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林语堂的一生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经历了由基督徒到异教徒又回到基督徒的曲折选择过程。然而,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并一直试图融合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但是林语堂文化选择的根基是西方基督教,基督教属于基本的根层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是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标准的,因而传统文化属于审美表层。  相似文献   

2.
林语堂是一个有着“一捆矛盾”的作家,其思想的复杂性在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坛上也是少见的。他既接受了西方近代思潮的影响,又同时赓续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因子,而基督教观念则融透于林语堂的整个精神历程。实际上,正是基督教精神使童年的林语堂轻而易举地摆脱封建传统的束缚,接受西方近代文明的洗礼,也正是基督教精神使其能够以一种全新的眼光审视中西文化。但是林语堂并不可能简单重复基督教思想,在接受基督教文化的同时,他又始终没有摆脱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染。这样以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进程为大背景,西方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拒而又相融的事实显然具有文化上的典型意义。本文着重探讨林语堂的基督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这种联系既是林语堂“两脚踏中西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同时又折射出二十世纪中西文化合流的历史走向。  相似文献   

3.
孙怡雯 《文教资料》2012,(32):70-72
许地山的《玉官》生动地记述了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濡染的玉官面对基督教信仰的复杂的心路历程,真实地再现了基督教在现代中国发展过程中所遭遇的传统文化的冲突与抵抗。作者努力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给玉官带来的内心碰撞中来显示出基督教信仰带来的心灵净化与文化皈依的作用,生动地塑造了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基督徒形象——玉官。玉官这一形象既不同于西方社会中虔诚的传教士,也异于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基督徒,她光彩夺目,具有独特的艺术美感和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尼采与林语堂的文化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尼采是林语堂构筑中西文化融合理想的重要参照。本文探讨了林语堂文化世界与尼采思想的关系。通过古希腊酒神文化、基督教文化及审美艺术观三方面的分别讨论,本文着重指出林语堂一方面吸纳尼采思想,显示了林氏追寻西方精神的文化动意,同时又指出林语堂是在“两脚踏东西文化”的前提下接受尼采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京华烟云》是我国著名作家林语堂的经典之作,作品真实形象的反映了民国时期中国民众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林语堂出生在基督教家庭,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其创作的这部文学作品包含了浓郁的宗教文化元素,笔者试就《京华烟云》对林语堂的宗教思想加以浅析。  相似文献   

6.
林语堂的一生,中西兼修,耶儒会通.他既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体悟到西方文化的独特精神.其宗教情怀不仅包括了对基督教的曲折认识和情感上的升华,还包含了对道家思想的推崇青睐和借鉴吸收,以及对儒家思想的赞赏与认同.林语堂的宗教情怀既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有关,又受到地域文化和时代社会的影响.其宗教情怀体现出他个人的思想观念,也是对时代精神风貌的具体写照.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林语堂后期文化思想的基本立场是以西方汉学的角度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在汉学心态的制约下,林语堂的文化现和小说创作呈现出一种体认西方知识系统的明显倾向。林语堂的汉学思维打上了近代以来西方霸权话语的显明烙印,同时也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文化选择的深刻印证。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的伦理道德,不仅是基督徒宗教生活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对西方的世俗伦理乃至整个文化具有漫长而深刻的影响。因此,对基督教伦理的研究不只属于宗教理论的范围,也是西方文化研究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近代西学东渐,中西文化的冲撞与交汇,已是无法回避、不可逆转的态势。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中西文化和价值观念之间的相互激荡更趋频繁。象韦  相似文献   

9.
林语堂作品中的中西文化的和谐共存对于文化的发展是具有积极的作用的,其产生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滋养、东方道教文化的反哺、东西文化的多样融合都是分不开的。林语堂的独特经历让他的作品成为世界性的作品,为外国人了解中国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信仰之旅》中,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及其与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本文以该书为探讨对象,结合林语堂人生和创作活动,说明中国近代知识人为什么和怎么样来面对基督教的体认以及“信仰回归”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1.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信仰之旅>中,他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和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本文以该书为探讨对象,结合林语堂人生和创作活动,说明中国近代知识人为什么和怎么样来面对基督教的体认问题以及"信仰回归"的基本主题.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基督教是西方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当基督教进入中国时,如何处理这两种不同异质文化的关系,不仅是传教士所要面对的问题,也是中国基督徒需要思考的问题.晚清至民初,以文字“卫道”著称的基督徒——张亦镜对此进行了积极回应,提出了著名的“日与月”关系的观点.但是这种观点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改变,耶儒之间的关系也由相通性向着二者的不通性转变.这种转变向基督教发出了重要的信号:国人对基督教的攻击已从单纯的文化冲突过渡到社会政治问题了,基督教的本色化问题也由“文化生根”向“社会生根”转变.  相似文献   

14.
在近代史上,林语堂是一位与众有别的文人学者。他“脚踏东西文化”,徘徊于西方的基督教与中国的儒、佛、道之间,游移于当年的进步文化阵营内外,其复杂的思想,多变的品节,纷芜的言行令评论界争议不已。读一读《人生的盛宴》这部反映着林语堂大半个世纪对人生种种探索与理解的文集,人们会清楚地看到林语堂思想上的混乱导致他对人生的看法同样充满着矛盾与困惑。基督教的教义,  相似文献   

15.
林莎萍 《文教资料》2008,(21):41-43
林语堂具有超越种族和地区的多元文化意识,是跨文化的学者和作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林语堂担当了中西文化交流的"使者",向西方国家展现了一个客观真实的中国形象,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及中国人的生活智慧,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林语堂的文化传播活动在"西方中心主义"盛行的当下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林语堂功不可没。他集东西智慧于一身,用今人的目光阐释古人的智慧,同时以适合现代西方人口味的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又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从中西融合的具体表现、特征、意义分析林语堂文学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文化史中,林语堂功不可没。他集东西智慧于一身,用今人的目光阐释古人的智慧,同时以适合现代西方人口味的方式,将中国文化带到西方,又将西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林语堂融合中西的思想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本文从中西融合的具体表现、特征、意义分析林语堂文学作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美国德鲁大学(Drew University)馆藏资料为主要基础,描述清末福建美以美会教会两次内部争论,力图从新角度探讨清末基督教史。文章认为:西方传教士并不是清末中国基督教的唯一代表。中国基督徒、西方传教士,同样是清末传教运动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清末福建美以美会,传教士的内部矛盾与华人基督徒的影响密切相关。双方的互动交流构成清末基督教发展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民国初年,随着佛教复兴运动的深入发展,基督教本色化的运动广泛展开,作为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张亦镜站在基督教的立场上,选择佛教中的观世音作为基督教对话的对象,他从佛教典籍中对观世音的来源、现身和女身进行考证,否定观世音的存在性和神性,从而否定基督教与佛教的融合,一个重要原因是佛教并非中国文化,张氏的这种观点不免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的狭隘性。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的思想体系中,既批判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又有选择地吸收了西方近代文明。就其与西学的关系而言,除民权学说、进化论和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等对孙中山有重要影响外,西方的基督教也与他有过相当的干系。本文拟对孙中山与基督教的关系作一考察,希冀对孙中山思想体系的评析有所裨益。一、1866—1893年基督教与孙中山的数次转移孙中山的童年,生活在传统文化氛围中。但粤南的香山早已与西方有所接触。据载,1877年孙中山曾从美国传教士初习英文。1878年9月,孙中山入檀岛正埠火奴鲁鲁英国圣公会办的意奥兰尼学校就读。该校校长韦礼士牧师企望孙中山等中国寄宿生成为基督徒。在浓重的宗教气氛熏陶下,该校不少中国学生皈依基督教。孙中山虽然没有领洗,但通过学习《圣经》、参加宗教活动,“渐渐对基督教发生了兴趣,他在基督教教义中,找到了更多的道理,而这些正是他早年信奉村神所不能满足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