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婚姻法》虽已颁布多年 ,但近年来在农村一些地方 ,青年实际结婚年龄逐年降低 ,早婚的现象又重新抬头 ,直接冲击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极大地妨碍了《婚姻法》的正常施行 ,已成为当前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一、早婚的历史原因。在封建社会 ,统治者为了增加丁税的收入及供战争消耗 ,强迫人们早婚早育 ,繁衍人口。新中国成立后 ,虽废除了早婚制度 ,明确规定 ,男子年满22周岁 ,女子年满20周年方可结婚 ,并且根据我国人口多的国情鼓励婚龄青年晚婚晚育。但早婚观念仍旧束缚着一些人的思维方式 ,早婚习俗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2.
基于北京市2004-2011年的婚姻登记数据的分析表明,近8年北京市男女平均初婚年龄均高出法定婚龄近6岁,且有进一步推迟的趋势,城乡的晚婚率也逐渐提高;法定婚龄对于婚姻决策的影响非常有限,从而具备了下调空间。但是对22岁初婚男性和20岁初婚女性的特征分析表明,早婚人群以农村低教育程度的青年为主。在逆向选择的作用下,降低法定婚龄的潜在惠及人群很可能并不只是少数"确有早婚需要的人",而是大量并不适宜早婚的群体;政策的引导作用有可能造成更大范围的早婚并引发生育控制、妇幼健康等方面的问题。在我国当前的现实情况下,降低法定婚龄并不能起到调节生育和优化人口结构的作用,宜暂缓实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重庆市丰都县社坛镇中心校的青年班主任为例,旨在综合运用访谈法、文献综述法、SWOT 分析法,首先依据访谈资料,把访谈基本内容及结果整理成表格;其次根据图表数据分析青年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优势、不足、机遇和挑战及原因;最后,针对青年班主任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不足提出对策,以便更好地发挥优势管理班集体,成长为优秀的青年班主任。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我国青年女足发展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文章通过揭示我国青年女足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探析,为我国青年女足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提出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对青年女子足球运动的长远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数学名师的专业成长经历以及教学思想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养料.通过对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孙四周老师的访谈,了解了一名专家型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探讨了数学现象教学的思想与原则,获得了对青年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孙老师认为:他的专业成长经历了从热爱数学到热爱数学教学再到形成个人教学风格的过程;数学现象教学强调回到问题本身,重视知识生成的过程;青年数学教师需要重视将读书与思考相结合.通过以上访谈,我们对数学专家型教师的专业成长历程、数学现象教学、青年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对湖南青年创新创业的取向、现状及其困难和诉求等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和访谈调查.发现其青年创业就业的若干基本走向:类型倾向于企业,行业倾向于服务业,规模以中小型为主.通过深化分析其诉求、成功率及其过程,提出了着力"供给侧"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着力提升创业精神与能力、实施统筹财政资金支持、注重寓创于境孕育新生命、着眼基地建设强化创新创业孵化功能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师范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必修课的建设对提高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有重要作用.实践中,笔者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引入了英特尔(R)未来教育培训项目的理念和方法,对课程进行了再设计,构建了一种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解决和项目活动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对师范院校职前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产生哪些影响?笔者应用问卷调查、访谈和个案分析法对"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对职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影响开展相关研究.本文主要呈现问卷调查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当前语文教师表达力的现状,本文对新昌县的50位青年语文教师进行了关于表达力状况的测评和访谈。通过对测评和访谈材料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大多数语文教师有较强烈的专业发展欲望,愿意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表达力,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自觉地践行着"阅读第一,表达第二"的教育理念;在表达力方面存在写作审题能力较弱,表达的逻辑性、思辨性、独创性不够等问题,视写作和表达为"畏途",多数人并没有在自由写作和教育科研中为"生命留痕"。  相似文献   

9.
通过毕业生访谈、用人单位需求调查、任课教师访谈等途径,发掘安徽农业大学农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工程专业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同时采取相应措施探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建立有自己特色的"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确保满足本地区经济发展对高素质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伴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年亚文化"异军突起,其主流表现形式之一"丧文化"也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给高校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本研究基于"丧情绪"的产生诱因、传播路径和群体影响等方面对广东省H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并基于调研数据样本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都柳江流域侗族村寨具有高度的整合性和同质性,即侗族的家庭、家族和开寨始祖崇拜整合于同一村寨内部,以姓氏符号构成村寨来源的同一性;并在“破姓开亲”的婚姻制度下,将婚姻圈限制在具有同一姓氏符号的村寨内部,同姓又同婚。南部侗族村寨社会关系的高度同一性,表现在村寨空间结构上就是强化以“公”为中心的集体空间,如萨坛、鼓楼为中心的“寨心崇拜”和寨门、花桥、古树为标志的村寨边界,强化侗人社会的内外之别。  相似文献   

12.
“闪婚”的产生既受社会的影响,又受个人观念的支配,法律也为“闪婚”提供了生存土壤。“闪婚”是一种建立在情感冲动基础上的婚姻形态,是人们非理性和理性冲突的结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闪婚”进行社会学和法学分析,可以使青年人对婚姻进行理性思考,以选择健康的婚姻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本地化打工"是浙江省嘉兴市农村社区青年就业的主要特点。对于农村社区的"城市融入"而言,它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避免了农民"城市融入"所必须的心理震荡;二是避免了农民"城市融入"所付出的空间转移成本;三是避免了农民"城市融入"所导致的"乡村空离化"。它通过牢固保留住农村社区发展所需要的人力资源、经济资源、文化资源,避免了农民"城市融入"所导致的"离乡又离土"的城市化困境,维持了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资源和动力,为中国农村社区发展走出了"离土不离乡"的一条值得探讨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现今的河湟汉族婚礼中的"冠戴"仪式,与古代冠礼相比,虽简约了许多,但二者在外在形式上有相若的仪规,在深层内质上含相同的寓意,故可断定"冠戴"就是古冠礼的沉淀。除此而外,"冠戴"中"惩治"新郎的习俗实属原始成丁礼中"伤体炼志"的残痕,这为"冠戴"发轫于古冠礼的论断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而古人的"冠而婚"思想使冠礼的遗留——"冠戴"内化于婚礼中,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冠戴"实承冠礼之余风。  相似文献   

15.
二十世纪初中国婚姻变动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初,在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背景下,处在生活表层的婚姻发生了显的变化。婚姻主权下移,择偶标准变化,离婚、再嫁自由,婚姻程序趋简及“明结婚”的出现则是这一时期婚姻变动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6.
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从深层来说要分成哭嫁与哭嫁歌,二者同为一体,却又互为承载关系。哭嫁,通俗地称为“哭嫁歌”,又名“出嫁歌”,土家语叫做“毕基卡锉柱祭”。哭嫁歌是土家族女子在出嫁时用歌声诉说着封建时期买办婚姻制度下无法获得自由的悲惨命运以及对亲人的不舍之情的哭唱仪式活动,而这种仪式活动的表达方式就是演唱哭嫁歌谣。哭嫁歌谣来源于生活,反映着生活,其旋律哀婉动人,扣人心弦,催人泪下。笔者通过搜集当地有关资料和实地考察调研,对湘西土家族哭嫁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探讨,旨在学习、宣传。同时希望更多的人来热爱它,保护它,让湘西土家族的哭嫁音乐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17.
儒家文化思想最早进入张恨水的精神世界是在其童年少年时代。他将儒家文化思想投射到文学创作中,使其创作蕴涵着较浓郁的儒家文化精神特质。儒家文化思想所要求的理想人格主要包括"治世"与"做人"两个方面。从"治世"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大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家国观念和民族意识;从"做人"的方面考察张恨水小说中的理想人物,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讲"礼"行"仁",具有儒家文化的人伦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直接观察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对河南省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试点行政村进行了实地考察,研究结果显示:农民体育锻炼人数试点行政村明显高于非试点行政村:“农民体育大院”的形成是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中的新生事物,带有浓厚的文化娱乐乡情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时代特色,带有方向性和政策的导向性,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体育大院的选址在农村学校附近不仅解决了学生的运动场地,同时也不影响农民体育活动的开展,是目前农民体育健身场地最佳选址点;室外乒乓球不适宜在河南多风的农村地区推行的新结论.期望为政府决策和学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对现代化的垄断和农村的虚空化使农业生产没落了,使农村生活萧条了,使农村的脊梁被抽掉了,这个过程带走了农村从经济、文化到意识形态上所有的价值。农村的年轻人要面对的问题是在这样日益萧条的农村,他们看不到一条通往未来的道路,农村成为农村人想要挣脱和逃离的生死场。乡土中国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嬗变,"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充满创造力和对未知世界的开拓勇气的历史巨变。  相似文献   

20.
描摹世相人情百态的世情小说,可以见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一些伦理道德规范和约束。中国古代社会以"三从四德"规范女子的言行举止德性,将女子一生鲜明地划为三个阶段,即未嫁、既嫁、寡居。本文以这三阶段的分期为出发点,以女子之"从"为侧重点,分析世情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古代未婚男女、已婚夫妇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的相关婚姻伦理和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