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何使消息吸引读者?笔者认为:在消息写作中要尽可能地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使消息具有趣味性和可读性。首先要用好标题来先声夺人。如我采写我们公司实行干部持证上岗一稿,用了《华兴公司实行干部持证上岗制度(肩题),“阿混”干部难混了(主题》的标题。由于“阿混”干部一词形象生动,肩题交待事实清楚,便博得了编辑的好感。此稿很快被刊登在192年5月26日的《陕西工人报》显著位置。稿件刊登后领导和同事们都说标题好,文字活。又如我采写的我们公司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配套一稿,用了《华兴公司和上海大众千里喜结“良缘”》的标题,“结良缘  相似文献   

2.
解决了农民进入市场缺资金、无技术、愁销路、怕风险等诸多难题,同时也为市民手中的闲置资金找到了一条增值途径农民要进入市场、致富奔小康,缺资金、无技术、愁销路、怕风险等等难题该如何解决?河南联发公司探索出一种「双加模式」,基本消除了这些困扰因素,可说是找到了一条引导农民围绕市场发展高效农业的新路子。所谓『双加模式』,即『公司 市民 农户』,于一九九三年底形成雏型。联发公司乃河南省省直机关工会所办企业,起初主要是组织省直退休老干部去郊区钓鱼、养鱼,丰富其晚年生活。慢慢地,他们又摸索出由老干部出资,农民专养、公司协调、利益共享这样一种新做法,实施不到一年,三方均从中获得了可观的  相似文献   

3.
我采写的消息《小车司机“解放”啦》,在获得“厦华杯”全国副省级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及厦门市好新闻一等奖之后,又被评为2000年度福建省好新闻一等奖。这篇560字的消息是2000年从一个会议中“捡”来的。回顾这条消息的采写过程,我感受到,文山会海虽然枯燥,但众多的文件和会议中确实蕴涵着有用的信息和新闻线索,只要我们多加留心,跳出“会议”抓新闻,就一定能在文山中淘到“真金”,在会海中逮到“活鱼”。身为党报记者,从事新闻工作8年,似乎与党政会议报道结上了不解之缘。采写这条消息时,我刚从家乡闽西北的一家党报调到厦门日报半年左右时间…  相似文献   

4.
从事新闻工作有些年头了,这稿那稿写过不少。不过,自己最得意的倒是一篇“会议新闻”。这篇题为《不恋“银窝”恋“草窝”银行干部何鹏辞官办起湘潭最大奶牛场》的消息,其实是篇人物新闻,之所以自己还满意,主要是这篇稿子对党报如何改革会议新闻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可以说是本人一篇尝试“跳出会议写新闻”的成功之作。在2000年度全国、全省好新闻评选时,也许是评委们出于对党报会议新闻改革尝试的一种肯定和鼓励,这篇消息不仅评上了全省市州报好新闻一等奖,而且先后获得了中国地市报和全国大中城市党报好新闻一等奖,同时还…  相似文献   

5.
张兵 《军事记者》2007,(5):28-29
今年3月上旬,《人民军队》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加框刊发了消息《变“开窗放热”为“看天供暖”》,引来不少好评。一位新闻前辈看后,打电话称赞此稿是宣传基层落实科学发展观中“一篇真正用事实说话,没有穿靴戴帽”的好作品。此稿在当月报社月评中被评为优质稿。  相似文献   

6.
业余写稿近10年,令我难忘的是“三次长途电话纠正一个差错”的故事。 那是1993年4月底,我应江苏省通州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云峰之邀,到南通星维油泵油嘴有限公司采访。其间,我发现该公司计划用电抓得比较好,联系到当时各地用电紧张的实际,便在深入采访后与张雷合作写了一篇题为《昔日争用峰电被罚款,今朝避让峰电受好评》的消息,分别寄到当时的《南通供用电报》和《江苏电力报》。 不久,此稿在5月10日的《南通供用电报》二版刊登。可是没过几天,张雷打来电话,说文中“耗资18万元淘汰了长期使用的电老虎──网带炉,启…  相似文献   

7.
如何报道会议新闻?这是报纸工作的一个难点问题。笔者所在的《联谊报》是浙江省政协主办的一张综合性大报,与“会”相遇自然不计其数。几年来的工作实践,使我得出一点体会,就是会议报道,要有“为会增辉”、“为稿增色”的思想准备。去年,我参加全国政协八届一次会议的采访。三十  相似文献   

8.
《四川彭山县乡镇干部一年到县开会375次》是新华社2004年8月1日播发的一则新闻通稿,在“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比中获消息类三等奖。这么一堆有关会议的、几乎年年报道的新闻素材,似乎还缺乏时效性,可是经过作者的“妙手著春”,却变成了一条“活鱼”、一篇新闻舆论监督的好稿。它究竟有哪些可取之处呢?抓准典型事例反映典型问题“文山会海”是个顽症,党中央和国务院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不断下文,三令五申地要求精简会议和文件。2004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必须坚持改…  相似文献   

9.
困惑与苦斗中的文学期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相当多的文学期刊面临窘境,已经是不争的现实。1998年7月,在新疆召开的。全国文学期刊主编研讨会”上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一个会议消息稿,消息稿的题目便是《文学期刊的生存与出路》,文章中这样描述了文学期刊的现状:“目前文学期刊的现状不容乐观,办刊经费不足,发行量下滑,成为困扰主编的主要问题。由于政府正在减少拨款,甚至即将‘断奶’,文学刊物的生存面临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唐剑 《新闻传播》2007,(12):39-40
2000年7月4日,我采写的消息《宁减利税百万要留蓝天一片(引题)灰山港镇12位人大代表封杀84股黑烟(主题)》在益阳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不几天,《经济日报》和《人民代表报》等也在重要位置刊发。此稿荣获当年度益阳新闻奖、“三湘环保世纪行”、湖南省地市报、湖南省好新闻4个一等奖。回顾总结那件带“刺”的《黑烟》稿,引发我对新形势下党报新闻工作者形象与素质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5月25日一版发表了《减少会议,改进会风》的评论员文章;7月29日四版又发表了《治治开会癖》的《漫话》。这些言论都很切合实际。由此我想到,报纸上会议报道太多的“病症”,也应该好好治一治。我统计了一下7月份人民日报的会议消息,登在一至四版头条的就有20件;29日头版9条新闻,有6条是会议新闻,成了“会议专版”了。至于一些省、市报纸,对上边会议消息要照转,本省会议新闻又必登,会议报道泛滥的情况,更是不消说的了。  相似文献   

12.
《盐阜大众报》记者杨树立撰写的《好稿采写例话》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好稿采写例话》收录了作者的省以上好新闻获奖作品,以及在省级以上新闻业务刊物发表的论文、采写心得共76篇。全书以专题研究方式,针对新闻采写中不同题材、不同视角、不同形式的处理,深入 浅出地进行现身说法,如“把新闻写成花边消息”、“一个题材多种处理”,“把现场新闻写深刻”、“多视角审视社会问题”、“采写人物通讯的得失”、“用投稿者眼光编辑”、“记者经历的故事”等等。《例话》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作者从采访一线捕捉的“活鱼”,以…  相似文献   

13.
搞新闻得有点逆向思维,敢于破“惯例”。战旗报记李大勇写的被战旗报评为优质稿的消息《八连拉动途中禁止替人扛枪》,我觉得正是敢于把问题“倒过来思考”所采访到的一篇好稿。据李大勇介绍,《八连拉动途中禁止替人扛枪》一稿的来历是这样的。他到驻渝某部八连采访军事训练情况时,指导员道出了一大堆“新闻线索”,其中一条便是“藏族战士正麦松根比武中替人扛了4支枪”。  相似文献   

14.
爬了四年的“格子”,最深的体会就是善于研究报纸。记得刚搞报道时,写的稿不是文不对路,就是不合当前宣传形势,后来,在一些老报道员们的指点下,我学会了研究报纸。报上每刊发会议消息、社论、评论员文章,我都要细细地阅读,为得是吃透上级精神,在上级精神与部队工作的“结合点”上找出条新闻线索。这样一来,效果果然明显,中稿率明显提高。一次,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一则中央号召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活动的报道,当时我就想,这可能是近段时间里的一个报道方向,所以在以后的下连采访中,我特别留意这方面的事。果然在一…  相似文献   

15.
读者之声     
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中学语文教研组杨明伟:听文友们说《新闻与写作》这本杂志很“实惠”,读后令人受益。于是,在1995年度的报刊订阅时,我自费订阅了一份。一看,第1、2期,果然“别有洞天”,后来,全年12期我都一一地细细研读了。诸如刊中的“新闻来稿评析”、“采写体会”、“写作杂谈”等专栏对我们如何写好稿,如何多刊稿,确实是雪中送炭。“新闻标题写作”、“散文赏析”、“知识与趣味”成为我语文教学的“好材料”。提高了我的教学水平。因此,在这一年中,我写作、教学双丰收。这一年,我在《羊城晚报》、《南方日报》、《西江日报》等新闻单位刊稿100多篇,并被上级评为“积极通讯  相似文献   

16.
我同省报一位记者采写的消息《关中田间出现“集团军”》一稿,获得了1992年度陕西新闻奖一等奖。回顾这篇稿件的采写过程,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通讯员,不但要有学习名家的虚心态度,而且更要有敢与名家争高下的气魄。这样,才能写好稿,出精品。 1992年5月7日,我在《西安晚报》发表了《女“麦客王”创办收割联合体》的消息。报道了我县女“麦客王”何俊英带领4位亲友筹资16万元创办收割联合体的情况,喊出了农机干部和农民的心声:“农业机械化要走农业机械集团化”。稿件发表后引起强烈反响,省农机局领导说:人家一个农家妇女都敢创办收割联合体,咱农机局为啥不能搞机收大会战?事后,省农机局领导总结几年来小麦机收经验,拍板定案:在夏收期间组织千台收割机开展规模机收大会战,探索机械化集团作业的方法和小麦机收配套服务问题。5月25日,我又在《西安晚报》发表了《千台收割机会战八百里秦川》的消息,向全省人民报告我省农业机械化历史上的一件大喜事。稿件发表后,我激动不已。一则新闻报道,引出了千台收割机会战八百里秦川。我暗下决心,追踪报  相似文献   

17.
一位好编辑     
《女麦客王出征陕甘宁》一稿获得了第二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同事们纷纷向我祝贺,我告诉大家一个实情:获奖证里有方维学老师的一半。1991年6月初,我将采写何俊英带领联合收割机去陕甘宁割麦的消息稿送到省城一家新闻单位,被一位编辑老师“枪毙”了。我不死心,赶到西安晚报碰运气。恰巧碰到方维学老师,方老师看了稿子喜形于色:“好东西,这样的好稿有啥说的!”他放下他自己正写的稿子,逐字逐句地推敲起来。他提出“麦客王”前面应加上“女”字,使标题更加新颖吸引人。他反复推敲,收割机的颜色是“桔红色”还是“桔黄色”,他同我商量,删掉了原稿百十个字的“多余话”,使稿件短小精悍。方老师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我在光明日报头版上接连发表了几篇短评,如《名片上的变化》、《手机、传呼机:不要扰乱会场》、《莫往会议里“注水”》,受到报社领导和一些读者的好评。其实,我已在光明日报上发表过近百篇这类文章了。有人戏称我为“全能记者”。我说,“全能记者”我还不敢当,但我一直把当一名“全能记者”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我想,体育比赛中有“个人全能”,当记者也要争取当个“全能记者”。从跨入记者行列那天起,我就朝着这个目标不懈努力。当记者,固然要以采写消息和通讯为主,但仅仅会写消息和通讯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记者。新闻…  相似文献   

19.
现在,读者普遍反映会议报道可读性差,这除会议消息本身没写好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会议消息标题不精彩,抓不住读者。 会议消息要“勾”住读者的视线,吸引读者的注意力,首先要在标题制作上下功夫。 去年二、三月份,笔者作一版编辑时,适逢会海高峰期,全市召开局以上大小会议近40个,记者和通讯员交来的会议消息见报稿标题90%是笔者重新作的,报社领导在每周的评报中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 笔者在制作会议消息标题上,主要从四个方面人手。下面笔者就原稿与见报题作一比较说明。 一、标题要抓住“新闻眼”,避开“会议”二字…  相似文献   

20.
一个在见报稿中被其他新闻事实所淹没的新经验,经过一番发现与深化写成的消息,却获得了第十八届云南新闻奖一等奖,回顾《我市吸收群众代表参与查结一批基层信访案件》一文的采写经历,我感受颇深。让见报而未显出重要性的消息“升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