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龙江民间歌谣是民俗文化的载体与象征。生产劳动的协调与经验的传承,生产知识及道德伦常的教化,人生礼仪及生命意识的引发等等,林林总总的民俗文化无不在民间歌谣中丰富而生动地展现。歌谣,成为民俗文化最忠实的载体。尤其是劳动歌谣更能传达民众的情感与其独特的民俗文化心理。黑龙江的劳动歌瑶大致可分为农业歌、渔猎歌、矿业歌、林业采集养殖歌及其他行业劳动歌。  相似文献   

2.
从歌谣的题材内容来看,德化民间歌谣主要可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世情歌谣、历史传说歌谣和儿童歌谣7类.德化民间歌谣是德化历史社会的真实写照和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其特点在.于:历史悠久,至今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学特色鲜明.德化民间歌谣在文艺审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当前须认识和维护新的歌谣生态环境,使德化民间歌谣仍从艺术的沃土中不断展示生命;同时,在传承保护措施上也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德化民间歌谣艺术发展获得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3.
生活歌是最具生活气息的歌谣类型,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流传于青藏地区的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和儿歌做了民族志式的深描,并对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4.
福建民间歌谣包括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等方面内容;其主要特点为地域差异大、方言俚语极多、与民俗关系密切等  相似文献   

5.
长沙蕴藏着丰富多彩、形式各样的民间歌谣艺术资源。幼儿园艺术教育中开发利用长沙民间歌谣艺术资源的内容有儿歌、劳动歌、生活歌、仪式歌。开发利用的策略是从兴趣入手的生成性开发、从主题入手的整合性开发和从环境入手的隐性开发。  相似文献   

6.
民间歌谣存在于土家族民众的日常生活中,是土家族宝贵民族文化的代表。土家族民间歌谣的研究,是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歌谣搜集整理工作而展开的,学者就土家族民间歌谣从音乐、文艺学、民俗文化、社会功能、传承与保护等多角度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成果以文学为中心的研究方式占据主要地位,未来的研究应更多关注民间歌谣在当下的表现形式,尤其是关于它对民众生活文化和地方社会带来的价值探讨。  相似文献   

7.
方言歌谣是一地劳动人民的生活之歌,歌谣内容与该地老百姓的生活、民俗风情息息相关。潮汕方言歌谣的十二月歌叙说了潮汕岁时节令风俗和农时习俗,物产歌反映了潮汕独特的饮食文化。潮汕方言歌谣从主题内容到语言形式都折射了潮人文化心态的二重性。  相似文献   

8.
甘肃河西民间歌谣丰富多彩,仪式歌谣、诙谐歌谣以及一些另类歌谣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科学解读这些民间歌谣将具有深远的民俗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间歌谣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地区民间歌谣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丰富的歌唱内容和灵活的表达形式,在民众日常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认识、教育、调节、娱乐、审美等方面对该地区民间歌谣的基本功能做一初步探讨,试图对其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内涵进行学理分析和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10.
诗歌是人类最早的文学样式,而诗歌最早以歌谣的形式出现,歌谣是各种文学的源头、鼻祖,是艺术的开端。原始歌谣的内容可谓无所不唱、无所不包,涵盖了祭祀礼仪、劳动生产、恋爱婚姻、娱乐活动、掠夺战争、日常伦理等诸多方面。但相比较之下不难发现,原始歌谣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其内容蕴含着浓厚的祝咒意识。本文通过原始的生产劳动歌谣、婚姻爱情歌谣以及政治性歌谣,对其中的祝咒意识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徽州歌谣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徽州歌谣内容丰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主要类别有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这些歌谣具有鲜明的江南色彩与浓郁的古山越气息,反映了徽州固有的风俗习惯和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民俗活动中蕴含大量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在民俗文化活动中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是音乐、舞蹈创作发展的源泉。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是以民俗活动为生存之本,同时也是民俗活动强有力的载体。通过分析民间音乐与民俗文化,民间舞蹈与民俗文化以及其民俗文化背景、生存土壤三方面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艺术类专业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民间情歌起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作为民间文学范畴中的一个组成部分的民间情歌的研究尚未引起国内民间文学界同仁们的足够的关注,而至于它的起源,似乎还未见到有较详实的论证。因之,笔者试作探索。 有关歌谣的起源,国内外的观点有十几种之多,其中以国内的“歌谣产生于劳动”、“歌谣产生于自然”、“歌谣产生于模仿”、“歌谣产生于巫术”、“歌谣产生于心理”和国外的“模仿说”、“散文说”、“群众合作说”、“个人创作说”、“双重创作说”、“自发说”、“节奏说”、“劳动主体说”、“歌词先于音乐说”、“性欲说”、“歌、舞、乐同源说…  相似文献   

14.
在英国诗歌的长河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罗伯特·彭斯,以其自然纯朴、富有乡土气息的诗作,继承、发扬了民间歌谣的传统,把诗与歌紧紧结合起来。本文概括性地阐述了这位劳动人民自己的诗人的创作风格,回顾了这位浪漫主义诗人的创作道路和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5.
彝族民间歌谣以三段式结构为典型特征。这些歌谣在彝族情歌、酒礼歌、丧礼歌、山歌四个主要类型中都有十分明显的代表作品。三段式结构的彝族民歌有其深层次的民族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间美术比较集中地全面地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衣、食、住、行和人民的生产劳动与精神生活,寄托着劳动人民的情感与理想,载负着世俗故事和儿女情长。它是使用价值和审美价值的结合,是民俗文化的一个构成方面和造型体现;它的历史是民俗文化的历史,也是创造美的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土家族栽秧薅草锣鼓歌的生态生成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栽秧薅草锣鼓歌是土家族人在生产劳动中创作的一种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民间艺术样式,是一种古老的歌腔。栽秧薅草锣鼓歌从生产生成、内容、形式及艺术特征来看,也是土家族民歌中保留最为古老的形式之一。栽秧薅草锣鼓歌作为土家族典型的民族歌唱艺术,其声腔特征、表演内容、表演形式、文化内涵等无不与土家族文化和民间习俗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8.
你知道吗     
《乐府诗集》是部什么样的书? 这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诗歌总集。编者是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人。该书共一百卷,辑录汉魏到唐五代的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所选作品包括民间歌谣与文人作品以及乐曲原辞与后人仿作。其中相和、清商、杂曲、新乐府诸类,有不少的优秀作品。全书共分为十二类。一、郊庙歌辞;二、燕射歌辞;三、鼓吹曲辞;四、横吹曲辞;五、相和歌辞;六、清商曲辞;七、舞曲歌辞;八、琴曲歌辞;九、杂曲歌辞;十、近代曲辞;十一、杂歌谣辞;十二、新乐府辞。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曲调及歌辞的起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民间美术源远流长,它是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本文从其哲学基础、民俗文化、意象美学结构等方面来探讨从民间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群体性特征。  相似文献   

20.
梧州"水上民歌"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传承着西江流域一带的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也是人民智慧的结晶。"水上民歌"主要是从水上劳作、吟唱与叹息发展而来,在旋律上保持着浓郁的本土民间方言特点。"水上民歌"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和发展,就犹如西江水般绵长悠远的歌谣中兹兹传递。并已形成了一种自己独特的民间歌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