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邱汉章 《生活教育》2012,(16):18-23
崇山峻岭的广东大埔县,是一个典型的边远山区、革命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1930年代以潘一尘等为代表的生活教育者曾在这里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生活教育运动,而今大埔人坚守传统,隆文重教,以坚定的脚步迈进了省级教育强县的大教育方阵。大埔人重新诠释生活教育,成为“小财政”办出“大教育”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教育科学论坛》2010,(9):F0002-F0002,F0003,F0004
成都市胜西小学,一个有着近七十年历史的学校,遵循“生活即学习,健康即快乐”的教育思想,以“知行统一,学养俱佳”为校训,以培养“和谐发展、学有所长”的人才为目标,一直致力于潜心抓质量、静心办教育。  相似文献   

3.
教育新常态是指与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育、教学"旧常态"相对的,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以追求以人为本,遵从人性,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将社会生活融入教育、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生活、感悟生活,从而领悟创造美好生活的本领,让教育凸显对学生基本素养形成和基础学力提升的奠基作用,让每一个学生不仅学会生存,更学会有尊严地生活的一种教育大逻辑和大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相似文献   

4.
每个孩子都是生活的一分子,"生活性"决定了学生品行培养要"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实际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这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原理相一致。德育须植根于生活土壤,在生活世界中发展、完善。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践行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从本质上说,是强调“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这是符合教育的本质的,遵循这一理念来实施教学,就需要我们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从引导学生向真、向善、向美的角度来设置教学内容;就需要我们以“生活化的学习”为准则确定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张军  顾华 《早期教育》2012,(1):24-25
在亲子教育社区化的研究中发现,巧妙利用社区的文化、人力、机构、信息等资源,拓展孩子生活和学习的空间,遵循合理的活动原则,丰富亲子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可以达到促进亲子教育深度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辩证法是人们思考问题时必须遵循的规矩,考虑教育、教学问题也不能例外。如果考虑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不依照辩证法.大的会犯方向性的错误,小的会闹出笑话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社会科学研究的叙事研究方法,以个人成长中的教育为个案,从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生活劳动即教育、痴迷自学读书几个方面白描式地再现了个人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教育不只是在学校教室里关起门来进行的封闭的读书学习活动,更不只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活动,对个体成长而言,父母的潜化、生活的磨炼也许并不比学校的影响小,很可能还要更大和更持久。  相似文献   

9.
“班会课,周周上,先总结,后希望”,这种一成不变的教育模式,加之形式主义和教条主义,致使目前主题班会的教育效果差。课就是课,生活还是生活,久而久之造就了一个个课上与课下、校内与家庭表现截然不同的“两面人”。本文就小学主题班会中的“小、新、实”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加强班会的针对性、有效性。一、小——小中展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中指出:“教育要遵循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小”即主题班会的主题要小,小到可以触摸,事情越小越贴近学生,反而更可以…  相似文献   

10.
“大思政”强调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育元素,以丰富课程内涵、创新教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际效用.“大思政”以生活元素为逻辑起点,重视拓展思政教育资源、场域和办法,用方式更灵活、内容更丰富、师资更庞大的教育格局,全面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创新,激励广大学子担当历史重任,交给党和人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11.
徐英 《考试周刊》2023,(20):74-7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课程教育应该以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为核心,突出学科的设置、教育价值。文章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出发,遵循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理念,以数学核心素养为导向,立足课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生活讲数学,从三方面论述具体做法,引领学生能做到用数学的眼光学习、看待、观察、思考生活,并且可以使用数学语言对世界进行表达解释,使数学教育焕发生命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在新形势下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积极探索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法、新机制,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与教学、管理、服务工作相衔接,与知识传授相统一,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教育规律,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的三大教育主张之一,他主张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生活教育,强调教学做合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应遵循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有用的地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借助地理实践拓展生活化教育,让知识指导实践,坚持学与做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陶行知的终身教育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知智是我国现代终身教育的开拓者。陶行知认为,生活是教育的本源,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教育是终身的,应该贯穿人的一生;生活是联系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该是相通的;学习为生活,生活为学习,教育应该着眼于整人生,立足于终身学习,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创造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教育活动是在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教育的时间性要求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学习的连续性,教育活动的空间范围随着时间的变化不断突破自身的边界。教育时空的不断运动形成纵横交错的大教育系统结构。教育的时空性要求教育要与时俱进,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教育政策和法规、教师的知识结构及教育理论上。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感兴趣的教育,才是适合孩子们的教育,微型课程的设置符合了当前教育的理念"一切生活皆教育"。开展微课程主题活动的意义在于不断发掘生活及学习中的点滴趣味,发现孩子们的兴趣引发教育契机,把教育融进幼儿生活中,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让孩子们"做中学",从游戏中学习、从劳动中学习、从体验中学习。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全面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探索了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方法。在职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小课题研究以教育硕士课程为基础,在进行相应课程内容的教学时,引导学员对照自身教育教学的现状和专业发展的需求,确立具体的、迫切需要解决的、有价值的小研究课题,遵循教育科研的规范,采用多种适切的科学方法,自己独立或在他人的帮助下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发现教育现象之间本质联系与规律的认识活动。认为小课题研究在促进教育硕士研究生学历提升与岗位能力提高、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研究能力与教学专长的协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生活即语,语即生活。生活中时时有语,处处有语。学生语学习的生活环境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它们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大语教育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将学校语教育、家庭语教育、社会语教育融会贯通、理性相融,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在语中领悟生活。  相似文献   

19.
高职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情境认知已成为学习及将知识转化为真实生活情境的重要学习理论,教学情境的创设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本文运用多元智能及建构、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对高职教育现象进行分析,论述了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和构成,提出构建以高新技术为方向、以企业和行业为依托、产学研密切结合的高职情境化教学与学习环境;强调遵循教育规律,与地方经济、科技互动发展,办出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的空间是广阔的,可以说生活的空间有多大,语文教育的空间就有多大。这里着重以语文课堂教学为例,谈谈如何构筑自主的现实空间和自在的虚拟空间,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