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正>《转山》主演:张书豪/李晓川/李桃/钮承泽标签:用坚持战胜困难推荐指数:★★★★☆以虔诚之名出发每年骑行在滇藏线上的人,都会看见信徒走在去往雪山那支离破碎的路上。这是一种仪式,藏民称它为转山。这些虔诚的信徒,无论是阳光刺眼还是风雪交加,都是三步一磕头,缓慢而坚定地前进。转山磕头的仪式,是整个身体趴在地上,头再磕下去。用自己的全部身心来亲吻这土地,感激这土地。他们对这片净土满怀尊敬,也把自己放到了极卑微的位置。电影里,张书豪在独自骑行的路上,看见了正在进行"转山"  相似文献   

2.
上篇:梦的怒放《转山》推荐指数:导演:杜家毅主演:张书豪、李晓川、李桃一个24岁的年轻人,在寒意渐生的10月,为了帮助哥哥完成遗愿,从丽江出发,独自骑  相似文献   

3.
1912——1919年间,由于英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西藏,中国西南边疆地区危机加深,滇藏、边(康)藏、川藏关系成为影响中央政府治理西藏决策时的重要因素,并对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西南边疆的稳固也产生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英帝国主义利用“西藏问题”干涉中国内政,企图通过划分所谓的“内藏”、“外藏”,把西藏及其邻近的云南、川边、四川、青海、新疆等纳入它划分的范围,以达到侵吞中国领土的目的。另一方面,由于全国各界人民奋起抵抗,尤其是云南、川边、四川地区的地方当局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呼吁和努力,促使中央政府下定决心抵抗外来侵略、维护领土完整。同时,由于地方利益、集团利益的冲突,云南、四川和川边地方当局的某些措施、行动又对民国初年乃至以后的西藏治理和边疆稳固产生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课外阅读》2009,(22):I0002-I0003
香格里拉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滇、川、藏大三角区域,地处迪庆香格里拉腹心地带。云南香格里拉是一片人间少有的完美保留自然生态和民族传统文化的净土,也是一个地域辽阔、资源丰富的县。  相似文献   

5.
雷殿生 《中国德育》2012,(23):51-55
1998年10月20日,我从哈尔滨102国道零公里处出发,行程达81000余公里。其中,从川藏、滇藏、青藏、中尼、新藏及唐蕃古道(214国道)六线进藏,历时一年走遍西藏。又历时一年,走完新疆……我沿途拍摄了近4万张照片,写下了42本日记。个人搜集了中国最全面的民俗、生态、历史等资料及实物重达2吨。  相似文献   

6.
主持人语     
《中国青年报》2011年7月4日刊载了这样的故事:一位父亲跟14岁的儿子一直冷战,他认为,儿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是没有任何责任感。为了弥补这一缺憾,父亲一直策划着如何让他吃苦。父亲说:让他参加过军训夏令营,带他开车走滇藏线,但每次他都  相似文献   

7.
豪豪是这个班中我最早认识的一位小朋友。记得开学那天,我送走了依依不舍的家长们,走进课室时发现班里一位与孩子相拥而坐的家长。她亲切地对孩子说:“豪豪乖,别缠着妈妈,放学后我第一个来接你,并给你买个大玩具……”但不管妈妈怎样说,豪豪的双手就是紧抱着妈妈的脖子不放。当我走到他们身边时,妈妈一面无奈地说:“唉!老师!我这孩子自小就被宠坏了,都一年级了,我真拿他没办法。他都长那么高了,却什么都还要依赖妈妈,一点自理能力都没有,吃饭妈妈喂,睡觉妈妈抱,胆小怕事,事事不如人……”妈妈的话还没说完,豪豪的眼泪已往下掉了。我用手轻轻…  相似文献   

8.
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是康熙雍正时期加强藏区治理,确保川藏大通道畅通及区域稳定的重大措施之一。清中央政府决定川、滇、藏行政分界并推进其实施,是康熙雍正时期西藏、相邻地区及全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分析史籍文献记载,可以认为清代川、滇、藏行政分界实际始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川、滇、藏行政分界的计划并非在短时间提出,也并非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施。此次行政分界有一较长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至雍正十年才最后结束。雍正《四川通志·西域》、《西域全书》、《西藏志》、张海《西藏记述》及陈克绳《西域遗闻》等清代早期西藏地方志的有关记载,可补实录等记载之不足,其资料价值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9.
条件够吗?     
晓强的哥哥春游回家后,晓强问他今天一共走了多少路,哥哥说: “这次春游一共步行了5小时,先是走平路,接着上坡,休息后沿同一条路返回出发点。在平路上,我每小时走4千米,上坡每小时走3千米,下坡每小时  相似文献   

10.
看到哥哥整日整夜地钻在赌窝里,家里的事一概不管;看到他那深陷的布满血丝、老打不起精神来的双眼;看到他那苍黄的脸色和蓬乱的长发,我真想大声呐喊:“哥哥,回来吧!别去赌了,你……”唉!就是因为哥哥整日整夜地赌个不休,把爸爸妈妈都给气病了。家里除了板着脸、红着脖子的粗声暴气外便是沉默、死寂。我恼怒我哥哥,但哥哥那顽固而不听劝告的恶癖又使我一时没有办法。有什么办法能使哥哥把那坏习惯彻底改掉呢? 一天,意外而又在我意料之中的事终于发生了。  相似文献   

11.
西西信箱     
三都县鹏城希望中学青青最近有一个在西藏当兵的哥哥,打了几次电话到我们寝室,我们成了熟悉的陌生人。前几天,他打电话说,他喜欢我。这让我整天心神不宁的,现在我该怎么办?青青,每一个人在生活中都需要朋友,有一个远方的朋友能和我们相互倾诉,应该算是一件很幸运的事。如果我是  相似文献   

12.
我的哥哥     
如果有人问我长大后要选择什么类型的男朋友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就我哥哥那样的!”我哥哥不帅也不富,是一位乡下穷教书匠。他不修边幅,往往雨后天晴路干了一两天他还穿着泥裤和泥鞋,有时走到讲台上唇边还附着一颗饭或一小片辣椒皮。他更不会拍马屁,因此失去了很多升官发财的机会。哥哥脾气直,无论对左邻右舍亲戚朋友弟兄姐妹还是领导、同事、学生,他都有什么说什么,不过,知情者都说他是个孝子、“模范”丈夫、好爸爸、好老师、好邻居、好同事、好……哥哥对工作最认真,我除了能用“兢兢业业”“废寝忘食”等这些词来形容外,我再也…  相似文献   

13.
欣赏你的美     
正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当你静下心来观察每一个孩子,他们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成绩平平的孩子是充满爱心的天使,不爱写作业的顽童是班里的劳动积极分子……班上的小恒就是一个特殊的孩子,在课堂上,小恒好像是一个局外人,他总是坐在教室的角落里,表现出无所事事的样子。一次上课时,大家都在认真听讲,我发现小恒正在聚精会神地看课外书,我一把抓住了他的  相似文献   

14.
说到做到     
在我家,我在孩子眼里显然是一个"坏"人,这就是做一个狠心妈妈的代价。儿子豪豪不听话,豪爸的口头禅是:"要不要叫妈妈来?"每次这么一说,豪豪就变乖了。每一个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可能会出现一些麻烦,因为  相似文献   

15.
<正>我认识一对兄弟。哥哥是知名企业的科学家,弟弟是摄影师。兄弟俩的个性、口才截然不同。哥哥很会说话,很有领导能力,书也一直读得很好,各方面都很突出。弟弟跟哥哥念同一所学校,比哥哥低一个年级,压力一直很大,老师们都会跟他说:"啊,你是那个谁的弟弟,对吧,你哥哥……"更糟的是哥哥还长得比他帅呢。他不只在学校有压力,在家里也一样有压力。闯了一点  相似文献   

16.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发现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保罗点点头:“这是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呵!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保罗当然知道他希望什么,这个小男孩肯定是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小男孩接下来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  相似文献   

17.
哥哥的心愿     
圣诞节前夕,保罗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节当天,保罗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绕着那辆闪闪发亮的新车,十分赞叹地问:“先生,这是你的车?”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哪!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保罗当然知道小男孩希望什么:他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我希望,”小男孩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那样。”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  相似文献   

18.
梁梅 《高中生》2013,(1):25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了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我问。"6年。"做兄长的回答。"6年?"我震惊。弟弟能说能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个十三岁的少年,为了挑战自己,特别要求母亲在暑假陪自己骑行川藏线。在20天里,少年和母亲从无锡骑行到西藏,途中翻越14座大山,一共骑行了2200公里。当少年用努力为自己交上一份完美的暑假作业时,他也获得了一次全身心的提高与成长。这位勇敢的少年就是无锡大桥中学的周瑀烨。因为母亲喜欢骑行,周瑀烨从小耳濡目染,也爱上了骑行。十岁时,周瑀烨的母亲还曾带着他从无锡骑行到青海湖,好好领略了一番青海风光。  相似文献   

20.
《家教世界》2013,(7):17
我到武警医院看望哥哥时,意外遇到两个老乡。他们是兄弟俩,弟弟因为车祸住进医院。"你弟弟住院多久了?""6年。""6年?"我震惊。他弟弟能说会笑,只是走不了路,记忆力很差。他记不起任何人,除了他的哥哥。半夜,我听到弟弟说:"哥,什么时候下车,别忘了喊我起来。""知道了。"这样的对话,一晚上至少有5次。第二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