺术节注重国际性、民族性和经典性,活动内容强调弘扬民族艺术与引进国外艺术相结合;引进西方高雅艺术与介绍世界各国文化相结合。届时,将有3O台左右的国内、国外及来自港澳地区的优秀剧(节)目参演。作为艺术节重要组成部分的还有包括非洲艺术大展和’99上海艺术博…  相似文献   

9.
尼日利亚的文化史虽可回溯至2000多年前,但其较为近代的历史却与外来文化交融在一起。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文化和欧洲的基督教文化,都对尼日利亚这个曾有“黑非洲文化摇篮”美誉的文化形态产生过极大影响。因此,早于外来文化入侵而在本土形成其自身文化征貌的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明,就成为世人认识和分析具有真正本土特色文化形态的首要途径和必要手段。作为尼日利亚古代三大文化之一,贝宁文化在时间上是最晚产生的一个。因而,它在艺术形态上的技艺水准较之早期艺术则更为细致入微,其审美原则也更易为今人所认同和接受。然而,这一艺术…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的玉器就已将玉文化与龙文化完美结合。较于其他地区而言,先秦楚地的玉龙艺术纹饰繁缛,造型夸张,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与浪漫主义情怀。史前楚地的龙形玉器造型古拙,纹饰简洁,夏商周时期楚地龙形玉器纹饰及雕刻技艺由朴实向华美过渡。至春秋战国楚地龙形玉器运用多种新兴纹饰,纹饰及造型雕刻日渐趋向繁盛与华美。先秦楚地龙形玉器的纹饰雕刻具有浪漫与审美、尚意与法度以及包容与创新等艺术特征。从更深层次的文化语境对其探究,发现这与先秦楚地与祝融龙图腾文化、引龙升仙的巫风、儒家文化以及等级制度等文化根源有着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析了湖泗窑出土的青瓷和青白瓷典型器物,包括弈棋瓷枕、瓜棱执壶、塔盖执壶、六管瓶、葵口碗等。这些典型器物代表了湖泗窑制瓷的拉坯成型,刻划装饰和烧造浸釉技术,代表了湖泗窑的最高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2.
乐器的生命     
正乐器与民族文化的关系极为密切,乐器有时代表着人类或动物,有时又成为祭器或权威的象征。因此,当一种乐器所发出的乐音或奏出的音乐能够真正表达一个民族的情感时,乐器的生命才能长久。乐器,也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田文化部主办,中国展览交流中心‘中国美术馆承办的’98中国国际美术年最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非洲艺术大展于1999年1月25日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宝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何鲁丽‘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和非统经织副秘书长艾哈麦得·哈贾吉应邀出席了开幕式,奇为展览剪彩。非洲的38个驻华使馆的外交使书和参展国代表也出席了开幕活动。非洲传统艺术有着极为久远的历史,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感染力往世界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现代艺术的友展做出了重大的员献。1907迁,毕加索被巴黎人类博物馆中展出的非洲面是强烈震掘,那种商约的…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叶至二十世纪初,是世界艺术家觅求革新的时代,是一个在巨变中各派纷呈的新兴岁月,它影响着绘画、雕塑和建筑,以至渗透到各种设计中去,以探求新的艺术方向。居斯塔夫·克里姆特(1862-1918)是这一新艺术运动中,最有成就的奥地利画家之一。他是维也纳分离派的首领,是被公认的独树一帜,非常成功的装饰画画家和肖像画家。分离派主张创立新时代的艺术,与一切旧的艺术分离,并主张艺术与建筑装饰结合。克里姆特是维也纳文化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才华从学生时代从事壁画创作时就显示出来,他以深厚的素描功力著称,在研究拜占庭艺术…  相似文献   

15.
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长期以来在其特有的经典叙事模式的框定中,发展之路困境重重.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此类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少数民族题材影视创作要获得艺术消费的能力,一方面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自身独特的文化表达转换为世界性的普遍可传达的经验;另一方面建立自身的商业美学机制,向主流电流产业靠拢,凸显大片意识,做到艺术性与商业性、艺术创意与艺术消费的良性结合,使民族影视业真正走上产业化与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6.
纸扎艺术     
纸扎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美术中一种可供观赏的立体造型艺术,具有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具体性和静止性等这些美术的基本特征。它以各种颜色的纸张和竹枝或麻杆、芦苇杆为主要制作材料,既与一般的雕塑艺术和剪纸艺术较为接近,又以其特殊的要求,特殊的制作方式,特别的材料而有别于它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净色的雕塑作品更显得多彩多姿。福建莆田民间纸扎艺术家林文富的作品造型生动、做工精细、色彩鲜艳、装饰华丽、栩栩如生。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民间艺术展览。1997年4月林文富纸扎艺术赴美国洛杉机参加“中国民间艺术一绝大展”,当场…  相似文献   

17.
伊尔汗国艺术中的龙纹呈现出多元文化共融的艺术特征,其中中国龙纹的影响尤甚。元朝与伊尔汗国之间政治层面的藩属关系,引发了外交、商贸等方面以及工匠的频繁互动。图像资料显示出中国龙纹对波斯龙纹产生了全方位的影响,包括造型与文化内涵方面,这背后是伊尔汗国的君主借助视觉语言获得政治合法性与文化身份认同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3月2日上午,由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主办的“南美洲绘画雕塑艺术精品展”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开幕。此次展览共展出南美洲8位当代艺术家的雕塑和绘画作品73件。南美洲艺术在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杰出艺术家,这些艺术家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留下了多个惊艳之作。他们将浓郁的南美本土风情和文化融人作品中,或用简洁明了的线条,或用色彩浓烈的色块,或用造型夸张的钢铁、或用质朴自然的石头等不同的视觉艺术表现手法倾情展现来自南美海岸的艺术精品和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非洲织布 眼花缭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2007年的《马蒂斯:梦之布》展览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再次推出一个延续至今年3月底的压轴织品展《非洲织品艺术精华:设计无止境》,介绍非洲传统的机织、印、染、图绘织布类型、风格变化及其代表的形象识别,并佐以阿那祖、西迪贝等著名当代艺术家汲取非洲织品灵感所创作的多重媒体杰作。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并同时在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鄂尔多斯文化以我国北方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融汇的特有内涵,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眩目的宝石,享誉海内外。同时,以北方游牧民族为代表创造的草原文化,在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过极为重要的影响。鄂尔多斯地区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