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警惕奥运经济负面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所谓“奥运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指举办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举办国的经济和社会的消极影响。奥运会具有周期性和阶段性的特点,即奥运会每4年举办1次,而从奥运会申办成功、筹办、举办到举办后的后续活动要持续10至12年,在奥运经济的不同阶段,投资和消费的密度、强度、规模不同。这种周期性和阶段性既会使奥运会直接投资在奥运会开幕前对当地经济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也会因为奥运会结束后投资增长的突然减速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这种国外所谓的“低谷效应”已经在很多奥运会主办城市出现过。  相似文献   

2.
奥运经济组成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对北京奥运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洛杉矶,美国人尤伯罗斯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洛杉矶奥运会成为"每一次赚钱的奥运会"。由此引发了每届奥运会的申办过程充满着激烈竞争的火药味,甚至不惜大笔投资去争办奥运。但是,就近6届举办奥运的城市,虽然总收入呈递增的上升趋势,但盈利的现状则各有差异。为此,本文通过奥运会商业化发展过程的简略回顾以及对组成奥运会场济各项收入的相关性分析。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奥运会及其遗产:悉尼奥运会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奥林匹克的有关论述中,遗产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话题。奥运会举办城市在申办和筹办期间的遗产政策及其执行情况将对举办国和举办城市的文化、环境和体育结构产生长期的可持续的影响。文章从10个方面详细阐述了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残奥会的遗产观及其经验教训,并对未来奥运会,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及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奥 运 遗 产(Olympic legacy),自 2014 年起,就被正式视为衡量一届奥运会是否成功的关键指标之一。在全球各国对申办奥运会意兴阑珊的大背景下,奥运会陷入了可持续危机。为此,国际奥委会不得不加强自身改革,并将“为奥运举办城市留下丰厚奥运遗产”作为游说各国申办奥运会的主打话术之一。据不完全统计,2014 年以来,国际奥委会已在《奥林匹克 2020议程》《遗产战略方针 : 面向发展的未来》《奥林匹克 2020 议程 : 奥运会新规范》等多项文件中均将奥运遗产列为关键章节  相似文献   

5.
《体育与科学》2018,(2):56-62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申办过程中,中国承诺将奥运遗产放在同冬奥会举办同样重要的位置。奥运遗产不仅包括有形遗产,也包括无形遗产。北京作为一个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同时又将迎来冬季奥运会的城市,需要重新审视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留下的奥运遗产,并具有前瞻性地设计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奥运遗产,使之产生更为持久的文化影响力。本文将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官方电影为例,从国际合作关系的建立、纪录理念的创新、组织运营模式的探索、国际传播渠道的开拓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对中国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整理和继承这些文化遗产,将会使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筹办和举办工作更具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北京奥运会是全球关注的体育盛会,对提升举办城市北京乃至我国的体育、经济、政治、社会和科技的多方面影响,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科技奥运"创新在北京奥运会中的展现进行了研究,北京通过主办2008年奥运会,在借鉴各国举办奥运会成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北京奥运会自身特点,借势发展"奥运经济"的同时,在实施"科技奥运"创新方面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7.
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经济价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经济学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对青岛市,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三大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分析,对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世界部分城市的奥运经济效益,以及2008年青岛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预期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了预测和分析。研究表明,2008年青岛奥运会帆船、帆板比赛因投资巨大,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甚至亏损,产生的间接经济效益不可估量,对青岛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承办奥运会对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夏季奥运会是令全世界瞩目的体育盛会。如果哪个城市有幸承办奥运会 ,对这个城市而言 ,不仅是一种荣耀 ,还是一次极佳的发展机遇。自 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第 1届夏季奥运会起 ,至今已举行了 2 7届 ,其中因两次世界大战停办 3届 ,实际举办了 2 4届 ,共有 17个国家的 2 1个城市举办过奥运会。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 ,申办奥运会有一套严格的程序 ,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具备如下条件 :社会政治稳定 ;体育场地设备齐全 ;;有经济保证 ;国际交通便利 ;有各种先进的通讯、信息设施 ;有安全保证 ;文化艺术发达 ;主办国有举办大型国际比赛的经验 ;具…  相似文献   

9.
奥运经济,顾名思义,是奥运带来的经济现象,其实质是由于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所引发的经济行为,由此为举办城市带来极其可观的经济效益,才使得当今奥运越来越成为全国、地区和城市角逐的世界焦点。当然,这一经济效益的分析,还不仅仅取决于奥运会本身赚多少钱,更多的是着眼于举办城市或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继洛杉矾奥运会盈余2.2亿美元后,汉城奥运会盈余4.97亿美元,而巴塞罗那奥运会仅盈余0.4亿美元,但奥运会给巴塞罗那带来260亿美元的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创造了2万多个就业机会,使这座城市从欧洲的一个中等城市一跃成为欧洲第七大城市。亚特兰大奥运会的盈余也只有1亿美元,但通过奥运产  相似文献   

10.
奥运对经济的影响是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的,直接影响为狭义奥运经济,主要是围绕奥运会本身而产生的商业运作和经济活动;间接影响会扩大相关产业的市场需求,并为新兴行业的成长提供机会,其影响可以持续10~15年.间接影响的内容比直接影响更广泛、意义更深远.奥运经济的影响是多领域的,从生产领域来看.奥运的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涉及农业等;服务领域涉及城市基础设施(交通、通信)服务、金融保险服务、商务服务、旅游服务、餐饮服务、新闻服务、语言服务以及志愿者服务等;奥运对消费领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奥运会影响的巨大预期和奥运会期间大量人流和比赛活动的消费需求,虽然时间短,但影响力却是巨大的.2005~2008年北京市政府消费年均增长率为15.33%,超过以往任何时期.  相似文献   

11.
雨蒙 《集邮博览》2008,(5):74-75
2000年,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委会签署协议规定:申办奥运会的城市,必须同时申办残奥会;奥运会后一个月内,在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奥运场地举行残疾人奥运会。第十三届残奥会将于2008年9月6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在"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格言的引导下,各国、各地区的运动员将诠释"和平、友谊、进步"的奥林匹克宗旨,展现"平等参与"的英姿,实践"超越、融合、共享"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北京奥运会经济低谷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运会的举办可以促进主办城市的经济发展,也可能导致奥运会后经济低谷效应.研究表明,北京的经济发展主要源于内生性增长,经济增长存在明显的路径依赖,奥运会的举办没有改变原有的发展路径.通过对投资、消费以及奥运相关产业发展态势的实证分析发现,内生性增长是北京经济增长基本模式,北京奥运会后将不会发生经济低谷效应,经济运行的轨迹不会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3.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的经济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通过对多种经济学理论的综合研究,回答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影响的理论问题。研究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经济影响,建立了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经济影响的理论模型。模型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奥运会的收入与支出,二是奥运会的投入与产出。举办奥运会的支出,就是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入,产生的经济影响就是产出,这一切都是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4.
举办国际体育大赛对大城市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之研究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以往举办过的一些国际体育大赛及将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奥运会对举办城市产生的影响。发现:国际体育大赛的成功举办会对举办城市产生诸多积极的经济、文化综合效应,如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高速增长,增强城市文化对地区和国际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同时指出,有条件的大城市应积极申办国际体育大赛,借助赛事的积极影响加快自身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从奥运会的历史事实出发,就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进行了客观、深入的研究。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体育设施闲置,城市非受益人群的生活受损和社会额外支出增加等三个方面。研究目的是为了降低奥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负面影响,扩大正面影响,促进奥运会及其举办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奥运和经济,不是两个毫无关联的问题,它们彼此联系,相互促进,正是现代经济的崭新形式。本文从经济角度出发,分析了过去几届奥运会给承办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对其国民经济的积极影响,预测北京举办奥运会将会能目前中国经济带来的活力,以便有关人士参考,为加速中国的经济建设出力。  相似文献   

17.
一、争取申办2008年奥运会获得成功 申办奥运会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是广大体育工作者的迫切愿望。如果申办成功,不仅会对新世纪我国的体育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推动体育事业上一个新的台阶,更主要的是对整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这项工作,中央支持、人民关注。今年是北京申办奥运会的决定性一年,工作到了冲刺阶段,我们要把申办作为今年体育界的头等大事,尽全力争取申办成功。 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是北京市,以及青岛这个伙伴城市,还有四个奥运会足球预赛城市,但工作要大家一起做。…  相似文献   

18.
张盛  路珏 《体育科研》2024,(1):17-22
现代奥运会的历史是一部展现全球城市变迁的历史。本文聚焦奥运会为城市赋能的多元价值,以2024年巴黎奥运会筹办为个案,为探讨大型体育赛事对举办城市经济、文化和生态等产生的综合效应提供分析框架。巴黎在奥运会筹办过程中推动体育赛事融入生产、生活和生态,促进城市生产与更新,活跃市民生活与社群发展,助力赛事融入生态与人文遗产保护,展现了奥运会以赛营城、以赛聚人、以赛传承的发展新动向,为奥运助力可沟通城市建设,推动举办城市与奥运共生共荣提供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是指由于奥运会前期过量投资以及过高的社会心理预期而导致的后奥运时期基础设施浪费、场馆闲置、奥运主办城市房地产价格下滑、股市下跌、局部或总体经济增速放缓,甚至局部或总体经济出现负增长的特定现象.该问题是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特别是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对此问题的研究又呈现出了进一步的升温趋势.本文从分析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概念入手,对奥运史上出现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进行了全面回顾,分析了该现象的成因,并对2008年奥运会后可能出现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1984年以来的6届奥运会,除了19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没有出现明显的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以外,其余4届奥运会都毫无例外地受到了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的影响.后奥运经济低谷效应产生的原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奥运会前期投资总量、主办城市原有产业结构、消费结构、主办城市原有的基础设施建设、主办国经济成熟度、主办城市、主办地区甚至主办国的经济总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历史与发展的角度观察,北京奥运会是一个过程,包括北京奥运会申办阶段、北京奥运会举办阶段、乃至后奥运时期北京奥运会对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阶段.旧中国不可能申办、举办奥运会,是当时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新中国北京奥运会梦想的最终实现,反映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和中国体育的发展进步,北京奥运会从梦想到美梦成真,是中华民族从弱到强发展历程的缩影.北京奥运会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弘扬团结、友谊、和平的奥林匹克精神;实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流、相互借鉴;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为建è设和谐社会发挥独特作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