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万辉  祖洁 《文教资料》2010,(14):18-19
《苔丝》和《嘉丽妹妹》分别是英美两国两大文学巨匠哈代和德莱赛的代表作。两部小说的女主角都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女孩.小说都描述了女主人公在男人为主导的社会中坎坷曲折的命运。然而,虽然她们有着相似的出身。但命运却截然不同。本文主要从社会环境、家庭条件、时代和性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她们相似的开端却截然不同的命运铭刻着英美两国不同的时代的烙印。  相似文献   

2.
霍小玉是唐传奇《霍小玉传》中的女主角,玛格丽特是法国十九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小仲马在《茶花女》中塑造的女性形象,她们在作品中都是典型的风尘女子。她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征,但她们都经历了十分相似的悲剧式命运,上演了一幕人生悲剧。她们出淤泥而不染,并在污泥中追求真挚纯洁的爱情,但由于社会制度、道德观念等原因,她们都难逃悲剧命运的摆布。这两个人物形象在不同的文本中有了相似的悲剧命运,本文将对这两篇小说的悲剧性及造成这种悲剧性的根源作一个初步的比较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度,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和《牡丹亭》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却有着相似的人类自然情感。查泰莱夫人和杜丽娘这两个人物形象在女性情感表达和对"灵"与"肉"情爱的追求中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尽管她们是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和戏剧产物,但站在人类自然情感宣泄的角度上,她们都是在感情困境中力求寻找一种超常的方式来宣泄自身情感。文章旨在通过对比两个女主人公在情感宣泄上的相似性来探讨人类对自然情感的回归——"灵"与"肉"结合的爱情。  相似文献   

4.
在《野天鹅》和《红字》中,安徒生和霍桑塑造了两个在残酷的生存状态下而失语的女性形象。然而在体验了人的生存状态——“烦”“畏”“死”之后,女主人公艾丽莎和海丝特又苏醒过来,获得重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人物形象,然而她们却都有着共同的体验。  相似文献   

5.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廊桥遗梦》这两部作品都是围绕"婚外恋"这一情节展开的,反映了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爱情观和价值观.本文通过分析两部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和文中女主人公的命运选择,运用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理论试图透视她们不同命运选择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6.
刘建 《文教资料》2014,(32):21-22
《名利场》中的蓓基·夏泼和《欢乐之家》中的莉莉·巴特这两位女主人公虽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和国家,但演绎着相似的人生故事:都渴望通过婚姻跻身上流社会,过上富足的生活。但不管她们如何努力挣扎,最终梦想都破灭了。她们的悲剧命运,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性格缺陷之外,根本上还是由男权社会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是广为大家所喜爱的女主人公,而夏绿蒂则是遭到众人非 议的次要人物。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两位女性人物形象的比较,找出了两者在身世、家 庭、受教育程度以及婚姻观等方面的相似性,同时也揭示了造成她们不同的婚姻选择和 不同的命运发展转变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8.
张萌苗 《现代语文》2009,(12):17-19
古代文学史上有很多书写爱情的篇章,其中春秋时期《诗经》中的《氓》与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都表现了女主人公对爱情的执著与捍卫。本文主要从作者对女性人物形象塑造的手法、女主人公爱情变故的原因及她们对爱情作出的抗挣三个方面探讨比较两者人物形象的不同。  相似文献   

9.
吴妈、柳妈是鲁迅小说里的两个边缘女性,她们都是贫苦的劳动妇女,承受着来自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她们肉体和精神的摧残和压迫。在《阿Q正传》和《祝福》这两部小说里,吴妈、柳妈均非主要人物,但她们却是与主人公阿Q和祥林嫂接触最多、关系最亲密的人物,更是对阿Q和祥林嫂的命运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她们助推了封建势力,将阿Q和祥林嫂推向灾难的深渊。  相似文献   

10.
余华的《许三观卖血记》和《活着》中的主人公都是小人物,他们却有不同的命运。整篇论文主要采用了对比的方法,比较了两位主人公的命运遭遇,阐释了《许三观卖血记》与《活着》中的生命哲学。  相似文献   

11.
《简·爱》和《德伯家的苔丝》两部巨著虽然是同一世纪,同样伟大的作品,但却塑造了两位女主人公不同的坎坷命运,以及面对各种复杂的故事情节时做出不同的选择和处理,最终使她们获取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本文从生活年代、人格追求、反叛意识和执着的爱情观念四个方面对两位女主人公进行了分析,以此来启发现在女大学生正确的爱情观。  相似文献   

12.
《乱世佳人》和《魂断蓝桥》两部电影都以战争为背景,以爱情为主线,女主人公斯嘉丽和玛拉都魅力四射、惊艳美丽,但是命运结局截然不同。斯嘉丽的性格具有多元复合性,既冷酷自私,不择手段,又勇敢坚强,敢做敢当。玛拉对美好生活充满幻想却逆来顺受,思想单纯且心理脆弱,渴望爱情却缺乏担当。性格迥异和对爱情的不同态度是造成她们命运截然不同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简少贞、素姑和长安分别是苏童《另一种妇女生活》、师陀《桃红》、张爱玲《金锁记》中塑造的不同的人物形象。她们有着不同的生活环境,有着不同的个性特征和不同的情感表达,但是她们却在书写着相同的女性命运:无爱的人生。黑格尔曾说:“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里和推广成为爱情,她只有在爱情里才找到生命的支持力。”所以,她们三个人的生命因为没有爱的滋养都显得暗淡无光,像含苞的花朵,没经绽放便凋零枯萎。  相似文献   

14.
《木兰诗》和《简·爱》这两部作品都偏重表达女性角色,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中西方文化差异下,作者笔下创作出来的女性形象却有所不同.我们可通过对这两个女性人物形象和她们的性格以及爱情观进行比较并分析其原因,来更深入地研读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15.
《苔丝》和《末路狂花》这两部电影中的女主人公苔丝和塞尔玛作为女性主义的经典形象,分别得到了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但是对于她们的对比研究,几乎没有。本文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对比分析苔丝和塞尔玛两个人物形象,从而展示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和反抗。  相似文献   

16.
玛丽·E·韦尔金斯·弗里曼的两个短篇故事《“母亲”的反抗》和《新英格兰修女》描述了两个生活在新英格兰地区的女性为追求自我,与社会、家庭和婚姻的统治力量抗争的故事。两位主人公,一位是几十年来任劳任怨的母亲,另一位是十几年一直独自过着清幽生活的“修女”。她们抗争的原因,方式和结果既有相似之处,却又不是完全相同。这些相似和差异的原因都可以从人物的个性心理方面加以分析比较。可以说,人物的性格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们的命运。  相似文献   

17.
伊丽莎白和简爱分别是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这两部小说都属于“灰姑娘”的模式,两位女主人公历经曲折最终都找到了美满的归宿,但由于身世和家庭背景的差异,她们的性格和婚恋观也存在着不同。  相似文献   

18.
《音乐之声》中的女主人公玛利亚,是一个性格开朗、活泼的教师形象。《美丽人生》中的男主人公基多是一个乐观、幽默的父亲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深受观众的喜爱。玛利亚和基多虽然是两个不同的人物形象,但他们有两个相同之处,即他们的性格都开朗、乐观;并都采用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具有魅力的教育方式来引导、教育孩子——寓教育于快乐的游戏之中。  相似文献   

19.
将美国作家纳撒尼尔·霍桑小说《红字》中的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与鲁迅的小说《祝福》中的女主人公祥林嫂相比较,通过对这两位处于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物的心理及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分析,揭示出她们面对相似精神压力下所持的态度及不同的命运结局,体现了两位作者在寻求妇女解放道路中不同的世界观和文学观,目的是更好地理解两位妇女的悲剧命运所表现出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古代许多诗文中故事的结局大多是女主人公受尽不公正待遇;《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氓》中的女主人公,她们的悲剧命运是中国古代女性的共同命运:向往幸福美满的婚姻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透过这些悲剧,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悲惨命运是封建时代妇女社会地位、封建家长制、封建夫权造成的。研读高中语文(必修2)第二单元,其中有揭示女主人公被遗弃的《氓》,还有揭露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