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正>陶艺活动课是教师教与学生做完美结合的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既可以学到陶艺技法技能,又能得到多方面能力的发展。陶艺的每个主题活动都在基地的陶艺专业室里进行,为中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学习环境。一、加强指导,开展实践活动陶艺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陶艺知识学习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学习内容,并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开展实践活动。1.提出问题,选择内容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更重要。"  相似文献   

2.
陶艺是我们宜兴的城市文化名片,陶艺课是我校根据地方特色开发的校本课程。陶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教学中要求学生既动脑又动手,手脑并用。这种教学实践活动,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3.
在陶艺制作过程中,坯体成型修补工艺是陶艺创作不可缺少的主要手段,在目前的陶艺教学中,关于成型修补工艺的教学和研究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完善和提高。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出陶艺教学成型修补工艺的具体方法和应用规律以及如何解决在坯体成型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刊上一期我们介绍了用泥板成型的方法来制作“漂亮的鱼”。泥板成型的方法既神奇又好玩吧?今天我们再来尝试另一种神奇的方法——手捏成型法。手捏成型法是陶艺成型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训练做陶者对泥土厚  相似文献   

5.
在小学陶艺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陶艺学习创作内容较单一,且表现方法弱、不会欣赏大师作品,如何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且鼓励学生学习更灵活的表现手法是陶艺教学中的重点。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向陶艺大师学习是一个必须的途径。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通过“赏”促“仿”,由“仿”激“创”的教学三部曲.学习到陶艺大师开放自由的思维和灵活多样的陶艺表现方法,开启了小学陶艺教学新路子,给学校增添浓厚的艺术气息。  相似文献   

6.
中国陶艺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小学阶段开展陶艺活动课程,对于传承民族文化,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创造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结合家乡紫砂陶文化资源,在小学开展陶艺课程活动,从"学科跨界、表现形式、创设活动、多元评价"等方面入手,结合实践活动,阐述了具体的做法及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我校的陶艺教学活动起始于一九九八年,教学方式从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转向正规课堂.面对学生一件件稚拙、质朴、颖异生动的陶艺作品,我们被学生的特殊语言所打动,先后立项进行陶艺教学的研究,十四年里完成多个课题,撰写的课题报告和专题论文在国家、省、市级评比中频频获奖.通过研究、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开展陶艺教学,给学生创设一个快乐的课堂,提供发展个性实现自我的天地,有助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空间想象力.  相似文献   

8.
幼儿陶艺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孩子的一种特殊艺术语言。在大班幼儿陶艺活动中,教师应根据陶艺活动特性,关注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遵循幼儿艺术学习的特点,采用适宜大班幼儿的指导策略,激励幼儿主动思考,积极创造。我们从三种不同的组织形式——个人陶艺活动、小组合作陶艺活动、集体陶艺活动入手,寻求适宜大班幼儿陶艺活动的指导策略,让幼儿在陶艺活动中富有个性地表达内心世界的所见、所想、所知,创造出生动、真挚、充满情感的陶艺作品,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在体验快乐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方卫华 《考试周刊》2014,(34):188-189
汉字与陶艺相结合,把汉字本身所具备的字形与字意和它所内涵的文化元素和陶艺造型语言相结合,开发出一系列既符合学生发展,又便于操作,充满趣味,富有文化底蕴的系列课程.本文着重论述课例开发依据和具体课例的开发,实现让学生在陶艺学习过程中感受传统,体验泥土塑造乐趣,获得成就,实现自我价值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路青 《学周刊C版》2019,(20):166-166
“兴趣是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情绪和肯定态度,并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究的心理倾向。”[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师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动力。陶艺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新课程也强调了有条件的地区开设陶艺课程的要求。因此,利用当地的有利资源让学生从淄博的陶艺发展简史开始,逐渐了解陶艺的发展历史,学习陶艺的基本造型方法,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1.
同学们,在前几期杂志中我们介绍了“泥版成型法”、“手捏成型法”和“泥条成型法”,你们利用这些基本的方法都制作出自己喜爱的陶艺作品了吧?今天,我们在这些基本成型的方法上学习怎样使陶艺作品的表面更加漂亮,更具有美感,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做——装饰方法。陶艺的装饰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陶器材质肌理方法,另一种是色彩装饰方法。  相似文献   

12.
<正>陶艺是一门培养青少年的审美品格和艺术思维的课程,是与学生综合创造力的培养、提升密不可分的学科。通过陶艺制作,学生能够获得充分展示创造力的机会。在陶艺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泥性和动手制作的实践活动,使眼、手、脑更加协调一致,加上个人的创造力,创作出新颖独特的作品,实现了教学中的自我。陶艺教学是我校实施"三生教育"的一个渠道,经过几年的实践  相似文献   

13.
目前,陶艺热与陶艺教育正风靡世界,许多小学已将陶艺课定为校本课程,这不仅极大地满足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又充分施展了陶艺教学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教学中,探索陶艺教学,实现教学相长,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一、陶艺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审美创造力绘画教学展现的是平面艺术,而陶艺则是半立体或立体的艺术。捣泥、拍打、切割、塑形、刻制、彩绘等一系  相似文献   

14.
梁梅芳 《动漫界》2022,(12):66-67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在艺术领域指出:"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 其中的捏泥活动即幼儿园陶艺活动的通俗说法.《指南》的提出为幼儿园开展陶艺活动提供了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提供了努力方向.如何充分利用陶艺活动这一载体将《中国学...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1.通过美术馆参观活动,使幼儿初步感受陶艺的艺术美。2.通过参观进行现代陶艺与传统陶艺的比较。3.为幼儿进行陶艺活动做准备。  相似文献   

16.
听力障碍学生陶艺职业培训是对听力障碍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并培养劳动就业后备军.在进行陶艺职业培训过程中,要克服单纯技术观点,要有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听障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影响和熏陶,从而培养听障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这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陶艺职业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正>绘本是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成的儿童文学作品,既有文学内涵,又有色彩丰富、形象鲜明的图画,蕴藏着众多可借鉴的优秀美术资源。以绘本为载体开展陶艺活动,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也培养了孩子们乐于观察、乐于想象、乐于动手、乐于创作的情感,为我们的陶艺创作带来鲜活的生机。一、绘本在陶艺活动中的价值1.绘本欣赏为陶艺点燃创作的兴趣优秀的绘本来自世界各国,题材是多种多样的,绘本中有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更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陶艺社团活动中大量结合了活态和固态的非遗资源来开展教学,实践证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是非常有效的,它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校的文化内涵,培育师生的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同时学生在陶艺社团活动中享受着进步的快乐,体验着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9.
开展陶艺教育 培养创新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素质教育需要教育者注重受教育者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途径、方法无穷无尽。而其中的陶艺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我县在近一年来开展陶艺教育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形成共识1.陶艺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课程。陶艺教育融科学、文化、经济、历史等教育于一体,陶艺教育深入课堂教学的实践过程,引导广大教师在研究具有综合性知识教育特征的陶艺教育中,更清晰地领悟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而“以德育为核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  相似文献   

20.
张淑贤 《福建教育》2022,(16):40-41
<正>在家乡陶瓷文化的熏陶下,幼儿对陶艺产生了浓厚兴趣,我园教师也顺应幼儿的兴趣与需求开展了相关活动。随着幼儿园陶艺活动的深入推进,我们不断地反思:什么样的陶艺活动适合幼儿?怎样才能真正让幼儿在陶艺活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基于幼儿陶艺活动中产生的问题,我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体验、设计、创作等方式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开展陶艺学习活动,促进幼儿多方面的学习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