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论是讲课本上的新知识还是讲试卷上的难题,教师都应该把问题简单化,把难题分成简单的几小步,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讲解时还要注意用学生比较容易理解的语言,不要用过于学术化的语言。在举例子时应该用学生平时比较熟悉的事物,这样做不但便于学生理解,还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这里不是要记述游山玩水之心得,而是想说说教学研究中的"脑筋转弯"。过去看有些教育硕士作研究,纠结在个别难题的教学上,为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而煞费心机。但如果仔细看过这种题,就会发现教师费那么大的功夫,处心积虑,其实或是题目的本身有问题,或是完全没有必要让学生做这种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这门学科形式多变,使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能够训练自身的思维能力与逻辑能力。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大概都是先讲解定义和推导定义,然后将课本上的例题讲解一遍,快下课时就为学生布置作业,如果还没到下课的时间就继续让学生做题,这种教学模式太过枯燥,现在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了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该将"一题多解"和"类比"带进课堂,本文主要对目前数学教学现状、数学教学中一题多解或类比的使用情况、基本教学原则与模式以及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4.
谷新婷 《学周刊C版》2013,(33):101-102
在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理想的成绩,于是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背公式、定理,并反复做大量的练习。教师认为这样做学生的成绩肯定会不错的,但结果并不是他们所想的那样,学生的成绩并不理想,教师觉得非常纳闷:"这道题老师已经讲了很多遍,学生也做了很多次,怎么还会出错呢?"  相似文献   

5.
课改进行到今天,对于教学过程的研究也已经是千锤百炼了,但是,教学过程中的细节琢磨,才是教学真正产生效果的支撑点,那是在立足学生,立足课堂,立足课标上的教师智慧,是备课的灵魂所在,是帮助学生学会物理的突破点,是学生在建立物理思维的过程中最易产生断裂带的所在,有时它是一个很小的知识点,小到在课本上不会排列到黑体字的地位,但它们却会让学生受挫,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许多同学的物理学习状态是:一听就懂,一做就错,一点就通;难题会做,容易题不会做;平时会做题,考分上不去.本文将以“杠杆”一节的教学为例,分析如何开展细节教学的.  相似文献   

6.
《小读者》2012,(12):37-38
1.遇到难题后"懵"了怎么办?试卷上所列的试题,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一般来说,解题要以先易后难,从简到繁的顺序进行。如果避易就难,啃住难题不放,只会费时甚至会影响易题的作答,还可能造成紧张的心理状态,打乱思路和步骤。这样最好先跳过难题,找些容易的题目做。再回头去看那道难题时,也许  相似文献   

7.
老师和家长常对学生说:“不会就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有三千、五千道难题不会做,并不影响考大学,甚至不影响考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但是,学生要想考上大学,必须规范、准确、认真地做三千、五千道容易题和中等题。实例深思学生A,他天性聪明,有“数学天才”的美称。高一、高二时,他就对课本上的一些例题、习题找到了比教材、教参更为简捷的解法。高二参加高考时,数学成绩为124分。到了高三,他在思索:要想在高考中数学成绩突破140分,就必须从广度和深度上去挖掘,于是他搬来了五星级题库。为了圆自己的名牌大学梦,…  相似文献   

8.
首先必须分析自己的水平。如果是中下等程度的学生 ,遇到不会做的题 ,可能是难题 ,不会做难题是预料之中的事 ,紧张是完全没必要的。因为这些题不是给你做的 ,是给考北大、清华的优秀生预留的。若遇到的是中低档题 ,那就要冷静下来 ,这些凭自己的水平是能够完成的 ,只要理清思路 ,按部就班 ,就一定会水落石出。若是程度好的学生 ,遇到不会做的题 ,则多数是难题 ,此时一定要有心理准备。难题之所以“难” ,就是不能一眼看出解题思路 ,但只要发挥自己的超常的思维力 ,难题就一定会解出来 ,至少能解出此题的大部分考试中遇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相似文献   

9.
对数学教学,我们大部分老师觉得能让学生会做数学课本上的习题和一些课外的难题就达到了目的.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都没有放到教学当中.适应当今社会发展需要的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有新观念;2.能够不断从事技术创新;3.善于经营和开拓市场;  相似文献   

10.
重视教材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 在复习中最好的资料是课本,搞清课本上的每个概念、公式、性质,弄懂课本上的每一个例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大多要通过解题来体现,因此读题能力就显得很重要,有些学生对题目匆匆一扫,没有找到关键的字眼,一读就感觉与自己曾经做过的某一题相似,按原思路做。而中考恰好是在这些熟悉题中略加变化,考查学生应变和分析能力,因此那些审题不细致、思维定式的学生显然要吃大亏。  相似文献   

11.
<正>高一至高三,高中语文教师是如何开展文言文教学的呢?通常情况下,会在高一高二时下大力气认真讲解课本上的文言文,临近高三,还会引领学生回归课本,继续夯实基础;迈入高三,以练习册或卷子为依托,学生一篇又一篇地做文言文训练题,老师一篇又一篇地讲文言文训练题,而老师讲完一篇,学生扔一篇,就这样反复着"练讲扔"的动作,直至高考。我认为,对于文言文的教学,我们在高一高二时的做法,其基本思路是正确的,虽也有不足之处,但无可厚非。但是,到了高三,一天天一年年地重复着"练讲扔"的老路,实为不妥。其弊端有五。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阅读理解题成了高考数学的新亮点,如2010年各地高考数学试卷中的全国卷第12题、北京卷第20题、辽宁卷第20题、浙江卷第19题等,这些题目把好多学生的答题思路都打乱了,使考生感到很意外,甚至还影响了整体成绩。当然这些题目并不多,但对考生的整体发挥影响很大。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在平时的课上就  相似文献   

13.
从1997年秋季开始,杭州学军中学在高中段推出了弹性教学、弹性作业、弹性考试等一系列因人施教的教改举措。弹性教学是指老师根据学生的程度分层教学,如尖子生可以*请‘“免听”甚至‘免修”,基础较差的学生除老师上课时有针对性地对其教学外,还让成绩好的学生,甚至年级老师一对一地帮教。弹性作业一般分A、B、C、D几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水平任选其中一档来做,允许“开天窗”,超过晚上10点还做不完的作业,家长签字以后可以不做。在弹性作业的基础上,还实行了弹性考试。弹性考试分基础题、稍难题、附加题三部分,学生可…  相似文献   

14.
在考试中,学生普遍遇到简单题会兴高采烈,遇到难题会垂头丧气,全然忘记了高考最终要的是名次而不是具体的分数。学生对难题有着一种恐惧心理,恐惧到影响正常的学习、考试,到底什么题才是难题呢?目前学生认为"难题"有以下三种。第一种难是不会。不会的原因是遇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知识或接触过但遗忘了的新知识。第二种难是复杂。复杂就是题干冗长,信息繁杂,过程曲折且所给的情景是不熟悉的,做完题后还感到心中没底。  相似文献   

15.
正玩是孩子们的天性,生硬的知识灌输,大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孩子喜欢上我们,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呢?我们一个小小的举动,一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只要是发自内心的,都会给学生增添无穷的学习动力。孩子让我检查数学作业,有一道类似的题期中考试刚考过,现在她还错了,还耽误了这么长时间,我不由地发起火来:"你真不长脑子,期中考试不是考这个题了吗?上次错这次还错"孩子满脸的委屈,小声说:"我不是急着做其他的吗?你怎么不表扬我那些呢?光知道批评我。"我轻蔑地说:"哼哼,连做过的题你都做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一些学生"一听就懂,一点就会,一做就错"。我们给这些学生的评价就是粗心、马虎。殊不知,这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所导致的结果。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呢?一、认真阅读,全面理题读题是解题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的起点。学生通过读题,明确题意,能为下一步解题做好准备。(1)理清题意。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灵活  相似文献   

17.
作为老师,作为学生,作为家长对于一个学习中的现象深有体会:曾经做过的题目,老师也评讲过,可是再次出现时还是会错,甚至原来怎么错现在还是怎么错.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主要原因是我们学生做过的题目还存在不明白不理解的地方,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经过几年的教学,我发现平时善于使用错题集对解决这个问题,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使用错题集表面上看是增加了麻烦,无疑给有错题的学生增加了负担,尤其是学习习惯差、成绩差的学生,但其目的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减少错题,以后就可以减少麻烦,还可以促使自己认真学习、认真作业、摆脱似懂非懂,一做就错的状况.另外积累的错题多数是学习的重、  相似文献   

18.
正基础扎实、善于总结是提高学生成绩的法宝。有的学生不太重视基础题,认为不值得做。他们喜欢研究难题,甚至偏题怪题,导致考试时基础题失分较多。我认为考试拿高分,必须是简单的基础题拿满分,较难题拿高分,难题尽可能多拿步骤分。因此,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无论在新授课教学还是中考总复习教学都要讲究方法。夯实基础,让学生牢牢掌握基础知识;善于总结,使学生头脑中知识链清晰完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老师和家长常对学生说:“不会就问“.我们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数学这门学科来说,学生有三千、五千道难题不会做,并不影响考大学,甚至不影响考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但是,学生要想考上大学,必须规范、准确、认真地做三千、五千道容易题和中等题.   ……  相似文献   

20.
孙中莲 《考试周刊》2010,(28):73-74
以前很多教师课前准备的内容都比课本上要求的内容要多得多.而因为准备的内容多,往往在课堂上讲不完。不少教师就在课后给学生讲,这样就占用了学生的自习时间,同时又给学生印制了大量的试卷,而且试卷上有的题目难度太大。这对学生而言根本就不适合,有的学生一晚上也做不出一道难题.有的学生勉强做出来一道还有很多漏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