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片断一1.师:同学们,通过学习,你认识了哪三种角?(直角、锐角和钝角)你能分别画一个直角、锐角和钝角吗?(学生画,上投影展示)2.师:在认识这三种角时,我们是用哪些方法来研  相似文献   

2.
课前思考:“锐角和钝角”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内容,之前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了直角,并能用三角板画直角。教材的编排是先从现实生活中的斜拉桥提取出三种角,然后认识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是钝角,接着是折直角、用活动角摆出锐角和钝角,最后是几个相关的练习,分别是在实物上找角,辨认三种角,画三种...  相似文献   

3.
《四川教育》2007,(7):33-33
片段一:认识锐角和钝角 师:观察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课件演示抽象出角)  相似文献   

4.
一、困惑——科学性与现实性的矛盾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了“角的初步认识(认识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要求是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教材上给出的是描述性概念:锐角比直角小的角;钝角比直角大。这样的概念是不够严密的,尤其是钝角的概念.当学生如果提出大于或等于180度的角时,我们该如何解释,比较困惑...  相似文献   

5.
    
《中学数学月刊》2011,(7):53-54,64
本节内容 本节学习的内容有:角的定义及角的表示方法,会比较角的大小,能估计一个角的大小,在操作学习活动中认识角平分线,能画出一个角的平分线.认识锐角、直角、钝角和平角.以及角的分类.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 江苏国标版数学第4册《直角、锐角和钝角》 教学片段: 在教学《直角、锐角和钝角》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 师:除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可以夹成大小不同的角,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还见过哪些这样的角?  相似文献   

7.
27.三角形的分类片断实录一、自学课本,认识分类学生自学"三角形的分类"中按角分这部分教材,将重点知识在书上作好记录,并思考下面问题:1.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成哪几类?2.什么样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教师指定学生回答,并板书:r一直角三角形--一个角是直角(按角分)三角形1一钝角三角形---一个角是钝角一锐角三角形--一三个角是锐角二、操作学具,巩固分类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套三角形学具(2个直角三角形、3个钝角三角形、l个锐角三角形),学生按下列要求操作或回答问题。1…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在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画了弧线和分别在角内写上123。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样别人才  相似文献   

9.
角是学生认识几何图形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的“图形认识”中指出:“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知道平角与周角,了解周角、平角、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在“测量”中指出:“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角的度量”更是学生在三角形分类活动中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一、梳理沟通比较是认识事物、澄清概念的好办法。在复习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可分清概念间的共性和个性,把握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加深对概念的运用。如复习“三角形”部分可以这样进行: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让学生根据学过的知识,通过写、填、画完成教材规定的要求。这个过程是学生自己动脑动手系统整理和复习的过程,可以加深对三角形概念的认识。2指导学生对比区别。(1)出示下表:(2)让学生画出表中的三种图形,提问:①三角形最少有几个角是锐角?②为什么直角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钝角三角形只能有一个钝角?③在直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1.
一、复习旧知师:同学们学习了角的有关知识,想一想角是怎样袒成的?下列图形另别是什么角?(见下圈)什么是锐角、直角、钝角?(学生回苔后,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出:锐角、直角、钝角)[邱:从角的知识引入,为新课学习三角形授内角的大小分类作了皿要的铺垫〕二、讲授折课(一)认识三角形的意义1.颓枉认识三角形。教师出示红颌巾、三角惧  相似文献   

12.
课堂实录 一、观察猜测 师:请仔细观察——(屏幕上显示一个锐角,连接线段两端点得锐角三角形;旋转锐角的一边成直角,连接线段两端点得直角三角形;再旋转直角的一边成钝角,连接线段两端点得钝角三角形。见下图)  相似文献   

13.
四、关于“角”与“平行和相交”本册教材在直观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习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二年级(下册)直观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和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继续认识角。学习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学习周角、平角的概念以及它们与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学习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在“平行和相交”单元,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上的平行和相交(包括垂直),学习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教材在编写时主要考虑了下面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册教材在直观认识线段的基础上,学习射线和直线,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在二年级(下册)直观认识角、比较角的大小和辨认直角、锐角、钝角的基础上,继续认识角。学习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学习周角、平角的概念以及它们与钝角、直角、锐角之间的大小关系,最后学习用三角  相似文献   

15.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   教材简析:通过上一节"角的初步认识"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会如何辨认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并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否为直角.本节课,旨在使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能够根据锐角和钝角的概念并利用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哪种类型的角.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可以使用更准确、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并进行数学交流.另外,学生对直角、锐角和钝角概念的掌握,可以为进一步学习角的度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69—71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出直角的图形的过程,并能标示直角符号,借助直角直观认识锐角和钝角。能正确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  相似文献   

17.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学“角的初步认识”,并学会如何辨认非直角和直角,在建立了正确表象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角的外延,完善学生对角的认识,让学生认识锐角和钝角,并能够用更准确的更具体的数学化语言描述生活中的角。面对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和对锐角、钝角的认知特点,怎样来引导学生学习这似曾相识的知识呢?在教学安排上,我精心创设了具有新视角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8.
案例一:学习"直线、射线和角"一课时,在学习了角的各部分名称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三个角,分别是锐角、直角和钝角,并画了弧线和分别在角内写上"1""2""3". 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名字,这样别人才好称呼我们,那么这三个角叫什么名字呢? 生1:可以叫角1、角2、角3. 师:好的.那么,该怎么书写呢?请大家在随堂本上写出来.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一、认识锐角和钝角,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锐角、钝角和直角之间的大小关系。二、在认识锐角和钝角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操作、集体讨论等手段,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想象力和全面看问题的意识。三、通过对锐角和钝角所组成的图案、图形和图画的观察与欣赏,使学生感受到基本图形的美丽和广泛的应用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教材标实验教材《数学》二年级《数学》下册“锐角和钝角的认识”。[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主题图)师:小朋友们去过这个地方吗?师:看一看,这里有你喜欢的游戏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