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作为日本战后“第三批新人”文学群体中唯一的女性作家,曾野绫子(1931—)曾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与有吉佐和子一起引领了日本文坛的“才女时代”。曾野绫子原名町田知寿子,从5岁起便在天主教管理的圣心女子学校学习,并在此度过了17年的学生生涯。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她17岁时接受了天主教洗礼,成为一名信徒。曾野在战争期间曾被迫停止学业,前往军需工厂制造兵器,并亲身经历了日本的战败以及随之而来的民主化改革。在日本翻天覆地的社会历史变革中,曾野绫子作为所谓“战中派”作家登上文坛。结合其生活环境及成长经历,好友兼评论家鹤羽伸子认为,  相似文献   

2.
正日本著名女作家佐多稻子(1904—1998)度过了近一个世纪的漫长人生,其创作生涯长达50余年,历经大正民主主义时期、日本实行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时期以及战后重建时期。贯穿其整个创作生涯的是其对独立人格的不懈追求。但是,不同的时代思潮对佐多稻子创作的影响也显而易见,时代的烙印决定了这位"独立女性"是在彷徨中前行的。  相似文献   

3.
林芙美子是日本现代著名女作家,她在成名作《放浪记》的开头写道:“我是命运决定的流浪者。我没有故乡。”《放浪记》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其中有虚构的情节,也有很多闪烁其辞之处,但是,读者大都认为书中的“我”就是作者本人,因为林芙美子的前半生,就是一篇不折不扣的流浪故事。林芙美子的母亲菊是鹿儿岛一个中药商的女儿,在芙美子出生之前,已生下一个私生子,后来在樱岛又认识了比她小十四岁的行商宫四麻太郎,  相似文献   

4.
<正>平安时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鼎盛时期,此时涌现的大量女性作家,成为日本乃至世界文学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平安朝才女辈出的现象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自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至镰仓幕府成立,贵族文化在约400年的时间里逐步发展兴盛起来。实力强劲的藤原一族确立起"摄关政治",并通过与皇室联姻,进一步巩固地位。为让女儿日后入宫为妃,高级贵族往往会招收名门才女负责女  相似文献   

5.
正吉本芭娜娜,原名吉本真秀子,1964年7月生于东京,日本著名小说家,被誉为"日本现代文学天后",与"日本文学天王"村上春树齐名。其作品以"治愈系"风格深受读者追捧。吉本芭娜娜是家中次女,父亲吉本隆明是日本著名作家及评论家,吉本芭娜娜从小便受到父亲的文学熏陶。她上高中时深深着迷于太宰治和斯蒂芬·金的文学作品——这两位作家都善于通过"死亡"来表达他们对于生命和人性的思考,这对芭娜娜的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从公元1603年到1867年这段时期,称做江户时代。日本实际上的统治者将军住在江户(现在的东京),统辖着整个日本。这个时候,武士的孩子在“藩”(各个诸候)的学校学习,可是“町人”(江户时代住在城市里的商人和手艺人)的孩子在什么地方学习呢? “町人”的孩子上学的地方叫做“寺子屋”。江户时代以前,寺庙负责教育孩子,因此上学的孩子叫“寺子”,以后就出现了“寺子屋”这个名词。寺子屋的老师是有学问的武士、僧侣、医生和町人等。一般的“寺子屋”只有一位老师,学生的人数顶多二、三十人。  相似文献   

7.
正《平民之宴》(日文:『下流の宴』)是日本当代著名女作家林真理子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在《每日新闻》上发表的连载小说。2011年该小说经由日本NHK电视台改编成电视剧,被搬上电视银屏。作品讲述了一个典型的日本中产阶级家庭,以儿子翔高中辍学为导火索,经过儿女们的恋爱、婚姻等一系列变故,逐步坠入"下层阶级"的现代悲喜剧。小说的中文版于2017年6月由东方出版社出版发行。  相似文献   

8.
正何为"浮世"江户东京博物馆馆长竹内诚说:"江户吉原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但若离开吉原,江户文化将无从谈起。"作为日本第一花柳街的吉原花街位于东京都台东区,是江户时代公开允许的妓院集中地,这个地名到1966年为止一直存在,即东京台东区新吉原江户町。两百年来,吉原、歌舞伎和浮世绘都是江户时代平民文化的三大支柱。吉原花街以木楼为主体,历史上曾多次  相似文献   

9.
<正>平林泰子(1905—1972)是经历了“二战”前后日本社会转型的一位重要女作家。为纪念平林泰子在文学上的功绩,在她的家乡——日本长野县诹访市建有平林泰子纪念馆,馆内场景再现了泰子生前起居室的样子,包括泰子的日常用品以及她和作家朋友们交往的资料等。在诹访市图书馆的二楼还专门设有“平林纪念文库”,用以存放泰子的藏书。  相似文献   

10.
格尔乐 《世界文化》2010,(11):47-48
“和菓子”(わがし)是日式点心的统称,它包括糕饼和甜点。最为常见的是麻薯、年糕、羊羹、大福等。“和菓子”历史悠久,据记载,在日本奈良时代大批人唐求法的僧侣,在学习了中国的政治制度和佛教文化同时,也将茶文化和糕饼技艺带回了日本。  相似文献   

11.
笼统地说,浮世绘就是风俗画。确切地说,浮世绘指的是自日本江户时代初期至明治维新以前描绘以江户为中心的庶民生活和风俗的绘画。日本文献上最早出现浮世绘一语,大约是在1682年左右。这种新形式的风俗画,以表现当时庶民的享乐生活为主。浮世有现世之意,故产生了浮世绘这一新的词语。从表面上看,浮世绘是日本传统的大和绘在某种意义上的复兴,实际上是对受到武士及贵族保护的画坛上的主流,如狩野派、土佐派、汉画派这些以画日本古典和中国故事及凤景为主的,即所谓堂上画派的反抗。浮世绘表现出江户时代庶民的阶级  相似文献   

12.
曹春茹 《华夏文化》2010,(1):39-40,25
<正>朝鲜宋相琦(1657—1723)有一首《次副使箕子墓韵》诗,曰:"浿江何似一清河,圣人来辟檀王都。先将九法叙彝伦,一派东渐画井区。山无盗贼女贞信,八条历落民风敷。"诗里的圣人就是箕子。箕子是中国殷商末年的三贤之一,与其他二贤微子、比干共佐纣王。据现存的中国、朝鲜—韩国的一些史料记载,周灭殷商以后箕子到了朝鲜(在古代,  相似文献   

13.
邹斯彧 《世界文化》2008,(12):13-15
弗吉尼亚·伍尔夫于1882年1月25日出生于英国伦敦一个知识贵族家庭。父亲莱斯利·斯蒂芬是英国维多利亚时代毕业于剑桥的著名文学评论家和传记作家。他在担任慷希尔杂劫主编期间曾慧眼支持过哈代、斯蒂文生、亨利·詹姆斯等作家的创作,还主编过《国家名人传记大辞典》的前26卷,撰写过18世纪的英国思想史和文学史,被英国政府授予爵士称号。  相似文献   

14.
正在20世纪70年代末登上日本文坛的新人中,女作家增田瑞子是应当特别提起的。增田瑞子1948年生于东京,从小就不温顺的她16岁时进入东京都立白鸥高中,次年因违反校纪而中途退学,后转校至上野高中继续学业。由于对生命现象感兴趣,21岁时考入东京农工大学农学部植物防疫学科,大学毕业后成为日本医科  相似文献   

15.
正相信来日本游玩的人回国时大都会买些日本的点心带回去,比如有名的北海道的"白色恋人"、吉野堂的"小鸡蛋糕"、东京BANANA的"香蕉风味点心"等等。这些有着漂亮名称的东西,在日本统称为"おかし",写成中文就是"果子",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糕点""点心"。就像中国的"糕点"一样,日本的"和果子"也包含着很多文化内容。日本"和果子"的演化在日本,人们本来是把树的果实或草的种子总称为"くだもの",即果子。后来由于中国汉字的传入,使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16.
正如果用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苏珊·桑塔格(1933—2004,美国著名女作家、文艺评论家)大概就是那种"力比多"(指本能欲望。精神分析学家荣格则定义为心灵能量)泛滥的人。读她的东西,脑子里最强烈的信号是,这个女人思考力极强,身体里万马奔腾,元气淋漓。作为20世纪绕不过去的风云人物、西方当代最引人注目的女知识分子之一,不用说她在越战期间的"河  相似文献   

17.
日本是一个信奉诸多神氏的国家,日本人一般认为各种神分居在全国形形色色的神社里。据资料显示,在日本近十万所的神社中,1/3与八幡神有关。八幡神的传说有许多,诸如幡说、地名说、朝鲜语说等等。流传最为深远的当数应神天皇说。该说假借了九州宇佐部落的氏神比义的...  相似文献   

18.
日本明治时代著名女作家樋口一叶,在她短促的二十四岁零六个月的人生中,写出了不少名篇。看了《樋口一叶》这部电视剧,使人不能不感到她确实是个天才。该剧描写了她从二十岁决心以写作安身立命起直到结束生命这很短的岁月中的紧张的日日夜夜。剧本是以她的日记为依据写的,共五集.  相似文献   

19.
巾帼才女乔治·桑王学文乔治·桑(1804-1876)1804年,一个女婴在法国诺昂呱呱坠地,她就是后来成为世界文坛少有的浪漫文学才女乔治·桑(GeorgeSand)。乔治·桑的父亲是帝政时代贵族出身的军官,从军之时,邂逅了一位庶氏倩女,两人久恋成婚。...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明治时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福泽谕吉,天保五年(1835年)出生于大阪。父亲是九州中津藩的武士,当时正在大阪中津藩的带仓库的宅邸当差。谕吉就出生在那里。谕吉的父亲尽管出身低微,却非常好学,而且是位汉学家。就在谕吉出生那天,他因为得到了多年搜寻的中国书《上谕条例》,非常高兴,于是取书名上的一个字,给生在这天的孩子起名叫谕吉。“喂,顺,让这孩子当和尚去吧!”父亲一面看着新生的婴儿一面跟妻子说。“孩子才刚生下来呢,为什么现在就想这些。”顺吃惊地看着丈夫的脸说。那时,不论多么有学问。出身低微的人,就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