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立波 《教师》2012,(26):26-26
乡镇成人高等学校(以下简称"成校")已经有较长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有的地区成校不断创新探索,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路子,也有的成校在发展中停滞不前。针对当前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实际,乡镇成校应当立足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特点,适应各行业迅猛发展的形势,想方设法提升自身办学条件与竞争力,为新农村建设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一所学校,同样的师资生源、办学条件,管理理念不同,最终会形成不同的发展局面。“教以人为本,校以师为本,师以生为本”这是廊坊一中的办学理念,这“三本”,给学校发展带来了无穷动力。  相似文献   

3.
徐敏娟 《成人教育》2015,35(4):40-41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乡镇成校迎来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成校进一步做好功能定位,拓展服务社会的功能.这主要体现在:现代农业发展要求成校新型农民培训工作的积极跟进,农民转移就业急需成校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新居民素质提升呼吁成校开展社区教育.成校工作者要有敢于创新的进取精神,努力开拓成人教育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4.
怎样赢得生源,这是成校办学过程中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在政府办学、社会办学“百花齐放”的大背景下,各办学单位之间对生源的争夺十分激烈。解决生源问题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和配合,也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实行有序办学;既需要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给予必要的帮助,更需要学校自身的努力c笔者对此颇有感触,认为赢得生源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一、正确定位,开发生源。江总书记提出:“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而成人教育树立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教育》2008,(7):129-129
黎里镇成人教育中心校是一所与镇党校“两校合一”的多功能学校。学校多次评为省、市先进集体,1994年被省教委评为“江苏省重点乡镇成人学校。”经过20年的建设,学校已初具规模,各种设施基本齐全,在“两校”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下,学校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并根据职业教育这一特殊功能,又新增了’一个与电子专业相配套的电子实验室,使现有办学条件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6.
村级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以下简称“村成校”),是由村民委员会举办,以本村成人为主要教育对象,以科技文化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学校。如何办好村成校?这个问题既涉及到教育观念的转变和对农村成人教育地位作用的认识,也涉及到对村成校办学形式、教育内容和管理体制的...  相似文献   

7.
一、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各地在改造薄弱学校方而事要通过办学经费有倾斜地投入,改营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均衡生源,开展教学方法改革等力面来提高薄弱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缩小学校间办学水平的差距,不少地区已把这项工作提高到政府执法的高度上来认识。上海从80年代开始改造薄弱学校工作,目前已进入新一轮“薄弱学校更新工程”阶段,计划于1998年完成。上海徐汇区为全面推进薄弱学校更新,推出了“长桥教育工程”,即选择新区新校最典型的长桥街道作为突破口,集中全区一大批教研、管理骨干深…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2002,(8):39-40
萧山区城厢街道是萧山的一个老城区,共有人口12万.54个居委会和3个行政村。是萧山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厢街道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作为城区成校,如何根据自身实际,充分发挥地域优势,积极开展成校多种办学功能,这是我们成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成校自从1998年被命名为省示范性成校以来,就作为社区教育的中坚力量,置身于社区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之中,紧贴社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源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生源竞争对县级电大继续教育的生存与发展已形成眉睫之势,没有生源,学校软、硬件办学条件建设得再好也不可能办好学。生源问题应尽早提至议事日程,摆到重要战略高度,进行深刻思考与广泛探索。 一、广开办学思路。拓宽招生渠道 县级电大办继续教育,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勇于创新,大胆探索”。要广泛开展联合、合作办学。市场经济体制下,既有竞争,又有联合,联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可以利益分享,风险共担。以电大办学为主阵地,开创“一套班子,多快牌子”的办  相似文献   

10.
宋广林 《班主任》2004,(5):24-24
一个学校就是一个小小的社会.办好一个学校是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办学思想、领导班子、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办学条件、管理机制是决定学校好坏的六大因素.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办学思想是灵魂,领导班子是关键,师资队伍是根本,生源质量是基础,办学条件是保证,管理运行机制是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载体.六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作为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在协调六要素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做好三件事.  相似文献   

11.
论扩大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与完善自我约束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高校招生工作自主权是高校办学自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等教育法>第32条规定:"高等学校根据社会需求、办学条件和国家核定的办学规模,制定招生方案,自主调节系科招生比例."高校招生工作既要确保学校的发展规模,又要保证生源的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项工作日益引起高等学校的普遍关注.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最关键的指标有两个:一是教师水平;二是学生质量.生源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声誉,可以说生源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12.
裘荣法 《农村教育》2006,(11):30-33
乡镇成人学校巩固发展的基本条件:政府的重视和扶持,是学校建设的最直接保证;乡镇经济的发展,是成校建设的可靠保证:乡镇成校校长的责任感、开拓创新精神,是巩固发展的主要因素。新时期的成校的建设与发展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生源争夺战是学校间竞争最直接的表现。学校利用各种机会、各种媒介向最重要的学校公众——学生和家长有效宣传学校的办学主张、办学条件、办学成绩、学校  相似文献   

14.
熟悉教育情况的人都知道,那些“重点校” (或称“示范校” )情况好就好在实现了“良性循环”:因为社会声誉好,生源也就好;生源好,学生整齐,教师教起来就“顺心”、“顺手”,因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也就容易提高……。那些“基础薄弱校”则往往是“恶性循环”:因为社会声誉差,生源也就差;生源不好,教师教起来就费劲,各项工作难于开展;好学生、好教师也就难于留住,反过来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实践证明,那些已经形成“良性循环”的“重点校”、“示范校”和一些群众称之为“准重点”的已初步形成“良性循环”的学校和其地…  相似文献   

15.
今天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要解决农村小学在办学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提高农村小学的办学水平,“闭门锁校”是不行的。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社会,把学校封闭起来是无法和现代社会相适应的。要想改善农村小学的办学条件,赢得社会对学校的支持,农村小学必须开放式办学,与社会全面沟通,让社会了解学校,让学校服务社会,充分发挥家长和社会各界在办学中的作用。可以说,农村小学进行开放式办学是大势所趋。那么,农村小学进行开放式办学有什么作用呢?一、可提高农村小学的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不断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学校和教育部门不…  相似文献   

16.
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下称成校)自上世纪80年代成立以来,一直是农村成人教育的主要阵地和标志形态,是组成面向农村劳动者教育培训网络的重要环节、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载体和最直接服务于农民的学习基地。乡镇成校以其明显的“本土化”优势、开放的教育体系、灵活的教学管理、方便的学习条件、自主的学习目标、即时的信息传递、创新的知识生产、终身的学习进程,最有效地促进农村劳动者整体素质的提高,最有效地促进着农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从而,在培育新型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形成终身教育体系等方面,起到了其它社会组织、教育培训机构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办学过程中,学校紧密贴近农村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17.
1998年12月9日,一辆从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发的中巴汽车经过6个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将5台微机等赠品送到了湖北省钟祥市胡集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至此,华中理工大学对口支援胡集成校的工作已迈入实质性阶段。1997年7月,湖北省教委组织的专家评估小组对钟祥市胡集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行了全面评估验收,并授予湖北省乡镇成校示范学校的称号。为促使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增强学校的造血功能,更加有效地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利用成教资源,省教委确定实施“高校─—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合格项目,进行…  相似文献   

18.
在办学实践中,笔者不时听到这样的感慨:“普通高校一枝独秀,自学考试方兴未艾,网上大学悄然兴起,成人教育却是生源危机。”的确,优胜劣汰也是市场对教育选择的一种机制。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这是众多成人高校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办学特色不明显,乃是成人高校生源危机的一种深层次的原因。一、构建办学特色应当树立的几个观念(一)在专业建设上要设置一批针对性强、充分体现地域和资源优势的专业群,使成人高等教育更加贴近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由于学校所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理环境差异,办学条件与优势不一,…  相似文献   

19.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造就一代新型农民。为此,农村教育必须明确定位,既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水平,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后备军,又要对农民群众进行新思想新观念的渗透以及农业实用技术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农民成为有文化、有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劳动者。要实现这一目标,我认为农村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在提升农村“普九”水平、提高劳动者素质上着力我们要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计生绿卡”制度,妥善解决残疾儿童、进城务工农民子女、贫困家庭子女等弱势群体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继续实施农村特教学生免费就读工程,建立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读书绿色通道,发挥“义务教育受援中心”的职能和作用,对贫困学生实行免杂费、书本费和补寄宿生生活费,落实相关扶持政策,确保教育公平。要进一步调整农村学校布局,按照“安全、够用、适用”的原则,将办学条件差、办学规模小、办学效益低的村小逐步撤并整合,形成多个行政村一校或一乡一校的办学格局,将靠近县属中学的乡镇初中逐步合并到县属中学,通过调整布局、整合资源,集中资金和师资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改善办学条件,让农村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要进一步落实政府和学校“双...  相似文献   

20.
陈岩 《湖南教育》2009,(12):36-37
实施义务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在全省用5到8年时间,使义务教育阶段完小以上学校绝大部分达到办学标准,这是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高“普九”水平,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重大举措;也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能受到良好的现代教育,解决“上学好”的问题的重大决策。我们在合格学校督导评估中发现,2008年申报建设的合格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办学水平明显提升,但用科学发展观的眼光衡量,也有一些问题值得认真反思和切实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