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针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提出了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的方法.该方法,第一步,根据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第二步,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降维得到保留主要信息的综合指标,并利用熵值法评价其权重;第三步,利用熵值法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进行评价.作者还对福建省20家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实证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内涵出发,建立建筑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用熵值法为该指标体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最后,以湖南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区域技术创新的内涵及构成要素为基础,构造覆盖面较广的指标体系,通过专家甄别及相关性分析等有效环节,构建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德尔菲—熵值法评价模型,将客观熵权与主观权重相结合,通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发展指数和协调指数来评价技术创新能力状况。对泰安市2004—2008年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泰安市区域技术创新能力了历经较弱、中等、较强的递进过程。  相似文献   

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密切值法模型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根据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涉及的各个方面,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密切值法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为创新能力评价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是测度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系统的、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现差距,通过改进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挑战.在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构原则的基础上,应用Delphi法通过集成多个专家意见设置了评价指标集,运用AHP法设计了评价指标体系层次递阶图.引用Saaty 1-9标度法对指标进行量化,构造了判断矩阵并计算出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值,引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值对判断矩阵进行了一致性检验,建构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模型.通过对三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测评,实验结果证明该模型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及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7.
在构建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四维度框架结构的基础上,建立区域技术创新政策的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北京市9项技术创新政策,运用熵权法客观确定指标权重,利用TOPSIS模型法对所选政策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熵权TOPSIS法适用于多指标的政策评价,能够真实的反映实际情况;政策四维度评价指标中,政策力度、政策目标、政策措施和政策作用对象权重差距较小,政策力度评价指标对政策评价影响最大;T7和T6政策排序相对靠前,T9和T4排名相对靠后。最后,提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模糊综合评价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现状出发,建立了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应用层次分析法为该指标体系的各层次指标赋权,运用多重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建筑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以某建筑企业为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9.
再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过程,重新构建了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用AHP法确定因素和指标权值,分别采用线性内插法和模糊理论的方法确定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评估值的基础上.运用综合评价模型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广义最大熵原理的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影  梁祺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0):195-197
从上市公司技术创新的内涵出发,围绕企业创新过程,建立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了避开单一评价方法的片面性,引入基于广义最大熵原理和目标规划的赋指标权重方法,以此实现对上市公司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并以钢铁行业的十家上市公司的2004年报数据为依据,综合评价其技术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