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忠宝 《教育》2012,(9):61
新加坡基础教育制度强调:认同个体之间的差异,注重多元教育。新加坡基础教育的实质就是因材施教,即实实在在地落实分流教育。这种教育制度得到了新加坡家长们的广泛认同。新加坡的小学教育期限为6年,新加坡规定小学五年级开设分流课程并进行分流教学;初中教育期限为4年至  相似文献   

2.
莱佛士书院     
黄佩君 《教师博览》2009,(2):F0003-F0003
莱佛士书院(Raffles Institution)是新加坡一所只收男生的四年制自主中学,由新加坡的发现者及首任总督托马斯·莱佛士(Thomas Stamford Rames)于1823年5月5日创办,原名新加坡书院(Singapore institution),1868年为纪念莱佛士爵士而更名为莱佛士书院。作为新加坡最悠久的学校之一(已有185年的历史),莱佛士书院一直是新加坡最顶尖的学校。  相似文献   

3.
白振华先生,1947年生于新加坡,1988年至2001年任新加坡国会议员,曾任新加坡政府国会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和新闻与艺术委员会副主席。他活跃新加坡政坛13年,从事社区和政治活动长达25年,荣获新加坡共和国总统颁赐的公共服务奖章。白先生现任美国投资基金集团主席、新加坡胜利书业集团董事经理、新加坡华德集团主席,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好朋友。白先生时常撰写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文章,对中国政治经济、海峡两岸问题、新中两国的友好关系和新加坡政治经济问题发表独到的看法。2006年9月和12月,我校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教授孙景峰博士就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政治问题两次对白先生进行了访谈,为我们了解人民行动党与新加坡政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在此刊出,供对新加坡感兴趣的各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4.
《甘肃教育》2008,(15):F0004-F0004
南洋理工大学是新加坡著名的高等学府。其前身为1955年成立的南洋大学,当时也是东南亚第一所中文大学,校址“云南园”位于西部的裕廊,由新加坡福建会馆捐赠。上世纪后期,为适应急速腾飞的新加坡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工程专业人才,1981年成立了南洋理工学院,1991年南洋理工学院与国立教育学院合并重组后更名为南洋理工大学。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的政治环境于二战后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加坡华侨要在新加坡安家乐业就得获取当地公民的身份。他们原本可按英国国籍法归化英籍民以享有公民权利,但绝大部分华侨因不谙英语而不能归化,与此同时,他们也不愿放弃中国国籍以归化殖民地宗主国国籍。当时作为华社最高领导机构的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遂负起历史使命,为华侨争取新加坡公民权。该会与英殖民地政府经过十年的博弈后,新加坡立法议院终于在1957年10月通过新加坡公民权法令,让华侨可登记为当地公民。当年新加坡还不是一个独立国家,新加坡公民权只是一种地方上的法律身份,但这身份可拥有参政权,并根据英国国籍法获得英籍民与英联邦公民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早在1994年,新加坡人均国内总产值就已经达到22500美元。1996年1月1日,新加坡被经合组织列为“较先进的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中,从1989年起,新加坡一直是最有竞争力的发展中国家。从1994年开始,国际经济竞争力排行榜不再分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后,新加坡国际竞争力从1995年的第二位升至1996年的第一位。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统计排名,1996年新加坡的人均收入居世界第五位(第一位为瑞士,美国  相似文献   

7.
正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2014年7月19日报道,新加坡资讯通信发展管理局(IDA)与新加坡理工学院联合推出机器人设计计划(RMA),希望通过趣味游戏培养中小学生的计算机思维及掌握基本的编程技能,造就未来的科技专才,为新加坡成为"智慧国"的愿景铺路。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在7月18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举行的"全国工程师日"和"新加坡迷你制汇节"(Singapore Mini Maker Faire)开  相似文献   

8.
新加坡是东南亚的岛国,8世纪时国名为“淡马锡”。12世纪中期统治包括新加坡在内的三佛齐王国王子宣利、利盘在新加坡建立信诃补罗王朝,新加坡即由信诃补罗演变而来。19世纪初新加坡受到殖民者的践踏,直到1965年才成立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 中国与新加坡两国人民友好往来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9.
1976年,一位年轻现代诗人的第一本诗集《哭泣的神》作为1971—1975年所出版的最佳华文诗集荣获了该年度的新加坡全国书籍奖。由于这是新加坡自有书籍奖以来第一次颁发的诗奖,所以,人们在惊讶之余,不仅为新加坡诗坛又多了一位新人而高兴,同时也为现代诗在新加坡发展了十余年之后终于得到“认同”而感到振奋和鼓舞。这个以一本诗集有力地促进了他本人甚至整个现代诗在新加坡文坛应有地位确立的年轻诗人,就是谢清C谢清,原名谢国华,祖籍广东梅县,1947年3月出生于新加坡。少时在新加坡圣公会中学读书,后入新加坡农业学院进修。1968年…  相似文献   

10.
新加坡求才若渴。"渴"的表现之一便是为到该国公立学校读书的外国学生提供政府津贴,学生毕业后要为新加坡服务3年或以上作为回报。因此与其他国家不同,"留新",既代表着留学新加坡,也意味着留在新加坡工作。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便走上了"留学"之路……  相似文献   

11.
新加坡是一个包括五十多个岛屿在内的海岛型城市国家。据1991年的资料统计,新加坡现有面积为636平方公里,人口265万。每平方公里平均居住为4167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国家之一。新加坡曾沦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纵观新加坡几十年来的双语教育,我们了解了新加坡教育的发展、新加坡制定的有关双语教育的政策及他们是如何实施双语教育的。这对我们今天实施双语教学实验是个很好的借鉴,特别是新加坡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经验更为我们做好这项工作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3.
正新加坡是东南亚国家之一,它位于马来半岛最南端,总面积660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00万。新加坡自1965年8月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建国后,政府一直致力于经济建设,2000年GNP为953亿美元,人均GNP为2.4万美元,成功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新加坡在独立之初,经济落后,失业严重,生活必需品缺乏,国际收支严重逆差,没有自然资源,这对经济的发展很不  相似文献   

14.
张明  杨年芝 《高中生》2010,(31):44-44
2010年5月,新加坡女队在乒乓球世锦赛团体赛上战胜中国队,历史上首次捧起女团世锦赛冠军奖杯。这一成就在新加坡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至少有5家企业宣布为新加坡女队提供赞助和奖励。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教育学院的历史虽然较短,但是其规模、学制、质量、课程设置、设备和图书馆都堪称一流。新加坡教育学院始建于1973年,是由新加坡大学教育分校,新加坡教师培训学院和新加坡教育部教育研究室综合而成的。它是新加坡培养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唯一的一所商等学院。 新加坡教育学院所招收的学员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教育证书学员,他们多半为初级学院和大学预科的毕业生。他们经过两年专业知识的学习和教  相似文献   

16.
据新加坡教育部网站2012年6月1日消息,在新加坡教师学会组织的第六次教师会议上,新加坡教育部部长王瑞杰宣布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新模式。这一新模式旨在促使新加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不断学习并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理  相似文献   

17.
在2012年3月8召开的新加坡国会教育部预算供需辩论会上.教育部长王瑞杰作了题为《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建设包容而强大的新加坡》的演讲。演讲中强调2012年将从三个方面全面贯彻“以学生为本.以价值观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建设包容而强大的新加坡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暑期,我有幸随团到新加坡学习考察,感悟了新加坡职业教育的最新动态和教学特征。在为期两周的学习考察中,我们在南洋理工学院进行了一周的集中学习,此外,还走访了新加坡理工、义安理工、共和理工及新加坡工艺学院等多所职业教育类学校,对新加坡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模式有了初步了解,感受颇多,深受启发。在南洋理工学院为期一周的学习中,我们对新加坡的国情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并分别就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南洋理工  相似文献   

19.
俞可 《今日教育》2016,(4):66-67
值李光耀逝世周年之际,以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为主题的第三个中新政府间合作项目落户重庆。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在李光耀先生带领下,新加坡兼具东方价值观和国际视野,走出了一条符合新加坡国情的发展道路。"亲手缔造新加坡的李光耀视多元为建立国家的基础,视一体为建设国家的目标,而双语教育维系多元与一体。对于深度融入全球的中国,新加坡的经验弥足珍贵。以语言构筑认同2015年9月11日,第一次没有李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暑期,笔者随宁波市名校长培训班赴新加坡进行十天的学习和考察.新加坡由于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占全国人口的大多数为华裔,成了东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汇聚点.新加坡的教育承袭了英国传统的教育体制,同时吸收融入了中华民族的教育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